量子力學無疑是目前最能顛覆人類認知的一門科學。它所發現的很多微觀物質世界的現象,哪怕是最頂尖的物理學家也迷惑不解。而波函式就是量子力學為了描寫微觀系統的“詭異”狀態而引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函式。
波函式坍縮的通俗解釋就是,當我們用物理方式對物質進行測量時,物質隨機選擇一個單一結果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把波函式比作是骰子的話(比如電子雲),那麼“波函式坍縮”就是骰子落地(比如打在螢幕上顯示為一個點的電子)。
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人類的認知能力只能侷限在有確定結果的三維空間上,而對於疊加態的多維空間,人類可能根本就不具備這種認知能力?或者說,人類的意識能力本來是高於三維空間的,但由於必須藉助物質媒介來認知,比如眼睛、測量工具,就坍縮成只能認知三維空間的事物了?波函式的坍縮也意味著意識能力外化的坍縮?
古往今來,人類所做的最大努力,就是總想從萬事萬物的無限種不確定中,找出一種或幾種確定性,哪怕這種確定性是多麼的狹隘和片面。也許,人類的認知能力實在是無法理解和接受千變萬化的疊加態也就是不確定性?
然而,我們這個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就是千變萬化地運動著的,大到本超星系團,小到微觀粒子,每時每刻的運動狀態都不一樣,也就是說,都是處在一種疊加態,不確定性才是事物運動的本質。如果人類只能認知確定性的事物,那就只能在事物的無限種運動形態中擷取那一瞬間的確定性,而這種確定性顯然是極其片面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人類是否真的具備了認識事物全貌和本質的能力呢?
尤其是現代科學,不但要找出這種確定性,還要這種確定性能夠反覆驗證,可以複製。這就更不妙了,更把人類的認知能力完全束縛在了實證主義的圈子裡了。
因為,起碼以下幾種存在,現代科學就根本驗證或解釋不了:
一是,運動變化極快的存在。比如,基本粒子的糾纏現象和疊加態現象。再比如,一些超光速運動的存在。假如真有這些存在,我們現在所有高科技手段肯定不具備觀測和捕捉這些存在的能力。因為,各種電磁波和各種光都追不上這些存在。比如暗物質、暗能量、外星人甚至靈魂這些存在,我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但我們就是不能觀測到或捕捉到他們。愛因斯坦說,光速是物質運動的極限。也許,這只是我們人類認知的極限?也許,對於宇宙中確實存在的超光速的存在,只是我們人類沒有能力認知而已?而且,也正是因為這些存在的存在,現代科學既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所以,才只能起個“超自然現象”的奇怪名字擱置?
二是,運動週期很長的事物。除了地球上的事物外,宇宙中運動週期小於一百年的事物是佔比很小的。絕大部分物質的運動週期都是幾百年上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比如,太陽系的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公轉週期為164.8年,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轉,繞行銀心一週所需的時間約為2.3億年。如果我們一味地以可驗證可複製來做作為科學結論的依據,那麼,這些運動週期長的事物就很難驗證,只能進行一些推算。我們人類也就只能侷限在認識一些運動週期不太長也不太短的事物了。
三是,一些非物質形態的存在。在我們這個宇宙中起碼有兩種存在,一種是物質形態的存在。比如,我們可見的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白雲飛鳥、閃電雷鳴……。對於這些存在,現代科學起碼還有一些認識方法和途徑。一種是非物質形態的存在。比如意識形態。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是否可以獨立於物質形態而存在?是否充滿了整個宇宙空間?是否先於可見宇宙就已經存在?是否是意識創造了宇宙?意識是否有能量?意識的能量是否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等等。面對這一系列問題,現代科學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面對我們這個宇宙中已知的兩大存在,現代科學只能認知其中一種,這是不是現代科學的侷限性呢?何況意識形態的存在才可能更接近於宇宙的本質和真相。這樣看來,現代科學有沒有捨本求末的傾向呢?
更何況這只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的兩種存在,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的第三種、第四種或者更多種存在呢?而且這些其他的存在既不同於物質形態也不同於意識形態?我們不得而知,當然也就更不要指望現代科學能告訴我們什麼了。
說到這裡,必須要申明一下,我們並沒有任何貶低現代科學的意思。現代科學畢竟是目前人類認識自我、認識宇宙的最權威最可行的途徑和方法,而且一直在實實在在地造福人類。再有,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成果的啟迪,我們也不可能產生以上那些想法。我們只是儘量客觀地反思一下人類認知能力的侷限性,而現代科學無疑是目前人類認知能力的最權威代表。雖然,認識宇宙還有哲學的、宗教的、思辨的甚至心靈感應等多種途徑和方法,但最直觀和具有實證性的肯定還是現代科學方法,這是不能否認的。
有人說,科學不過是神學的打工仔而已。這種說法也是不客觀的。科學和神學都是人類探究自我和宇宙本質的途徑和方法,目標是一致的,談不到誰給誰打工。在探索思考的道路上,科學和神學在很多方面出現了互相的驗證,也是正常的,恰好說明了他們目標的一致性。尤其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和基本知識的普及,不但大大啟迪了很多善於思考的人的智慧,使人們更加關注宇宙和人類的未來,同時,也似乎更加拉近了科學和神學的距離,這絕對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人類必定生活在三維空間中,人類的認知能力尤其是科學的觀測和驗證能力必然要受到三維空間的限制,這是人類的物質手段無法超越的,就如同水裡的魚無法認知水面以外的世界一樣。好在人類有著比魚更加靈性的意識,可以讓意識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肆意地穿越山河湖海、日月星辰以及上下百億年,任憑意識在廣袤和深邃的宇宙中盡情探究和思考,這絕對是宇宙賜給人類最寶貴的禮物。不管人類在這個大宇宙中是高階智慧體還是初級智慧體,也不管人類的肉體消失後是否還有靈魂的存在,僅僅是我們可以在這個肉身階段進行任意思考就已經是宇宙中的幸運兒了。但我們要保持清醒的是,不要指望我們的所有想法都可以得到科學的驗證和實現,不管是對還是錯。因為,我們的意識可以信馬由韁、山河星漢無阻,甚至可能具備穿越不同宇宙空間的能力,但科學不行,科學是關於物質形態的科學,是三維空間的科學,不是意識形態的科學,科學的能力很難超越物質形態的限制。說科學是神學的打工仔可能不妥,但說科學是我們人類意識的打工仔應該不會錯。當然,未來的人類也許會發展出一種可以專門測量、捕捉和描繪意識的科學,那就絕對是人類認知能力的巨大飛躍。到了那時,也許我們現在的所有疑問都將豁然開朗,宇宙的真相也將一目瞭然。但那一天何時能到來呢?
至於波函式坍縮是否說明了人類認知能力的侷限性和三維性,是否意味著人類意識能力的坍縮,只是我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只是為了引發善思考喜探索的朋友們的更多更深入地思考,難證對錯,只為拋磚引玉。
我們認為,一些想法的對與錯也許是次要的,而能夠激發人們更多更深入地反思與探索才更重要。真理也是在不斷地互相啟迪和否定的過程中顯現的。
尤其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和逐步應用,不僅僅會把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提高到人們目前難以想象的水平,更會徹底顛覆人們很多舊有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會極大地啟迪人類的智慧,使人類的整體智慧能力同樣產生難以想象的飛躍。
問題還是,即使我們人類的意識能力或者智慧能力再飛躍、再豐滿,甚至可能穿越高維空間,但一旦要想借助三維空間的物質手段表達出來,可能就會坍縮,可能就會束手無策。意識很豐滿,可三維空間卻很骨感。難道這真的是人類意識物質化過程中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亦或是意識能力還有其他更好的非物質化的表達方式,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