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一批城市或省份提出打造“種業之都”或“種業矽谷”,不少地市和縣域在謀劃建設各類種業園區。在推動種業振興的第一年,有必要正確認識打造種都這件事。
長久以來,種業發展面臨來自氣候、技術、市場等方面的諸多難題。自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種業翻身仗以來,種業大事喜事不斷。從種業發展頂層設計的謀劃出臺,到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從育種新成果頻現,到種業企業兼併重組,一幅種業振興的畫卷徐徐展開。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願意為打贏種業翻身仗、推動種業振興作出自己的貢獻,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和全國情況,尊重產業規律和科研規律,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種業有地區性、區域性特徵。我國農業型別多樣,有的地區種質資源多、科研基礎好,有的地區種養面積廣、應用前景好,有的以糧為主,有的畜禽佔優,有的水產見長。同時,各地在產業鏈上的地位不同,有的省份只是農業大省、用種大省,但科研優勢不夠,很難被稱為育種大省。有的省份只是制種大省,但品種權和創新資源不在自己手裡,很難被稱為育種強省。種業的核心是育種,打造種都要用育種的硬實力來說話,得有科研龍頭和企業龍頭。
這個特徵要求各地須弄清本地種業現狀和家底,哪些有優勢,哪些有潛力。推動種業振興,必須圍繞這些優勢和潛力,合理規劃產業區域佈局,與推進農業發展整體銜接好,不要貪大求全、重複建設,更不能脫離實際盲目建種都。實際上,很多地方沒必要打造種都,卻可以服務於種都,或做試驗基地或做示範場所,或是產銷合作或是資金合作,形成種業產業化聯合體。對相當比例的地區來說,相比建種都,更應做的是推進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依法打擊套牌侵權行為,為種業發展提供公平的政策環境和良好的公共服務。
種業還具有全國性、全域性性的特徵。我們講種業安全,主要是對全國而言的。對特定的省份或城市來說,不一定非得自己是“種都”,不一定非要另起爐灶,完全可以用市場手段保障供應鏈安全。種業投入動輒以億元計,作物育種週期一般要6年至8年以上,畜禽育種週期一般要10年至15年以上。育種最寶貴的是育種人才和育種材料。人才是有限的,需要培育或引進;材料是稀缺的,需要積累或引進。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沒有“土壤”,花大價錢也不一定能挖來最頂尖的育種人才和最珍貴的育種材料。
這個特徵就要求各地不能埋頭只顧自己,還要看周邊和全國,不僅要清楚本地區的優勢和短板,更要從全域性的產業佈局和發展規劃中找準定位和機遇。山東壽光的種業佈局就是很好的一例。眾所周知,壽光是蔬菜之鄉,當地發展種業並沒有四面出擊,而是重點做大做強蔬菜育種,尤其是高階設施蔬菜育種。在發展路徑上,他們選擇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家級科研平臺合作,讓一個縣也有實力走在蔬菜育種前列。
此前,已有多地在探索打造種都的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功經驗值得參考借鑑。比如,海南的優勢在於得天獨厚的南繁加代,眾多育種家數十年來投身南繁,打造南繁矽谷自然是順勢而為;北京的優勢在於匯聚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種業科研國家隊,在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和聯合育種方面有成績;長沙的優勢在於擁有種業龍頭企業隆平高科、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等,使其在水稻商業化育種方面領先。這啟示我們,即使要打造種都,也要找準優勢、明確方向、體現特色、錯位競爭,充分發動科研、企業和農戶積極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