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滂,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位,長期從事有機化學和有機合成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為我國有機化學領域直接或間接地輸送了大量人才。
立鴻鵠志 踏學習路
1917年8月,張滂出生在南京,父親是著名化學史家和教育家張子高先生。張滂幼時深受家庭學術氛圍的薰陶,酷愛化學,他希望自己能與父親一樣成為一名教授。
為了心中的大學夢更近一步,經過刻苦學習,張滂順利被南開中學錄取,並於1938年考入西南聯大化學系。
1942年,張滂大學畢業,隨後進入中央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員。他在物理化學家吳學周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丙酮醛的紫外光譜》和《丙酮醛的化學分析》兩篇論文。
1944年,張滂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英國政府篩選研究生的考試,成為了赴英留學200名學子中的一員。耗時多月,輾轉昆明、印度等地,於1945年11月他才抵達英國。事後張滂回憶道,因為是為了求知識而來,所以路途再苦也會堅持。
到了英國後,張滂被分到了利茲大學,相對於牛津劍橋來說,這所大學並不是十分出名,他暗下決心,之後一定要進入英國最好的大學。
選擇專業時,他考慮到物理化學需要較多的數學知識作為工具,而他的興趣則在於化學轉化,最終選定了有機合成和天然產物化學作為今後的研究方向。
以前在國內,實驗條件十分簡陋,張滂接受的實驗訓練並不充分。即便是在中央研究所時期,也很難購買到實驗所需的進口化學藥品,化學實驗也因此成為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張滂腳踏實地花費了半年多時間,在利茲大學完成有機合成和有機分析實驗課的學習。
在利茲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後,張滂掌握了足夠的基礎知識。這時,一定要進英國最好的大學繼續深造的想法又浮現了出來。縝密思考後,張滂大膽決定寫信給劍橋大學化學系主任Todd教授(195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闡明自己的情況並請他接收自己。
功夫不負有心人,Todd教授同意了張滂的請求,1946年9月他順利轉入劍橋大學。
入學後,張滂開始跟隨Todd教授開展核酸的有機合成研究,他的論文題目是《有關糖苷的合成研究》,其中“從葡萄糖合成核糖”的分課題讓他初步領略了什麼是天然產物的合成,接觸了一些當時被認為是比較新的有機反應及其操作,更重要的是對有機合成設計中所要注意的事項有了一些初步瞭解。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張滂順利完成答辯,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有幸在天安門廣場親眼目睹了開國大典的盛況,滿懷激情地開啟了為祖國科技事業奮鬥的光輝一生。
銳意創新 傳承知識
歸國後,張滂受聘於燕京大學(現北京大學),開展有機合成教學與科研工作。
1957年,張滂與研究生們先後完成兩個系列課題,其中“5-羥基嘧啶”(羥基在五號位的一類化合物)的合成這一課題是結合核酸的組分探索抗癌活性,對抗癌研究大有裨益。張滂設計的合成路線使這類化合物首次合成成功,這在當時國內外同行中均處於領先水平。
1959年,他翻譯了德國費塞爾夫婦合著的《有機化學》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教材備受同行和學生的歡迎,對提高全國高等院校有機化學的教學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
20世紀60年代,張滂在開展的維生素B6(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可用於治療動脈硬化,膽固醇過高等)合成研究時,意外地觀察到所用的合成中間體的個別樣品在放置時自發地出現了重排。這是此前從未見於文獻記錄的現象,其形成的縮醛(醛、醇縮合而生成的一類化合物)在有機化合中大有用處。張滂立刻帶領研究組積極推進這一新現象的研究,最終他們完成了三個合成方法,經證實均能以滿意的產率順利地重排成相應的衍生物。這一新反應比糖化學中德·布魯因-凡·愛克斯坦(De Bruyn-van Ekenstein)重排反應的適用範圍更廣。
1981年10月,研究生畢業生與導師和有機室老師們在北京大學合影(前排正中張滂)
80年代,我國天然產物的分離和鑑定取得可觀的成果,張滂開始將研究領域聚焦在雲南微生物所發現的竹紅菌素(竹上共生的真菌竹紅菌所產生的一種深紅色醌色素)和中山大學化學系發現的柳珊瑚酸(生長在我國南海的柳珊瑚體內,具有很強的解毒作用)上。
竹紅菌素是一種具有光療作用的天然苝醌類色素,在醫藥、農業及材料學中都有一定的應用價值。過去對天然苝醌合成的多次探索均遇到困難,張滂等人透過以模型物為物件經18步反應建立起了第一個合成路線,這對之後的苝醌化合物的合成大有裨益。
1987年,張滂(右二)與他所指導的首批獲取學位的研究生在北京大學合影
在教學中,張滂總是將自己在英國的所知所學傾囊相授,無論是文獻的查詢方法,還是各種研究方法,他都盡心給學生講解。他對待實驗十分嚴格,學生徐瑞秋回憶,自己以前做實驗時常常斷斷續續,張滂經常親自指導,教她注重實驗中大大小小的每個細節,“我的基本操作不錯的,後來做試驗做專案能夠得到結果都是得益於張先生”。
基於對化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張滂教學時總是可以深入淺出,極富啟發性。他講課從來都是神態從容、語言簡練、邏輯嚴密、控時精確,深受學生歡迎。一般來說,講義通常應在譽印社完成,但對於高等有機化學這門課來說,非專業人員刻寫專業詞彙、化學結構、外文片段等內容時,極易出現錯誤。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張滂不厭其煩親自刻寫。當學生們拿到散發著油墨味的講義,看著上面工整的文字,其感受是難以言表的,對老師的育人精神欽佩之至。
晚年時,張滂已不再親自帶研究生、博士生,但仍親身參與部分博士答辯會、專家諮詢會等會議,有時還參加國家級的論證會,積極為國計民生獻計獻策。
熱愛生活 平淡自然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科研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恆,執著鑽研的事業,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體力是支撐張滂一路走來的重要因素。
在張滂眼中,熱愛生活是長壽之本,而用相機記錄生活是張滂的心頭所好。年幼在上海讀書時,張滂便瞞著父親買下一臺相機,這臺相機一直陪伴張滂走過幾十個春秋。
在英國留學期間,他加入了英國皇家攝影協會,晚年他還時常帶著相機和家屬四處旅行,拍攝大量風景照並留存在相簿中。
張滂逝世後,遵其本人和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並將其遺體捐獻給紅十字協會供醫學研究使用。張滂和夫人嚴杜認為,醫學院十分缺乏遺體來源,遺體捐贈可以對醫學事業“有些作用”。
張滂院士數十載的科研攻關有效推動了我國有機合成和天然產物的研究程序。如今,他的大部分學生活躍在國內外有機化學的各個領域,他的諄諄教誨激勵著學生們為祖國的化學事業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