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3 Kondensator 2P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原由美國根據新的戰術政策Pentomic Division,應對可投射核彈頭的野戰炮等強有力的核武裝政策而誕生。
在這種政策下,1952年登場的核炮彈用野戰炮M-65於1953年被部署在德國後,俄羅斯也開始獨自開發對策,開始開發可以射擊核彈頭的野戰炮、迫擊炮及無後坐力炮。
其中,根據密碼名"271工程",出現口徑為406毫米的自行火炮。這種野戰炮比美國M65原子炮280毫米口徑更大。
1955年完成該野戰炮體系,統一的系統被賦予制式符號2A3,於1956年在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完成。
西方方面首次確認該野戰炮在1957年紅場舉行的閱兵式,當時這種武器被認為是壓制先機的單純模型,具有奇特而巨大的面貌。
此後,在開始軍隊改革之前,他一直都在現役,但比起代表斯大林時代的超重野戰炮和大型坦克,他更喜歡更有效的導彈系統,因此根據軍隊改編,可以代替野戰炮。
外形相似的2B1 Oka重型自行火炮是前蘇聯的420mm自行迫擊炮,這種420mm自行迫擊炮原本也是為了射擊戰術核彈而開發的。
自行迫擊炮試製型已於1957年登場,車架由基洛夫工廠設計和製作。
炮身長20米,可發射750公斤彈45公里。由於複雜的裝填方式,射擊一發需要5分鐘。
透過野戰運用發現了很多缺點,發射時反作用力太強,損傷了很多零件。鏈齒被破壞,安裝的齒輪箱也被破壞掉。
直到20世紀60年代,包括2A3在內的大型野戰炮類將繼續開發,但隨著2K6 Luna等戰術彈道導彈的陸續登場,超重型野戰炮的開發將被放棄。
2A3 Kondensator 2P 自主野炮引數
長度::20m
全寬:3.08米
高度:5.75米
地上高:460mm
重量:64000kg
最大速度:30km/h
發動機:V-12-6B渦輪增壓柴油
功率:740.2 bhp at 2100 rpm
高爆炸藥重量:570kg
炮口速度:716m/s
最大射程:25,600m
發射速度:5分鐘發射1枚
主炮:16寸 SM-54
2B1 OKA自行迫擊炮引數
重量:55300公斤
最大速度:30km/h
高爆炸藥重量:750kg
最大射程:45000米
發射速度:5分鐘發射1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