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自己感悟,行萬里路不如有高人指路。
目前在一體機領域能稱得上玩家的只有Meta Quest(Oculus Quest2)和Pico Neo 3,兩者師出同門,都是由歌爾聲學代工生產。Pico在位元組跳動收購前還是歌爾的子公司。
其他的,HTC VIVE Focus3 能排上第三,他們三個使用的晶片,就是目前最先進最主流的XR2——XR2其實就是驍龍865馬甲——所以3D效能也是平平,而這一代的一體機,PN3和MQ都是最低的,也達到了2K單眼,相當於4K。這個解析度,連公認移動最強的蘋果,跑遊戲也是跑不夠的……
而HTC和一眾緊跟其後的,用的是2.5K單眼,相當於5K。
換句話說,最多顯示效果的就是微軟的avatar。而Meta的應用也確實是這個力量,簡單說,就是樂高模式……
這兩家的一體機,完整體驗的上手金額在3500所有,不建議最低配。如果要好的效果,就要有線連線PC獲得更低的延遲和更小的畫質損失,兩家都要出Pro版本,這就跟Focus3一樣了,價格差不多,但視角要差不少,20°。
簡單說,XR2靠自己只能玩過得去的小遊戲。
要線控連線PC才能獲得VR的基本體驗,有線版針對商業使用者。
那這些機器能幹嘛呢?
事實上,是搶家用VR的市場,目前Oculus和VIVE的遊戲體驗需要不小的活動空間。還要各種定位器,入手近VR顯示就要1.5萬左右,還需要高配置電腦3萬左右。所以一體機連線電腦,搶的就是這部分生意。
核心玩家不會滿足於一體機的視角和解析度,前面說到XR2晶片效能面對VR來說,有些孱弱,但是符合UE4和U3D的最低要求,除去一些動作遊戲,場景烈度低的遊戲還是可以開發的。
所以XR2一體機特別適合小工作室開VR劇本殺,一臺遊戲硬體成本在4萬左右。源於周開發者可以開發VR劇本殺,雖然是類似遊戲的形式,但目前比遊戲版號好拿。
後期每個一體機配一臺電腦,升級畫質。也是廉價的升級之路。
如果想要投資劇本殺公司的老闆,可以關注一下一體機。但講究市場佔有率,我推薦國內Pico Neo3和Meta Quest,MQ硬體稍好一些,但配置起來麻煩。
結語:XR2晶片已經符合UE4和U3D執行的最低需求,趁現在法律法規在觀察期,開發者可以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