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拆遷”,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暴富”,紅色“拆”字往牆上一印,就意味著這個家庭的命運完全被改變了。對於很多拆遷戶來說,透過拆遷,一夜之間變成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不得不承認,對於大部分拆遷戶來說,他們就是人生贏家,僅透過拆遷就獲得了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實現了財富的自由。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拆遷都能獲得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財富,一般只有大城市城中村拆遷是這樣的,而對於城市中商品房(老城區的老房子)拆遷,拆遷補償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多。對於這些老房子的拆遷,雖然拆遷補償沒有城中村拆遷的補償那麼多,但是很多老小區的業主還是希望拆遷的,因為透過拆遷可以徹底改善這些人們的居住環境。
從2008年開始,我國開始了對棚戶區和老小區拆遷改造,透過十幾年的拆遷拆遷,我國大部分棚戶區和老房子都被翻新改造了。特別是在2015年棚改拆遷將安置房替換成現金之後,也就是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我國棚改拆遷進入了高峰期。在2018年,我國棚改拆遷專案開工了626萬套,這到達了棚改拆遷巔峰期。但是從2018年之後,國家逐漸開始減少棚改專案,同時舊改政策出臺,很多老小區不再拆遷,開始進行舊改翻新改造了。到了2020年,棚改開工數量已經降至200多萬套,而在2020年舊改開工的小區已經高達3.6萬套,老舊小區已經全面推進了。
根據住建部2020年的工作計劃,原本2020年底要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的計劃,但是2020年很多棚改工作都受到了影響,並沒有按照計劃完工。現如今都已經進入2022年,就算工期有所延遲,現在基本上也都已經完工了。而現如今,在全國範圍內,各地老舊小區翻新改造都已經在全力推進之中了。那麼,為什麼要用舊改政策取代棚改拆遷呢?原因有2點,第一是隨著拆遷的持續,我國大部分棚戶區和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老房子都已經拆遷了,而剩餘的老房子雖然看起來破舊,其實也只是有些破舊一些而已,質量上並沒有問題。所以,如果再繼續大規模拆遷,就會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第二是棚改拆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並且這些資金流入房地產之後,會導致房價上漲。所以用舊改政策取代棚改政策,不僅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同時還是一種樓市調控政策。
那麼,是不是之後就真的停止拆遷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棚改政策還是舊改政策,都不是一刀切的。就比如目前的舊改翻新改造政策,也只有符合舊改條件的老小區才能進行翻新改造,而對於不符合舊改條件的老小區,是不能進行舊改翻新改造的。就比如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子,以後還是需要透過拆遷來徹底解決問題的。如今住建部已經發出明確訊號:一旦符合條件,這些房屋也將面臨全部拆除重建的結局。
預製板房:在過去,由於經濟原因,一些地區在建設房子時為了降低成本,就會選擇用預製板代替混凝土澆築,這樣雖然大幅降低了建築成本,但是也給房子埋下了安全隱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預製板建設的房子,質量都慢慢出現了問題,甚至還有很多房子已經成為了危房。一旦發生了地震,這些預製板建設的房子,都會成為要命的房子。對此,很多人都用“棺材板”來比喻預製板。所以,對於預製板建設的房子,是不符合舊改條件的,未來還是需要進行拆遷的。
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子:在目前的老小區中,雖然大部分老房子都沒有太大的質量問題,但是依舊有不少房子存在質量問題,甚至還有一些房子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對於這類房子,根本就沒有舊改的資格,為了解決人們的住房問題,最終還是需要透過拆遷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透過拆遷改造,就可以徹底解決這些居民的住房問題,對於這類房子的居民來說,他們要是拆遷,並不是簡單地翻新改造。
影響城市發展建設的老房子:在過去,我國的城市發展規劃並沒有現在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現在我國的城市能夠發展這麼好。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所有的城市早期的規劃和設計跟不上現在的發展建設了。所以,城市為了發展建設,需要不破不立,也就是需要對過去的規劃設計進行大範圍的改動。就比如在老城區,一些道路非常窄,這嚴重影響城市的交通,這時就拆除道路兩邊的老房子,將道路拓寬了。還比如現在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鐵,在老城區修建地鐵站時,也可能需要將周邊的老房子拆除掉。除此之外,一些老城區建設公園、醫院、學校、健身活動場所等公共資源時,也可能要拆遷周邊的老房子。
可以看出,雖然現在老舊小區的舊改翻新改造工程已經全面推進了,但是未來老小區拆遷還會繼續進行。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有老房子會慢慢符合拆遷的條件,對於這些房子,以後還都會進行拆遷。所以,大家並不要太擔心,如果自己家的房子真的存在安全隱患,未來肯定會進行拆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