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戰冬奧會的過程中,一批自主創新的科技產品也融入到冰雪專案中,打造訓賽新環境,助力運動員突破極限。
“我的工作屬於冬奧會的前期服務,主要服務運動隊,目的是為了幫助運動員提升自己,在冬奧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26歲的太原女孩姚毓涵,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備戰辦公室科技組的專案助理,在過去的一年裡,她和自己的同事、同行一直在跟時間賽跑!
“做專案管理,對時間把控非常嚴格:最初是按月規劃,然後按周來計算,後期按天推進,臨近就是按小時來運轉了。”
身為這個科技團隊的一員,姚毓涵接觸到了很多中國自主創新的冰雪科技備戰冬奧會的成果,無人機、高溫造雪機、合肥風洞、資料庫……
曾經職業運動員的經歷,讓姚毓涵感慨:“冬季專案起步晚,很多科技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希望能給運動員的訓練帶來提升。”
從藝術體操運動員,到在網際網路短暫停留,之後出國讀研,再以科技專案管理身份重新回到體育領域助力冬奧會。姚毓涵說:“有一種情懷是別的專業、領域永遠給不了我的。”
兜兜轉轉又回到體育圈
與很多運動員一樣,姚毓涵的運動生涯幾乎佔據了自己的成長歲月。
從4歲開始學習藝術體操,到10歲正式進入山西省隊走上職業路,姚毓涵用了13年時間,在一個領域不斷地攻克、進取。2012年,她收穫了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單項第三名;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後,剛剛過完17歲生日的她選擇退役。
與很多運動員不同,姚毓涵在結束這段運動生涯那一刻,她在微博中寫道:
“我不是因為年齡太大或者傷病而退役,不是因為不愛藝術體操,不是因為太苦太累,只不過,我想換一個環境去奮鬥,換一種方式去生活和學習……未來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
北京體育大學本科畢業後,姚毓涵在一家網際網路平臺實習,負責賽事運營。此後,她又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讀研,選擇了國際管理專業。“當運動員當久了,總想跳出這個領域去幹些其他事情。”
時間走得很快,又到畢業季的時候,姚毓涵發現,自己一路走來,看的東西多了,接觸的東西多了,選擇多了,但也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回國之前,她偶然看到體育總局發的招聘,是一個聽起來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備戰辦公室。曾經有過“蹦床世錦賽志願者”“世界田徑錦標賽志願者”經歷的姚毓涵,動心了。
回國後,她第一時間去備戰辦公室面試,在等待結果的日子裡,有人推薦她去國內一家走勢正旺的網際網路公司任職。姚毓涵知道,是時候需要做出選擇了,她沒有給自己留退路,選擇等待。
“2020年11月,我收到通知,那一刻很激動,突然有一種實現夢想的感覺。”
說來也巧,姚毓涵本科畢業時,國家跨界跨項選材隊到北京體育大學選拔冰壺人才,姚毓涵身邊的朋友參加了,當時的她也有點動心,但因為很多原因,她錯過了那次選拔。如今她的工作單位,正是負責那次選拔的組織,“心裡有一種感覺,像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當初想要做的事情上。”
體育人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它不是簡單的成就感的獲得、自我價值的體現,是一種只有他們自己能感受到的、會讓他們釋放激情、重燃鬥志的東西,一直在默默推動著體育人前行。
從無到有的科技創新
運動員出身的姚毓涵一直很關注,科技助力運動專案後會給運動員帶來怎樣的提升。
藉助冬奧會,運動隊正越來越多地將高科技手段納入到訓練體系,好讓有望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達到並保持全年最佳運動水平。就職於科技組,姚毓涵的主要工作就是分別跟研發團隊和運動隊對接,起到橋樑的作用。
“雪上專案接觸比較多,因為我負責的無人機專案是服務於越野滑雪的。”
無人機?在很多人印象裡就是“會飛的照相機”,經常用於航拍,還有農業作業。而在科學備賽的當下,無人機正在體育領域大有作為。
姚毓涵對接的研發團隊透過對體育專案的研究,針對越野滑雪專案無法在地面牽引獲得加速的高速訓練,研發出中國首款拖拽式六旋翼無人機。該“無人機助力加速系統”,可以幫助越野滑雪運動員進行彎道高速訓練等。
因為是國內首個,針對出現的問題,很多人都是在實踐中學習和摸索。研發的半年時間裡,除了攻克很多類似“讓無人機具備大載重”等難題外,讓研發團隊對冬季專案一一瞭解,是首要功課。
“做一個科技專案,前期是收集資料。我們需要把所有雪上專案的種類、特點等了解清楚,然後再幫助科研團隊瞭解這些專案,最終選出與科技產品結合最好的專案。”姚毓涵以無人機為例,很多雪上專案是無法與之匹配的,如空中技巧專案因為有翻騰動作,使用無人機拖拽,會遇到人與繩纏在一起的麻煩。一個專案一個專案分析後發現,越野滑雪很適用。“越野滑雪的地形相對複雜,在高速訓練的時候,運動員沒法練習姿態。無人機不受地形的困擾,可以拖拽運動員在高速運轉下完成訓練。”
與研發團隊達成一致後,接下來就需要跟運動隊對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在不影響隊伍正常訓練的前提下,專案管理者與研發團隊經常奔赴承德壩上國家雪上專案訓練基地。那個被姚毓涵簡稱為“壩上”的地方,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乘坐。常常,研發團隊從西安開車三天兩夜才能到達,姚毓涵所在的專案管理團隊從北京出發,開車七八個小時直奔目的地。“因為隊伍在訓練,對防疫要求和興奮劑管控很嚴格,我們在路上基本上都是不吃不喝,一路開到壩上。”
經過前期一系列繁瑣過程,產品出來後還需要進隊測試,再將運動隊的反饋傳給研發團隊,這是一個反覆的迭代過程。有時候科研產品做出來,運動隊的訓練水平已經提升,科研團隊需要一直“跑”在運動隊的前面。
把自己當成一個“輸入者”
相比“無人機”專案的爭分奪秒,“資料庫”專案可以用“雞蛋裡挑骨頭”來形容,可謂精益求精。姚毓涵參與了“資料庫”專案的第二期,一直到該專案結項。
資料庫,簡單解釋就是“管理資料的倉庫”,用在體育領域主要做什麼呢?姚毓涵舉例說,以前查閱一個運動員的資料,需要線下excel檔案處理,然後打印出來,比較繁瑣。如今有了包括運動員訓練、比賽、康復等全過程的資料庫體系,實現了智慧化錄入、採集、精準分析、精準預測等功能,“不僅可以快速一覽運動員各方面資訊,還可以同時對比不同運動員的資料。”
姚毓涵說,資料庫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的使用感和體驗感。曾是運動員的她,在這個專案中常常做的就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運動員需要看什麼?教練員需要評估什麼?系統裡的分支、類別是否合理?雷達圖中的資料是否應該用顏色區分?
跟資料打交道,是一個枯燥、繁瑣且相當“費眼力”的工作,姚毓涵面對的科研團隊也都是非常直接的“鋼鐵軟體男”。“他們對運動基本不瞭解,我需要從中發現bug,再反饋回去進行修復,有時候一天要反覆檢視五六次,把自己當做一個輸入者,來體驗資料庫。”
有時候,姚毓涵還會充當翻譯,比如一些國際比賽的積分賽都是英文報告,她需要跟軟體科研團隊講解賽制和專業術語,讓大家按照標準去完善資料庫。
“無人機”和“資料庫”專案的結項,讓姚毓涵長舒了一口氣,折磨了她很久的工作終於結束了,但回頭想想,成就感油然而生。除了這兩個專案,還有可以常年訓練的“壩上雪廊高溫造雪機”,可以模擬比賽真實場景的國際一流公共安全實驗室——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風洞”)……
冬奧會就要開始了,姚毓涵說,他們的工作到了收尾的時候。
面對創造者和使用者,他們是橋樑,連線科研團隊和運動隊;相比志願者,他們的工作更像是幕後,往往不為人知,在多次迭代中不斷精進與傳輸。
科技備戰,助力冬奧會,他們在前期為冬奧大家庭貢獻著一份力量。
山西晚報記者 李霈霈
(責編: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