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藥物是在研發過程中跌倒後爬起來又煥發青春的。原來的路走不通,換個方向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有一對分別針對男女性生活質量的藥物,“偉哥”和“愛弟”,都是走過彎路的。
偉哥
“偉哥”是萬艾可Viagra的俗稱,正式名叫西地那非。原本是輝瑞公司為了治療心絞痛研發的。但這個藥上市前在英國一家醫院做首期臨床試驗時,療效很不理想通不過。
然而,讓醫生們困惑的是,該藥雖然在心臟病方面表現不好,但在收回藥片時卻遭到了男參試者們的拒絕,甚至還繼續索要。
原來,男患者們發現該藥能速促勃起。於是這個意外的奇特“副作用”,使西地那非改弦易轍成了“壯陽藥”。本來打入冷宮的殭屍又滿血復活,上世紀90年代末正式投向全球市場。
愛弟
好事成雙,男性有偉哥,女同胞則有愛弟——氟班色林。
氟班色林為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吸收抑制劑,由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製。本來是作為抗抑鬱藥開發的,結果效果不理想,反而發現有促進女性性慾作用。有人稱之為女版“偉哥”,其實它與萬艾可不是一回事。氟班色林對生殖器血液沒有絲毫影響,而是增加大腦裡的多巴胺,激起性愉悅區。
該產品被美國一家藥廠收購,於2015年正式批准上市。商品名為Addyi阿迪依,網上有人譯作愛弟,正好對應偉哥。當然,它的作用並不強大,而且需要長期服用,太燒錢。
意外缺陷
改換門庭
一些藥物的副作用,卻因對治療某些疾病有幫助,讓它們有了新的用途。
磺胺類降糖藥
一位傷寒病人,在用磺胺類藥物治療期間,不料出現了休克。仔細查明瞭原因,是該藥的副作用造成的低血糖所致。順著這個思路,改造結構,突出其降血糖作用,降低原有的抑菌活性,開發出了一系列磺胺類降糖藥(格列類),如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本脲(優降糖)、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美脲等。
肉毒桿菌素
或叫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強的生物毒素之一,比氰化鉀毒性強一萬倍。
它是一種嗜神經毒素,可引起肌肉鬆弛麻痺。既然能麻痺肌肉神經,就不免有人打這方面的主意。1979年第一次將其作為臨床藥物用於治療斜視。之後也用於神經科、耳鼻喉科、面板科等,治療肌肉亢進、燒燙傷疤痕、網球肘等,以及偏頭疼和尿失禁等多個領域。
1992年肉毒桿菌素開始用於美容業,俗稱除皺針。現在也有用於治療雄性脫髮的。
西羅莫司
即雷帕黴素,1975年從一種鏈球菌中提取的大環內脂類化合物。原打算是對付腳溼氣等真菌感染的。但該藥副作用很大,可抑制動物的免疫系統,於是準備放棄。
然而參與研發的塞加爾博士不肯放棄,始終認為“抑制免疫”的活性可堪大任。堅持了25年,終於利用該藥的強免疫抑制作用,成功開發成了器官移植的抗排異藥。效果和安全性均優於臨床上應用最廣的環孢素。
險峰絕境
風光無限
看似山窮水盡死路一條,有時撥開迷霧,頓時呈現一條康莊大道。
色苷酸鈉
這個用於對付哮喘的明星老藥,出身卻是卑微的雜質。
1961年,英國一位醫生阿爾圖尼安,從事在一種治療哮喘的中東地區傳統草藥中尋找有效成分的研究。然而提取物有時效果很好,提純後反而無效,公司已經決定放棄了。
但自身患有哮喘的阿爾圖尼安醫生,仍大膽地堅持在自己身上試驗。1963年終於發現了,真正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雜質色苷酸鈉,怪不得提純後無效呢!
現在色苷酸鈉也用於滴眼劑和滴鼻劑,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和鼻炎。還可用於潰瘍性結腸炎。
山莨菪鹼
上世紀六十年代,解放軍騎兵某分隊為了吃頓“憶苦飯”,挖了些野菜製作飯糰。野菜中混有茄科植物山莨菪,吃過後人和馬匹都忽然醉倒。
研究人員從山莨菪中提取到了山莨菪鹼,有明顯的抗膽鹼作用,可用於治療胃腸疾病、眩暈等。因研發成功在1965年4月,故山莨菪鹼的代號為654。其天然品稱為654-1,後來的人工合成品取名為654-2。
這樣的例項還很多,不勝列舉。比如:
- 兩性黴素B,為多烯類抗真菌藥物。卻發現對一種叫囊性纖維化的絕症有特效;
- 多潘立酮(嗎丁啉)為常用的胃動力藥,治療胃食道反流等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噁心嘔。因有泌乳的副作用,偶爾用作催乳藥。
另闢蹊徑
方興未艾
華法林
抗凝血劑華法林曾是由“耗子藥”轉來的。
20世紀初,美國牧場美國牧場從歐洲引入了牧草草木樨。但牛羊吃了發黴的這種乾草會出血不止。威斯康星大學林克教授發現是其中的香豆素類化合物,具有抗凝血作用。他用不同的香豆素類化合物來喂老鼠,其中苄丙酮香豆素最有效,老鼠吃後七竅流血而死。於是乎苄丙酮香豆素就成了耗子藥,起名華法林。
1951年,有個小夥子想用華法林自殺,結果沒成功,說明它對人安全性較高。
1955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突發心梗,醫生試著給他使用了華法林後轉危為安。著名的抗凝血藥就此誕生!
令人驚喜的是,華法林可能還具有廣泛的抗癌潛力。
另外,還不斷有個別老的藥物,走在“老藥新用”的路上。
黃連素
正式名小檗鹼,有弱的抑菌作用。但它除了痢疾桿菌、某些腸炎,對其他型別的腹瀉效果並不理想。近來發現它可能具有調節血糖、血脂和抗心力衰竭作用,還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目前正在進一步證實。
青蒿素
除了治療瘧疾,在動物實驗中也解鎖了抗哮喘、敗血症、關節炎等新功能。或許青蒿素真的有更大潛力。
當然新藥研發不能全靠碰運氣,巧遇只是難得的小機率事件。大部分藥物的研發過程就是在反覆試錯,絕大多數在半路就夭折。有的甚至因為招募不到足夠的志願者,無法進入臨床試驗。以新冠病毒為例,集全球頂尖的專家攻關都難見成效,不容易啊!
全文完
以上圖片未註明出處者,一般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