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7
患者體形矮小,偏瘦。10年前生完孩子後,臉上突然出現多塊大小不等的黑斑,分佈在額頭、兩側臉頰,日曬後加重;面色晦暗,頭髮乾枯發黃、易落,乏力倦怠,口唇乾燥,手腳乾枯皸裂,胃脘脹滿,小腹喜暖畏寒,手足不溫,月經量少,色淡,腰膝痠痛,舌質淡,脈細數。處方:
吳茱萸10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0g,阿膠10g,黨參10g,桂枝10g,丹皮10g,麥冬10g,半夏10g,生薑3片,大棗5個,甘草6g。7劑,水煎服。
服用上方後自覺有力,但黃褐斑無變化。是藥不對症,還是用藥時間太短?仔細思考辨證應該無誤,方藥也屬對證,既然有的放矢,豈能舉棋不定,守方再服。
21劑藥後,面部斑塊變淺,面色紅潤有光澤,月經量多。前方再進21劑。
複診:已與之前判若兩人,黃褐斑基本消失,面色光滑,全身溼潤,精力充沛,女子韻味尤濃,餘症皆無。
臨證心得:黃褐斑又名妊娠斑、肝斑,為顏面侷限性淡褐色沉斑。本病與中醫“面塵”“黧黑斑”相類似,好發於女性,特別是妊娠期、產後和口服避孕藥的婦女。中醫治療此病或疏肝健脾益腎,或活血化瘀通絡,此患者筆者為何選用經方溫經湯呢?
溫經湯是《金匱要略》裡治療少腹有寒、久不孕者的方劑。黃師發現此方的運用適合於下列體質:
體形中等或消瘦;面板乾枯、發黃、發暗,缺乏光澤,或潮紅或暗紅;口唇乾燥、乾癟而不紅潤,或疼痛,或有熱感;毛髮脫落、乾枯、發黃,易於折斷;小腹拘急或疼痛;手掌、腳掌乾燥,摩擦後沙沙作響,容易有裂口和毛刺;小腿粗糙乾燥;月經週期紊亂或閉經,陰道乾澀或瘙癢,白帶少,性慾低下,容易疲勞和腰腿痠軟;身體有發熱感,容易失眠,煩躁。
根據黃師所提出的溫經湯體質,筆者發現此例患者體質較為典型,故在初次服用藥物無效的情況下,還是堅持了守方,結果療效凸顯。
筆者體會:體質調理,堅持守方也是療效的關鍵!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眾號 藥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