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光如煙花般絢麗多彩,也如泡沫般彈指一瞬,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
回首過往,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人值得我回憶與述說。
又是一年冬,相同的雪景下,不同的是我們。北風颳起,伴隨著飄飄灑灑的雪花,抬頭看著夜空上若隱若現的星星,我又想起了那年冬天,我來到中國的那一天。
稚氣懵懂的我,帶著滿腔熱血離開了故鄉,來到了中國。一個行李箱、一個揹包、一個人,在一個平凡的日子,我的留學生涯就此開始。說不上太多為什麼,也說不上具體是什麼時候,或許是從小在中國文化背景的薰陶下,不知不覺中我愛上了這片遼闊的土地——中國。
還記得當時是2010年冬,在中國初中留學的我,面臨太多未知的挑戰。如今回想起來,卻只有美好的回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我的中學語文老師,她告訴我們中文的奧秘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探尋。有一堂課我至今記得,她介紹說,中國的成語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意思內涵,是智慧濃縮的精華。
除了語文老師的課,我在留學期間瞭解到的漢字的變化,也讓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深切體會。可以說,我是從小在漢字的薰陶下長大的孩子,但只是覺得漢字書寫沒有那麼簡單,而且數量很多,並不瞭解其背後的歷史。直到我學習了中國的漢字史,才瞭解到,原來每一個漢字都經歷了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變化才演變成現在所使用的漢字,背後都承載著中國的歷史。從那次留學之後,我再回到日本看到那些熟悉的漢字,感覺已不是簡簡單單的漢字,它們像小精靈般在紙上跳著歡快的舞蹈,讓我愛上了它們。
2019年冬,我又一次踏上了赴中國留學的征程,彌補我意猶未盡的留學生涯,這次我來到了北京,來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開始續寫我的下一篇章。
初到北外,我的內心充滿不安,連北外的道路在我眼中都是錯綜複雜的無盡迷宮。我走向鱗次櫛比的樓群,感受著國際化的圖書館中書香四溢的氛圍,開始憧憬起往後的留學生涯。與第一次留學不同,這一次我接觸到了許多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我們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互相幫助、互相進步,探索著彼此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我瞭解到了許多曾經沒有接觸過的文化知識,也讓我領悟到“和而不同”的真正含義。在學習中,我也遇到了許多溫柔可敬的老師們。
還記得2020年初,剛結束寒假的我,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訊息,一心只想回到中國,也相信中國能控制好疫情。依舊記得我回中國前告訴我爸爸的一句話:“中國疫情很快能控制下來的,只是時間問題。”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我會這麼相信中國?或許只因它是“中國”。回到中國的我,接受了為期14天的隔離,在隔離期間,老師們殷切的關懷,工作人員細心的照顧,都讓我倍感溫暖。正如我所料,在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很快得以控制。
從普通城市到首都,從傳統到現代,我領略了中國的千變萬化,探索著中國文化的根基與脈絡。我在本科留學期間曾去過許多中國的城市,在我眼中,南京是溫柔的、廈門是熱情的、廣州是接地氣的、北京是衚衕煙火味的,我用腳丈量著這片土地。
2021年冬,我開啟了我的第三站旅程——研究生學習。在這裡,我即將面對不同的挑戰,跨越文化的橋樑,追尋文化的奧秘,進一步去探尋中國文化的另一維度。我與中國的故事仍在續寫。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