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表現為反覆劇烈咳嗽,在我國,其被列為27種乙類傳染病之一。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從2021年第三屆百日咳國際論壇獲悉,近年來,我國百日咳發病率有逐漸升高趨勢,且呈現發病低齡化特徵。多位專家在呼籲要加強百日咳監測工作,同時要最佳化百日咳疫苗接種策略。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染疾病,百日咳傳染性極強,在疫苗面世前曾是導致全球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圳市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鄧繼巋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自1978年起我國將百日咳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以來,從1985年到2014年這近30年裡,百日咳的發病率出現直線下降趨勢,全國報告的病例數在三千例以下,處於非常低的水平,然而,從2015年開始,發病率卻呈現上升趨勢,當年報告的病例數是六千多例,到了2019年,已達到三萬多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教授楊永弘表示,百日咳病例一般出現在春夏季,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不同,故一年四季均有百日咳病例,每2-5年發生一次流行。
在我國報告的百日咳病例中,呈現低齡化特徵。“3月齡以下嬰兒在10歲以下百日咳病例中佔比最高,其中,在有確定免疫史記錄的百日咳病例,3月齡以下佔10歲內病例的42.81%;未接種含抗百日咳成分疫苗的病例,3月齡以下佔10歲內病例的58.20%。低齡嬰兒罹患百日咳死亡風險更高,3月齡百日咳患兒容易出現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實變、百日咳腦病等併發症。”楊永弘說。
關於百日咳發病率重抬頭的現象,在其他國家實質並不罕見,特別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疫苗覆蓋率高的國家,該病發病率在保持多年低水平後也再次呈現上升趨勢,部分地區甚至暴發疫情,這種情況在國際上稱之為“百日咳再現”。
在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關於百日咳再現的原因,可能跟檢出率增加、百日咳鮑特菌的遺傳變化、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後保護性免疫力的逐漸下降等因素有關。其中,百日咳疫苗接種從全細胞疫苗轉換為用無細胞疫苗,或也是一個因素。
當前百日咳疫苗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基於滅活百日咳鮑特菌製成的全細胞疫苗,另一類是基於高度純化的選擇性細菌抗原製成的無細胞疫苗。
鄧繼巋表示,全細胞疫苗免疫效果略優,但接種後副作用較大,大約從2007年起,我國參照WHO的建議和國外的經驗,逐步從接種全細胞疫苗轉換成接種無細胞疫苗。雖然無細胞疫苗的抵抗能力較全細胞疫苗略弱,但產生的副作用較少。到了2013年,我國就完成了對全細胞疫苗的替換。“百日咳再現,雖說跟疫苗轉換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更多還是兒科醫生對該疾病的認知增強以及實驗室診斷能力提升等有關。”
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以往,有些百日咳感染病例由於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被漏診。
疫苗接種策略如何最佳化
接種百日咳疫苗,仍是抵禦該疾病的強有力武器。
“從我們臨床觀察到的案例來看,沒有接種百日咳疫苗的,疾病轉成重症的明顯增加。接種百日咳疫苗雖不能完全阻止發病,但可以減少很多重症死亡的情況出現。”鄧繼巋說。
當前我國含有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免疫程式為3月、4月、5月齡各接種1劑次無細胞疫苗,在18-24月齡加強1劑次無細胞疫苗,另在6歲時加強1劑次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
在論壇上,有多位專家在建議,仍要最佳化我國的百日咳疫苗接種策略。
“有些嬰兒在三月齡前就已發病,因此百日咳疫苗接種應儘可能提前一些,我們提倡首劑接種從原來的3月齡提前到2月齡甚至6周齡。”鄧繼巋說。
目前我國獲批的疫苗中,如兒童五聯疫苗可用於2月齡以上嬰幼兒接種且含有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另外,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全球有194個國家或地區已在採取2月齡(含2月齡前)首劑接種。
楊永弘表示,當前百日咳傳播模式已從接種疫苗前“兒童到兒童”模式,已轉變為免疫規劃時代以“成年人到嬰幼兒”傳播模式為主。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病例增多,也成為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的重要源頭。
對於目前百日咳防控策略,楊永弘認為除了要提前對小月齡嬰兒進行接種保護外,其也建議適齡兒童在接種“白破”疫苗時(白喉和破傷風的疫苗加強免疫是6歲),加上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另外,他也建議12歲兒童再接種一針百日咳疫苗。此外,他也建議孕婦、醫務人員等接種百日咳疫苗。
“這個呼籲,是基於無細胞百日咳的疫苗抗體產生水平相對比較低、維持時間比較短、到五年、六年左右就要降到易發病的程度而確定的,因此到六歲和十二歲時需要接種加強針;另外,包括成人孕婦、醫務人員以及與兒童接觸的周圍人群也需要接種百日咳疫苗,形成所謂的‘蠶繭計劃’,可以防止新生兒被感染。”楊永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