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21年就要結束了,我們將迎來2022年。寫一個年度總結,回顧一下我觀察到的北京樓市這一年。
還記得年初的時候,有朋友問我,去年買的金域華府三期的兩居,純投資,發現已經漲了100萬了,是否要賣掉。當時金域華府的兩居成交價在630萬左右,後來最高點漲到了680萬,最近回落穩定在660萬,也不知道這位朋友最後把房子賣了沒有。
8、9月份的時候,有朋友問我北京是否會出臺打壓樓市的政策,我說不會,結果十一前就傳出要出二手房指導價。當時我想不會這麼快被打臉吧,還好,後來證明這不是官方的意思,而只是海淀區域性範圍內的約束力。再後來市場好轉,二手房指導價也不再被人提及了。
1
市場變化太快
這一年首先要說一個非常大的感觸就是市場變化快,也聽到一些朋友說有同感,快到有些朋友都來不及反應。
這一年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沒法檢視實時成交量,所以基本只能拿網籤資料來做參考。8月份的時候網籤量還在15000多套,9月是12000多套,10月9000多套,11月11000多套,12月又達到15000多套。
上半年的小陽春,3、4、5月份平均算下來每個月在2萬套左右,行情一路高漲,價格也漲了很多。但是等到9月、10月,伴隨著教育雙減政策,恆大的危機,北京對家庭購買二套房限購加碼,銀行停止放款、海淀部分小區推出二手房指導價等因素疊加,市場迅速降溫。有些小區一下子沒了成交,小區內積累的房源也多了起來,大家的觀望情緒非常重。雖然還有看房的,但是很少有出手的。
一時間很多人又開始看跌樓市,市場很快也給出了反應,不管是西城、海淀這樣強的學區,還是望京、北苑、回龍觀這樣的熱門板塊,成交價都有所降低。特別是一些本身品質不高,單純依靠學區溢價的小區,有的已經把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漲幅全部跌回去了,即使品質好的次新小區也有所回落。
9月、10月市場冷清,買房者也覺得自己已經完全處於主動地位了,不著急,可以慢慢挑房。一邊看二手,一邊關注著新房。
可等到11月,勢頭又發生了變化,本來放寬的心,又開始有點著急了。或許有的朋友已經對跌幅比較滿意,明年上學的家長還是要給孩子準備學區房,所以市場成交開始走高。對比北苑、超青、望京、德勝、上地、月壇等區域的成交資料會發現,11、12月的成交資料明顯比10月高很多,有的區域12月份的成交量甚至是10月份的3倍。
等到12月中旬的時候,就發現一些小區前期積累的優質房源都被清空了,這樣對於買房者而言,又沒有了選擇空間。
這時候有些朋友已經有些焦慮了,成交量上升,加上政策層面出現鬆動,貸款發放得也快了,市場情緒又發生了變化。而這時候著急,其實已經來不及了。我有時候就想,買房這件事,其實很多普通人是沒有自主判斷力的,大家的情緒被市場調動著。成交量下滑看跌,成交量升高看漲。而如果只是這樣,容易失去理性。
這個過程的迅速變化,也讓我體會到持續關注真實市場的好處。真正細分到單個區域買房的操作,很多時候微觀的觀察比高深、遠大的理論更有用處。
2
新房
5月份北京的一輪土拍,開發商廝殺得很激烈。造成的結果大家後來也看到了,沒有地鐵的崔各莊賣到了8.8萬,王四營7.1萬,回龍觀新樓盤的價格到了6.3萬。而且多個地塊的樓面價和售價之間價差只有一萬左右,買房人在為開發商利潤擔憂,為房子質量擔心的同時,也不禁感嘆房價確實漲了。
其實年初的時候大家還在質疑二手房價格上漲後是否能站穩,政策是否會加碼,把價格打壓下去,而新房指導價的上漲也相當於這波行情得到了預設。
一輪土拍的地塊,海淀樹村的學府壹號院如預期火爆,給當時寒冷的北京樓市加了一把火。除此之外,其它樓盤的銷售都不如預期,尷尬的崔各莊雙傑還在等待一個大利好,去售樓處絕對是座上賓。王四營本來也很尷尬,有了11學校後才有所改善,綠城沁園好在做了小戶型,起到了走量的主要作用。回龍觀的北清雲際和奧森春曉,預熱的感覺好像開盤能賣光似的,可事實是大不如預期。
利潤被限的情況下,開發商往往都希望快速出貨,也好降低成本,可這場戰鬥的時間比開發商預想的要長很多。
萬橡悅府剩下的11號樓賣得如預期火爆,本來開發商想悄悄地讓大家忘掉自己就好。可耐不住知名度太高,最終還是公開上市銷售。有人搶到,有人落空,幾家歡喜,幾家憂。這種火爆場景,後來龍湖雲璟開盤的時候再現了,3小時清盤。雖然說萬橡悅府和龍湖雲璟在五環外來看,地段不錯,但火爆的原因主要還是價格。什麼都不如總價省幾十萬,讓人心動。
回顧這一年,一些謎底,現在也都逐一揭曉了,很多人心心念唸的永定府和天恆學院裡最終都轉成了共產商品房。
等到10月份的二輪土拍,對比一輪來看,開發商的積極性就差太多了。朝陽依然沒有誠意,還想把孫河、崔各莊拿出來,可市場不買賬,最後只得把地塊拍賣時間推遲。二輪土拍中只有海淀的地塊,舉了幾手,其它的大多也都因為沒有競拍直接成交了。
二手房和新房相輔相成,二手房成交下行,新房土拍遇冷,大家對房子的預期降低了,買房的意願自然就低。
等到三輪土拍就更有意思了,除了房山良鄉地塊,其它地塊都按照底價成交了。本來一些媒體還想搞直播的,沒想到就這麼匆匆收場了。
21年新房的市場變化,猶如過山車,5月到了山頂之後,10月又迅速直下。當然這背後也有政策、指導價高、地塊位置差、地塊屬性不好等多方面的因素,並不是說北京樓市涼了。
3
某些小區沒房源
今年還觀察到兩個現象,一個是有的小區不出房源,一個是部分小區的一居室非常不好賣。
買房之前我們先選區域,挑小區,如果沒有合適的房源的話,常常想的是再等等。其實這種操作思路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但我真發現有的小區觀察這一年的時間,小區裡面主力、好的戶型一直不出房。有的是短暫出了幾套房之後,每套房出來不到一週就賣出去了。除非是對小區已經很瞭解,並且已經堅定買這個小區且能接受價格的人,要不然的話,這個速度很多人是來不及的。等你對比完,考慮好,房子已經沒了。
如果你關注的小區也有這種情況,那最好還是多列幾個小區作為備選,最不願看到的情況是錯過了最好的買入時間點。
上半年的時候我也說過,有的小區的一居室總價都能買同區域,帶電梯商品房小區的兩居了。這種情況下,一居室不會好賣。4月份的時候有小夥伴問我,在區域內頭部小區的一居室跟經適房小區的兩居室糾結,我給推薦了前者。後來我看那個小區同戶型一居室的掛牌價已經漲了100萬,雖然看到小夥伴買的房子漲挺多,也有點開心,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事後來看,漲100萬的價格也確實沒有站住腳,後來業主把價格降了很多後才有了成交,當然對比小夥伴買的時候也漲了幾十萬。
回頭看這一年,有的人已經買房上車,現在還關注樓市,喝茶看戲。有的人或許也曾與業主談過,但因為最後的不妥協而與房子擦肩而過。有的人曾交過新房的定金,後來想想又退了,現在在等待明年有更好的選擇。不管買沒買,每個人都有了自己與房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