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前的30年間,是我國的一段艱苦歲月。在這個年代,人們經歷革命,經歷戰爭,面對艱辛的生存處境和無情的烽火硝煙。但與此同時,同生共死、並肩走過這個年代的人們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戰爭年代首長和部下之間,除了上下級關係之外,更有著超越生死的兄弟情、戰友情。韓先楚將軍和他的老首長陳雲就是如此,韓將軍晚年病重之時,陳雲同志曾多次探望。兩人之間的情誼毋庸置疑,但早年韓將軍進京看望陳雲時,曾經遭到拒絕,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戰場初識,慧眼識英
陳雲和韓先楚雖然都投身於革命事業,但陳雲主要負責的是一些政治工作,而韓先楚則是軍隊出身,多活躍於前線戰場。由於兩人工作方向不同,雖然革命期間對對方有所耳聞,但直到1946年兩人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初識。
這時候陳雲已經參與革命事業20年之久,在政治工作上成就不凡,曾連續多次當任中央政治局委員,而這時候的韓先楚,也已經是戰場上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外患已經解決,蔣介石野心昭彰,很快撕破了國共兩黨短暫的和平,調轉矛頭將刀尖指向了同胞。1946年12月,國民黨10萬大軍在杜聿明的帶領下來到了東北,欲將東北地區收入囊中,守衛東北的民主聯軍節節敗退。
南滿洲的部隊堅持抵抗,不肯退讓,但在長期戰鬥之下,將士們已經非常疲憊,軍需物資也急需補充,而國民黨的援軍已經趕到,聲勢浩大、志得意滿。兩相對比,盡顯我軍頹勢,於是關於是戰是退的問題,解放軍內部也開始發生分歧,爭執不下。
在遼東軍區的會議上,陳雲堅持繼續戰鬥,守衛臨江,但同時也有很多將領反對繼續戰鬥,認為應該保全剩餘力量,不做無謂犧牲。在一眾將領反對的聲音之中,韓先楚表態了,他堅決認為這場仗應該繼續打下去,且一定要打贏,如果失去南滿洲陣地,以後只會更加被動。
陳雲十分贊同這個說法,也因此更加欣賞韓先楚。後續戰鬥中,作為副司令的韓先楚與總指揮曾克林在作戰方案上產生分歧,前者認為應該進攻中路,後者認為應該首攻側翼。在認真聽完兩人的分析討論之後,陳雲和肖勁光一致表示支援韓先楚的策略,並讓其擔任此戰指揮。
非議纏身時的信任與支援
東北戰場的初識,戰鬥觀念上的不謀而合,互相給予對方的支援,讓陳雲和韓先楚建立起了深厚情誼,不僅是首長與部下,也是伯樂與千里馬,有欣賞,有感恩。後來兩人各自奔赴新的戰場,並不是每一次都能並肩作戰,但雙方的革命情誼歷久彌堅。
多年的戰鬥生涯給韓將軍的身體帶來了影響,從朝鮮戰場回來之後,他的健康狀況一直不太好,但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後,韓將軍不顧身體病痛,堅持學習,任憑別人如何勸,也不肯有半分懈怠。在此期間,老首長陳雲經常前來探望。
韓先楚曾經因為對林彪的一些言論,惹來了不少非議,一時之間身邊充滿了指責和批判。韓先楚不認為自己的言論有錯,心中既委屈又不解,而在他正被非議纏身的時候,陳雲沒有因此疏遠,反而向他表示了深切的關懷,並不因別人的言語對自己信任的老部下產生任何質疑。
進京看望遭拒絕
陳雲對韓先楚的信任非常堅定,也對他的身體狀況非常關心,多年之間,無論任何事都難以影響兩人的情誼。那麼韓先楚看望陳雲被拒絕又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韓先楚已經就任了福州軍區司令,而陳雲則是在北京工作,兩人能夠見面的機會並不多,於是在一次途經北京的時候,韓先楚就想去探望一下許久不見的老首長,結果衛兵通報之後,直接向韓先楚回覆“首長拒見”。
韓將軍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因為他非常清楚,這並不是因為首長對自己有什麼意見,而是他的生活習慣。陳雲是個自律到嚴苛的人,日常的各種行為定時定量嚴格執行,散步不會多出一分鐘,吃飯不會多吃一口,而對沒有公事,僅僅是禮節性拜訪的客人,幾乎一律不見。
韓先楚知道老首長的生活習慣,被拒絕了也不慌張,讓衛兵再去通報,並且表示自己一句話都不說,就見一面。在韓先楚的堅持下,衛兵又通報了兩次,陳雲沒再拒絕,韓先楚進門之後也果真一句話沒說,敬了個禮就馬上轉身離開了。
結語:
1984年,韓先楚將軍確診肝癌,之後的兩年時間他幾乎一直在醫院度過,陳雲多次前去探望。1986年,韓先楚決定放棄手術,直面死亡,並對前來探望的陳雲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我這輩子,除了打仗,最不後悔的就是有你這個老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