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八,洗邋遢。”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除,整理宅院。除去舊年的塵埃狼藉,以清爽的面貌,迎接新年的福氣。
用乾淨的態度,重整自己的生活。
【1】屋子乾淨
家庭是能影響一個人的磁場。環境乾淨,井井有條,整潔有致,往往讓居住的人更有幸福感。
試想,到酒店住宿的時候,同樣條件下,你會選擇凌亂、汙濁、晦暗的房間,還是乾淨、明亮、整齊的房間。答案不言而喻。沒有人喜歡髒亂差的環境,乾淨,是人對環境的起碼要求。
美學家蔣勳到朋友家做客,只見朋友家佈局十分簡單。整個客廳只有桌椅書壁,與客廳相連的陽臺上鋪著幾塊白石,種著一支細瘦的竹子。
整個空間明亮乾淨,清靜優雅。風雲入窗,竹影上牆,白石耀日,書冊含香。蔣勳和朋友在這裡煮茶閒話,十分愜意。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幸福感上的人,家居環境往往十分乾淨。
劉亮程說:家,不僅是屬於我們的那間房子,更是房子里長年累月的生活。
有了乾淨的家,才有乾淨的生活,才有乾淨的心情和感情。
【2】情緒乾淨
對待外人,我們總如春風般溫暖,縱有情緒也能剋制。而對家人,則肆無忌憚發脾氣。
年少氣盛,我們仗著家人愛我們,不願意傷害我們,把他們當出氣筒,任憑自己情緒的江水滔滔不絕。等經歷滄桑冷暖之後,驀然回首,真正對我們溫情以待的,只有家人。
最大的不應該,就是把好脾氣給外人,把壞脾氣給最親愛的人。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家人之間溫柔相待,輕聲細語,親愛和睦,家庭才能和諧,家運才能綿長,家業才能興旺。
楊絳的《我們仨》,回顧了一家三口溫暖曼妙的家庭生活。錢鍾書一心撲在學問上,對家務和其他事情十分木訥,錢瑗為求學而奔忙,楊絳就一個人扛起了操持家庭的責任。
無論丈夫和女兒做了什麼錯事,楊絳都以“不要緊”安慰。同樣,他們也理解和關心楊絳,一家人都給彼此好脾氣。
一個幸福的家,容不得雞飛狗跳和冷眼謾罵。彼此和顏悅色,互相噓寒問暖,才是一個家的福氣。
【3】社交乾淨
家是親情的溫床,是家人生活的地方。不要隨意把關係不大的人請入,把它變成社交的場所。
古代只有義結金蘭的過命好友,才請進家中,“升堂拜母”,這是把友情昇華為親情的象徵。至於萍水相交的朋友,感情不深的夥伴,不必讓他們來擾亂家人的生活。
堂兄每次過年回家,都要請客吃飯。包括同村的夥伴,遇到的熟人,甚至熟人的熟人,都請進家中,大快朵頤。整個年節,家裡人都忙著替他照顧客人,沒有時間享受共聚天倫的溫情。
去年晚飯後,已近凌晨,堂兄醉酒睡去,家人還要處理一片狼藉的杯盤酒菜,直忙到半夜。天快亮的時候,堂兄突然腹痛難忍,家人又急忙送往醫院。
直到堂兄病癒出院,家人折騰得夠嗆,而他宴請的朋友們無人前來探望,連簡訊問候都沒有。
用家庭來社交,並把家人裹挾其中,異化了家的味道,是對家庭的漠視和不負責。淨化社交,還家庭以愛,給家人以暖。
【4】結語
家是生活的港灣,靈活的皈依。不管你有多強大,一生總走不出一個家字。人生最重要的事業,就是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屋宇乾淨,增益幸福;情緒乾淨,家庭和睦;社交乾淨,家人溫暖。用乾淨的態度,打造一個乾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