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礦潮從去年一直持續到了現在,由於溢價嚴重 不少玩家都還在用著幾年前的顯示卡或核顯過渡。幸好我在30系剛出時就入手了,一直用到了現在。前不久發現自家顯示卡魯大師的跑分還不如別人新的3080TI,雖然在遊戲方面幀數還是很高,不過看著顯示卡上的灰塵心裡就難受,想著拆下來換個矽脂順便清下灰。 因為清灰換矽脂能有效降低顯示卡溫度。在看了許多相關教程後,拿我的3090當小白鼠,相對詳細地講解顯示卡拆解清灰。(因為第一次拆,比較適合新手,大佬輕噴)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工具
小號螺絲刀(帶磁力)、導熱矽脂、導熱墊、酒精(乙醇水溶液)。軟毛刷、刮刀、擦布、吹氣球,一包餐巾紙備用。
其中矽脂作為填充GPU核心與散熱器間隙的導熱材料,我選的是信越7921,據說導熱效果非常好,唯一的缺點就是不好塗。導熱墊用於填充視訊記憶體與散熱器的材料,我用的是萊爾德90000,優點也是效果好 但就一個字:貴!酒精作為有效清理殘留矽脂的溶劑,這是我購買拆機工具送的清潔劑,只是擦擦顯示卡外殼和散熱鰭片,不需要太好。剩下的工具也都是送的
可以的話再準備一個放螺絲的收納盒,以免混淆不好裝回去。
使用小號螺絲刀擰下背面所有可見的螺絲
這些螺絲的作用是將PCB、散熱模組固定在一起。如果擰下所有螺絲後,仍然無法分離,也不能大力出奇跡。某些顯示卡的散熱模組還會與影片介面的IO擋板固定在一起,還需將這些地方的螺絲擰下來才可以分離PCB和散熱模組。
擰掉4顆背部擋板上的螺絲就能卸下來
雙手分別抓住顯示卡PCB和散熱模組輕輕扭動
由於顯示卡經過長時間使用,核心與散熱器之間填充的導熱材料早已乾涸,具有較強的黏性,扭松後用巧力將其分離。
不過要注意顯示卡PCB和散熱模組之間有供電線連線,分離時切忌大力出奇跡,某些高階型號的顯示卡還配有RGB燈光供電線,我這塊顯示卡也有,將PCB和散熱模組分離後,記得把所有線都拔掉。
拆開後可以看見整個顯示卡的PCB,不過還沒算拆完,除了顯示卡背板還有TUF的二段式散熱片設計模組,6條6mm的純銅鍍鎳熱管採用迴流焊的方式與散熱鰭片連線在一起。
這也是為什麼30系TUF顯示卡GPU核心溫度和視訊記憶體溫度差很多的原因,雖然核心溫度低,甜甜圈烤機不超過60℃,但視訊記憶體溫度驚人的超過了100℃,又因為N卡只有3080和90能看視訊記憶體溫度,所以就感覺TUF散熱好,再加上90背面還有12顆視訊記憶體,只能被動散熱,在高負載下視訊記憶體溫度就很高了。
放一邊先拆散熱模組
將散熱模組上所有螺絲擰下,即可分離塑膠導流罩和散熱器主體。一共6顆螺絲,都在側面,一側3個
先把熱管上殘留的導熱墊和矽脂用刮刀鏟去,然後用紙巾擦去少量剩下的矽脂;最後用酒精噴在上面,溶解掉表面殘留的矽脂,並用紙巾擦拭乾淨。這兩個部件都可以用水洗,但因為蓋板還有燈光供電面板,所以還是用刷子刷 再用酒精布擦洗吹乾。
拆解風扇
這張卡的固定螺絲都分佈在正面一共12顆螺絲
接下來就是清灰,把能看到的灰塵都拿刷子和酒精清理掉。
風扇用刷子一個個慢慢刷,有些縫隙很窄比較難擦到;散熱鰭片嫌麻煩的可以使用高壓流水沖洗,或浸入水中來回攪動,讓水流沖刷掉鰭片內的灰塵。然後靜置晾乾或使用吹風機烘乾。但要注意,吹風機烘乾的散熱器主體表面溫度足以燙傷面板,需靜置冷卻才可以拿起。如果是晾乾,散熱器縫隙裡的水分至少要幾個小時才能完全蒸發。
我看灰塵不太多,就拿了刷子來回刷了下,再拿鼓風機吹。
風扇不能水洗,風扇的軸承中有潤滑油,水洗會導致油的流失,沒了油的潤滑,風扇的軸承噪音會大大增加,因為我的風扇沒什麼噪音,轉的時候也沒感覺到阻力,而且也嫌麻煩就沒去給軸承加潤滑。
分離PCB和背板
視訊記憶體散熱片和PCB之間還有一層有黏性的導熱墊,同樣用巧力輕輕分離。
然後把紅圈內的正面螺絲和IO擋板螺絲都拆掉
拆掉後的背板有殘留的導熱墊,用刮刀剷除,儘量保持完整,沒有導熱墊的話還要再貼回去;然後用酒精噴塗,之後擦乾淨就行,也可以直接水洗。
開始清理PCB部分
PCB板上也有很多殘留的導熱墊痕跡,核心就不用說了。使用沾有酒精的紙巾擦拭核心和視訊記憶體,核心邊上的矽脂儘量就別動,因為都已經幹了,烤在小電容上,去清理也怕把小電容弄壞。別為了擦乾淨整個核心而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
如果你的是老顯示卡,PCB板上應該也有很多的灰塵,建議用軟毛刷刷一遍,PCB板上有很多脆弱的小部件,所以千萬不要用硬毛刷刷。我的卡雖然用了一年多,但看起來還是蠻新的,沒什麼灰塵。
清理完之後就可以開始貼導熱墊和矽脂
導熱墊比對下所需的大小,再用美工刀剪出來,最後再貼上去壓緊,保證不會掉落就是了。矽脂可以在中間擠一點就行,最好是採用“X”形塗法。
因為3090背面也有十二顆視訊記憶體,所以同樣也要貼。買的兩片40*80mm的導熱墊用來貼視訊記憶體是綽綽有餘,但是再加上電感就不夠用了,所以將部分完整的導熱墊又貼了回去。
按順序裝回去
原來怎麼拆,現在就按順序裝回去,安裝前保證散熱鰭片、背板、風扇和散熱器蓋板沒有殘留的水漬或酒精。先把PCB和背板固定好,然後是獨立的視訊記憶體散熱片。因為用的是7921矽脂,除了CPU不粘什麼都粘,用導管將矽脂擠上去後粘不住,又用刮刀抹平,發現還是粘不住,黏在了刮刀上
沒辦法只能用指套一點點塗勻。這個矽脂感覺就和小時候經常玩的橡皮泥一樣
然後把風扇、散熱鰭片和散熱器蓋板安裝好
將PCB和散熱模組安裝好,安裝之前先把供電線接上,不然安裝好後就不好接了,螺絲擰緊,安裝完成。
裝完後上機用烤機和跑分軟體測試
看看裝的有沒有問題,如果烤機十分鐘以上不黑屏不宕機溫度也不會高到特別離譜,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先下載魯大師檢視跑分,第一張圖是3090未清理前在12600KF的主機上的分數,第二張是我現在清理後重新跑過的分數
我原本並不知道清理是否會影響跑分分數,現在看來好像確實有點用,整整提升了10w,前不久我看別人的3080TI跑分也有79w
然後是3DMark的Time spy測試,清理前忘記跑了,所以只有一張,對比不出來
甜甜圈烤機十分鐘,核心溫度穩定在58℃,視訊記憶體溫度在92-94℃徘徊,比原先降低了10℃左右
總結
第一次拆顯示卡心裡有點發怵,就怕把某個小電容或者小部件幹碎了,生怕裝回去後開不了機甚至炸掉而且拆了又沒保修。等裝回去烤機十來分鐘,心才徹底放下來,雖然這次拆解花了我一個下午+晚上的時間,不過感覺還是蠻簡單的,只要小心點就行。有動手能力的盒友也可以試著將自家的舊顯示卡拿出來清理,反正買不到新卡我的建議是等今年年底的40系吧。
這次拆解清灰後,這張顯示卡將在我的電腦上延續自己的使命。顯示卡又有了將近全新的效能坐等2月4號的消逝的光芒2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