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空置房往往和投資行為緊密聯絡在一起,原因很簡單,如果單純是為了解決居住需求而買房,那麼只買一套房就足夠了,而現實情況是,擁有兩套房的家庭並不在少數,就不要說手上握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了。
事實上,很多專家對空置房的定義並不統一,首先是嚴格來說,空置房指的是房屋竣工超過一年,但沒有賣掉的房子;其次是比較通俗的說法,則是指市場上沒有賣掉的房子。
此前,央行釋出了一份資料,其中提到關鍵的三組資料:
1、城鎮家庭戶均總資產達317.9萬元,相比此前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住房資產和金融資產比例差距很大,其中住房資產接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而金融資產比例僅有20.4%,兩者相差三倍多。
2、在負債率方面,城鎮家庭總體為56.5%,其中負債最高的20%家庭揹負著總債務的61.4%,而且讓人意外的是,負債來源相對單一,銀行商業貸款是主要構成,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房貸。
3、在居住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的大環境下,很多人手上不只擁有一套住房,例如除了58.4%擁有一套房的城鎮家庭之外,還分別有31%的城鎮家庭擁有兩套住房,以及10.5%的城鎮家庭擁有三套及以上住房,從整體資料來看,戶均擁有住房達1.5套。
透過以上三個方面,不難發現,在過去房價上漲的時期,為了實現貨幣保值和增值,很多家庭都把閒置資金用來買房,可是,由此也造成了一個現象:空置房數量持續增加。雖然目前並沒有官方正式公佈過資料,但是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
首先,城鎮家庭戶均擁有1.5套住房,按照“七普”結果,城鎮家庭約有3.1億戶,也就是說全國城鎮地區共有4.65億套住房;其次,此前西南財經大學曾做過統計,我國商品房空置率在26.6%左右,而且每年還有提高的趨勢。結合以上資料,不難計算出,我國空置房保守在1.23億套。
全國空置房1億套,為何房價還是不降?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空置房已經超過了1億套,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來說,房價應該下降,為什麼事實並非如此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持有房產的成本並不算高。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稅費,就不難發現,我國稅費體系的特點是“重交易、輕成本”,簡單來說就是交易稅費很多,但是持有稅費卻很少,因此在日常持有房產的時候,除了房貸之外,基本就沒有其他成本了,如果再採用“以租養貸”的方式,那麼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
第二點、投資房產的熱潮還未退卻。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達到了17.9億平、18.2萬億元,同比漲幅均在5%左右,再創歷史新高。在這種情況下,這意味著仍然有很多人願意購置多套房產,由此也間接推動了房價上漲,因此即便是空置房數量持續增加,房價大機率也不會下降。
其實,想要改變這種現狀,也有專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談論房地產稅的時候,就專門提到了空置稅,在他看來,房地產稅一共可以拆分成四種稅費:流轉稅、消費稅、空置稅、物業稅。與此同時,除了物業稅之外,其他三種稅費都應當先行實施。
除此之外,從遏制樓市的角度來說,空置稅也能起到直接效果,原因很簡單,不同於契稅和個稅等交易稅費,徵收空置稅勢必會增加投資者的持有成本,少則6個月,多則一年甚至兩年,如果這麼長時間都沒有人居住,那麼投機者再想透過炒房獲取利益,意義就不大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能起到降低房屋空置率以及降低房價的作用。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就以銀行為例,身不由己,一旦房價下降,就有可能會出現集中壞賬的情況,並不是不想降價,畢竟房產市值“縮水”,就會導致斷供,不僅個人財產會受到損失,銀行也會受此影響。
總而言之,雖然經過簡單計算,不難發現,全國空置房已經超過1億套,可是讓人意外的是,房價並沒有因此下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概括起來,原因主要是持有成本不高和房產還具有升值潛力。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繼續買房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關注@無錫樓市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