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發現,央行銀保監會對樓市執行狀態是保持相當警惕的。
回頭看,2021年首輪集中供地,民營房企還是很積極的。也就是說,三四月份的時候,包括幾家頭部房企在內,並未意識到危機即將敲門。
轉折突然到來。下半年起,房企們普遍被嚇到了。標誌,應該是恆大爆雷、花樣年違約躺平。一時之間,流動性緊張的浪潮席捲了幾乎所有房企。
7-9月,整個三季度,是危機發酵和放大的過程。10月初,房地產資料應該彙集傳到了監管部門。資料之難看,領導們估計也震驚吧。對,還要結合宏觀資料來看。
於是,大約是去年10月下旬,金融主官就開始喊話,滿足住房消費的合理需求。後來我們知道,這是房地產金融政策“糾偏”的訊號。
監管部門要求金融機構正確理解和執行房地產審慎管理制度,糾正短期的應激反應和一致性收縮行為。這種喊話有沒有效果呢?還是有的。
2021年11月、12月,央行單獨釋出個人住房貸款統計資料:10月當月增加3481億元,較9月多增1013億元;11月當月增加4013億元,較10月多增532億元。
2021年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沒有看到12月的個人住房貸款統計資料。初步猜測,不是太高。
從多個城市的反饋是,二手房住房貸款審批時間提速明顯,從三季度的普遍排隊4-6個月降至年底的2-3個月,快的一個多月現在就可拿到貸款了。新房按揭也在加快。
這當然是因為喊話見了成效。
按規律,四季度常常也是信貸指標偏緊的時候,樓市不好,金融機構更不願意放貸了;去年底貸款加快,信貸多增,沒別的解釋,就是央媽的“視窗指導”。
效果確實是有,而且區域性領域還很顯著,但具體到微觀層面,房企個體,為啥他們仍感覺還是比較冷,流動性並沒有明顯改善?
滯後效應和數量效應。從政策到市場,再到微觀個體,有一個傳遞過程;餓了半年,一頓大餐喂下去可能要了命,還是溫和多餐更好。10月下旬喊話,到現在也不過3個月,但實際上10月份住房按揭就有變化了,只不過12月以後有所衰減。
還有另一個觀察角度。此輪房地產調控是2016年10月開啟的,但樓市在2017年依然直線上揚,直到2018年下半年才步入調整,滯後了差不多20個月。
根據央行有關負責人的說法,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也是經過了近兩年的探索,到2018年年中才基本確立施行。但這個以房企三道紅線、銀行兩道紅線、房貸利率錨定LPR為核心的管理制度,也是過了差不多兩年,到2021年下半年它的“殺氣”才真正釋放出來。
房地產是中國所有行業裡資產最龐大、產業鏈最漫長的,即使把脈準確的調控,也需要兩年時間才發揮威力,房地產金融政策“糾偏”,要見效果,肯定也需要時間。才3個月,就想恢復,恐怕有點急。何況,在“糾偏”的過程中,有個複雜的現象,非一日之功可解決。
那就是,針對房企的“擠兌”現象。
春節假期,外地朋友回四五線城市尤其是鄉鎮老家,如果要求核酸檢測,肯定排長長的隊;如果萬一有什麼情況,要求隔離,鄉鎮和縣一線,醫療資源必然十分緊張。去年河北某縣就是這種情況。這就是醫療“擠兌”現象。
房地產的“擠兌”,尤其是針對房企的“擠兌”,是多重因素疊加:
一是上面講的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前端、後端、中端,B端、C端的水龍頭全都關小了;
二是金融機構的應激反應,可以發放的貸款不給放,可以借新續舊也不給續,央媽喊話了有所好轉,但沒根本扭轉,比如攸克君之前寫到的,個別銀行將房企預售資金多扣劃走;
三是信託公司、票據持有人,還沒到期也都上門了,正常展期也不給了,有甚者還散發傳聞,企業沒違約生生給造成了違約;
四是有些地方收緊預售資金監管,形成了“過度監管”,正常的撥付也不斷延後,房企回款週期拉長几個月,流動性危機雪上加霜。
五是消費者信心不足,觀望情緒加重,樓盤銷售不暢。
這些因素一齊湧來,撞擊著房企脆弱的堤壩。
銀行建立資本充足率制度、存款準備金制度,有助於防範“擠兌”風險。但有多少房企建立了這種風險防禦制度,賬上的現金糧草能夠應付6個月以上的冬天?
住房市場化以來,房地產市場只有小週期,從來沒經歷過完整大週期,10多年接近20年的時間裡,其實是走了一條單邊上揚的曲線,高槓杆高負債正是這種發展模式的產物。
房企老闆們,算是經歷過風雨的,雖然也有人嘴上說2016年以來的此輪調控力度前所未有,不要抱幻想,但一批房企在2017-2018年還拼命搶土地、求規模,制定豪邁的規劃,期望彎道超車;遠的不說,哪怕是2021年1月,請摸著胸口問問自己,有幾個人意料到,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會在2021年下半年大顯神威,導致樓市“突然”急轉彎?
這麼問,並非苛求誰,我們都是凡人,每個人的成長成熟,都掙不脫他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土壤,房企亦如是。20年的房地產發展歷程,給很多人一個錯覺,以為過往的模式還能持續20年,即使內心偶爾會警惕,也幻想自己是例外,要有壞事也是別人接棒。
出險房企,無一不是激進槓桿者,並將表外、超融等手段用到極處。多重因素擠兌下,這些缺少厚重防護的房企必然是第一批潰堤者。
但問題在於,房地產是經濟和金融體量佔比最大的行業,如果政策實施過於急切、嚴厲,一批房企爆發危機過於集中,尤其是一家或幾家頭部房企加入,進而成幾倍數放大到產業鏈上下游,蔓延成為系統性風險,就會威脅經濟和金融安全,這是監管部門不願意看到的。
從宏大敘事的層面說,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房地產的權重也不能不考慮。
而房企流動性危機,導源於房地產金融政策的全面收縮。於是有了房地產金融政策的微調,或者說“糾偏”訊號的發出。
請注意,微調、“糾偏”絕不是對過往調控的否定。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住建部、央行、銀保監會的年度工作會議,都重申了房住不炒,或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然後才在此基礎上提出要滿足住房消費的合理需求。
即使是“糾偏”,一部分出險房企的出清,仍是不可避免的。出清,可能是破產,可能是重組,可能是出售資產、專案、股權,可能是瘦身,規模更小,但更健康了。存活下來,才有資格談發展,至於怎麼發展、往哪個方向發展,是以後的事。
房地產市場要穩定健康、良性發展,先得把雷排掉,把風險清除。所以才有央行和銀保監會去年12月釋出的檔案,《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支援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併收購重點房地產企業的專案。
大資料講究的是精準,排雷也是。房企併購,銀行專項給錢。1月25日,招商銀行決定分別授予華潤置地200億元、華潤永珍生活30億元併購融資額度。
此前的1月12日,招商蛇口發行今年首筆併購類票據,首期發行額為25.8億元;1月21日,浦發銀行宣佈完成第一期金融債券簿記定價,其中包括50億元的房地產專案併購主題債券。後續應該會有更多銀行加入。
對症施藥。房地產金融,當前有三個關鍵:前端,該發放的貸款要發放,該續期展期的續期展期;中端,預售資金監管適當放鬆,至少迴歸正常;後端,發放、發行併購專項資金和債券票據等,加快出險房企資產處置。
不能觀望,不能停。
2021年10月,是政策底部;2022年2月,是市場底部。對流動性偏緊的房企來說,尤其是出險房企,最難熬的是這兩個月。
央媽的陽光早已灑下,而且在持續播撒。最新的,便是1月18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那番誠懇而剴切的表態。這些陽光何時真正飄落到房企的心坎?大約是3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