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麟郎 主播/瑋瑋
每年這個時候,手機裡總會不斷收到各種各樣的拜年資訊。
最誇張的是,一天之中甚至收到了好幾條一模一樣的資訊內容。
這些訊息,內容圖文並茂,頗有創意,文案出色,辭藻華麗。
但卻沒有靈魂。
機械式的群發,讓原本的祝福,變成了麻木的任務,毫無心意可言。
三毛曾說:“如果你給別人的,和你給我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成熟的你,一定不要這樣發微信。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天,無意間說起了過年群發訊息拜年的事,他聽後,給我講了一段自己初入職場的經歷。
那時,他剛剛進入一家大型企業從事銷售工作,為了和客戶搞好關係,噓寒問暖,應酬不斷,逢年過節,更是忙個不停。
業績的提升,人脈的累積,很快讓他在眾多新人中脫穎而出。
聽說公司有人事變動時,恰巧是春節前夕,那時,他正奮力爭取一單大生意,志在必得。
看著微信裡上千人的通訊錄,要照顧的人太多,精力又有限,他便將斟酌後的祝福資訊群發了出去。
似乎感覺效果還不錯,從那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所有節日裡的祝福資訊,他幾乎都以群發的方式送出,也並未感覺不妥。
後來,公司正式公佈提拔一個負責人,那時他剛與那單生意失之交臂,但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任命人選也不是他。
我很感慨,問他:“就因為群發的訊息嗎?”
他說:“因為太急躁了。急到以為一條群發的微信就可以換得一份關係,丈量一份情誼。”
其實,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所有感情都需要你投入精力,悉心維護,用心經營。
網路時代,文字,就是一個人的態度。
批次送出的祝福,無論文案多華麗,總顯得空洞而敷衍。因為字裡行間,沒有真情實意的溫度。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答案其實只有兩個字:細節。
就像老話兒說的那樣:“日久見人心,細節見情商。”
與人交往,必定親疏有別,遠近不同,一條敷衍的群發簡訊,代表的不是祝福,而是資訊轟炸。
其實,這樣的群發信息,不如不發。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深有感觸:
“千篇一律的群發祝福簡訊,不如不發。對於關係好的人,你發這種簡訊過去簡直就是赤裸裸地打臉,對於關係一般或者不怎麼聯絡的人,你發這個只能讓人覺得無聊,平常怎麼沒見你聯絡?”
一條真摯的祝福,即便寥寥幾句,也勝過千篇一律。
而群發的祝福,早已失去了我們原本賦予它的意義。
即便你收到許多群發的資訊,也請你不要再群發出去了。
要知道,這不是祝福,而是一種打擾。
春節期間,發紅包成了必不可少的專案,但一個小小的紅包,就能將一個人的情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網友@程先生在論壇上講過這樣一件事。
自己創業打拼了好多年,幾次大起大落,如今也賺到了一些錢,於是,每次大大小小的微信群裡發紅包,他都是主力。
年前同學群裡聊天,他剛發出一個表情,便有人冒出來吆喝:“大老闆,快發紅包活躍一下氣氛。”
附和的人不少,他發了兩百塊的紅包,被一秒搶光。
本想好好聊一會兒天,但發紅包的話題似乎總繞不過去。
一個多年不曾聯絡的同學,在群裡陰陽怪氣地說:“老總,玩呢?才200!”
隨後馬上有人表示贊同:“沒錯,你的級別少說也得3000起啊,這大過年的。”
略帶埋怨的起鬨聲不少,還有說風涼話的,似乎他不發紅包,就是小氣,就是對不起當年的同窗之誼。
這期間也有人發紅包,只發了一個紅包,點開才發現50元包了30份。
後來在帖子上,程先生不無遺憾地說:“錢雖然不多,卻讓人覺得很心寒。”
朋友之間聊天發紅包,是活躍氣氛的樂趣,並不是藉機敲竹槓的工具。
畢竟,大家賺錢都辛苦,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但總有一些人,每一次起鬨和叫囂,似乎都在表達一個意思:
你憑什麼過得比我好?
言辭之間,滿是酸溜溜的不甘心和不服氣。
近幾年,網友們總結出一個新的詞彙,叫“網路乞討”。
這些人的存在似乎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斷向你索取,佔盡便宜。
一位有過相似經歷的網友在評論中感嘆:
“他們口口聲聲索要紅包的模樣,真的很醜。為了一個小小的紅包,便出賣了人品。”
曾國藩曾說:“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
紅包雖小,卻內有乾坤,包含著做人的大學問。
一個人對待紅包的態度,不僅體現著人品,更彰顯著你的格局和胸懷。
微信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絕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社交軟體,它更代表著一個人的社交名片。
朋友圈與聊天框中的內容,都需要你拿捏分寸,仔細斟酌。
一個小小的微信,一言一行,都彰顯著你的品味與修養;字裡行間,都檢驗著你的人品和情商。
人民網曾報道了一位網友因回覆“嗯”,被老闆批評的新聞。
沒想到報道一出,瞬間上了熱搜。
新聞中的網友是一名普通的員工,公司老闆在微信上詢問她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她回覆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一頓批評:
“和領導或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個是基本的微信禮儀。”
她感覺很委屈,甚至打算辭職。
但看過新聞的人卻普遍認為老闆說得對。
“嗯”和“嗯嗯”之間,雖然只多了一個字,但態度卻相差很多,一個冰冷剋制,一個謙虛接受。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情商往往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而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微信的對話方塊便能展露無遺。
作家山茶曾講述過一段經歷,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某天晚上,一位許久不曾聯絡的同學找她影片聊天,這一聊,足足聊了兩個多小時。
由於第二天還要上班,已經十分疲憊的她打斷了對方的侃侃而談,卻未曾想,遭到對方一通埋怨。
那位同學心有不甘地說道:“怎麼這麼討厭啊,這才聊了一會你就要睡了,真沒意思。”
山茶很意外,也很氣憤。
聽了兩個多小時的閒話,最後換來對方一句“真沒意思”。
自此,她果斷結束了與這位同學的友誼。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講過這樣一段話:
“人和人之間,應該有恰當的人際關係,高曉松敢叫我做的事,羅振宇不一定敢叫我做,因為我們還沒有那麼熟,所以,我開他玩笑時要比開高曉松玩笑時小心。
“因為我們的關係程度不一樣,人跟人的相處如果超過那個分寸,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
什麼才是最高階的情商?
不是迎合與奉承,而是為人處世之中,懂得尊重,謹守分寸。
羅振宇曾說:“沒有什麼道路能夠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真誠,才是最好的社交方式。
在這個時代,我們在微信上相處的時間,幾乎超過了彼此面對面的時間。
也因此,微信上那個小小的對話方塊,傳遞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個成熟的人,在文字交流中,懂得真誠與尊重,也能掌握好尺度和分寸。
每次溝通,都能體貼周到,令彼此舒服。
其實,這世間最美好的祝福,就是你的真誠。
莫言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和事,年味兒自然就有了。”
與其群發祝福,索要紅包,不如慎重篩選出最重要的親朋好友,在辭舊迎新的特殊時刻,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請記住,你的情商,都藏在微信裡。
而你的真心,就是最高階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