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生,職責就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作為一名軍醫,就必須為國防衛生事業服務,為廣大官兵服務;作為一名院士,更要做好傳幫帶,幫助年輕的醫生們迅速成長,使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前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廖萬清榮獲了第八屆樹蘭醫學獎,他再次分享了他的座右銘——為理想追求不斷、矢志不渝,為事業百折不撓、堅韌不拔。
廖萬清與真菌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隱球菌專業實驗室,發現了9種新的致病真菌,榮獲頗多獎項。雖然已經進入耄耋之年,但他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歇,期待著將實驗室建成一個集聚國內外優秀科研人員的醫學真菌學研究高地。
把救死扶傷作為理想
1938年,廖萬清出生於新加坡。做服裝生意的父母一直希望有條“根”留在祖國,於是在1941年他們把年僅3歲的廖萬清送回廣東梅縣老家,寄養在叔叔家中。1950年,被劃為地主成分的叔叔為保護廖萬清,和年僅12歲的他分了家。從那時起,廖萬清基本上靠當地教育部門撫養。
救死扶傷一直是廖萬清的夢想。在當年準備高考時,恰逢軍隊招人,廖萬清毫不猶豫地申請報名。可是,第一次因為存在海外關係,空軍沒有招收他;第二次因為體重不達標,海軍也沒招收他;第三次第四軍醫大學來招人,看上成績名列前茅的廖萬清。
負責招人的老師問:“一個人出身是沒有辦法選擇的,但是革命道路可以選擇,問題是你願不願意為國防衛生事業服務?”“我願意!我就想當醫生,為廣大軍人服務。”廖萬清終於如願以償,進入第四軍醫大學,實現當醫生的夢想。
1961年,從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後,廖萬清來到位於上海的長征醫院。當時在不少醫學院學生中,流行著追求“大城市、大醫院、大科室”的“三大”目標,但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不起眼的面板科。
廖萬清認為,面板科雖是小科,面板病卻是老大難問題,給許多病人帶來終生痛苦,他願做該領域裡的“拓荒者”,解開人類尚未解開的難題。
專注於真菌研究
專注於真菌研究,源於他一次難忘的診治經歷。
“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廖萬清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長棒形真菌。這種比較特殊的真菌來自於43歲的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於是,他帶著這個真菌樣本請教各大醫院的真菌病學權威專家,大家都表示沒見過。一位老教授說,“這大概是汙染菌吧。”
“汙染菌怎麼會引起腦膜炎?”廖萬清對這種解釋並不認同。當時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弄清楚它的真面目,卻未成想,對這種真菌的研究長達三十年。
廖萬清透過動物實驗,證實了這種真菌並不是簡單的“汙染菌”。把真菌注入小白鼠腹腔、大腦後,小白鼠果然感染了腦膜炎並死亡,以此證明這種真菌正是引發腦膜炎的元兇。隨後,透過多學科攻關,廖萬清與復旦大學、中科院研究所合作,發現這種真菌是格特隱球菌的變種,並且為其命名為“格特隱球菌ITS C型(S8012)”。該真菌於1980年12月由上海長征醫院在中國上海首次發現。
目前,這個菌株被美國菌種保藏中心、比利時及荷蘭的菌種保藏中心永久保藏收錄,並向全世界供應。
在隱球菌上的研究突破對廖萬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當時國內隱球菌研究幾乎一片空白,廖萬清打算成立一個專門機構,繼續深入研究隱球菌。1985年,廖萬清建立中國第一個隱球菌專業實驗室。經過25年不懈努力,當年那個18平方米的實驗室已經擴充套件到500多平方米,成為上海醫學真菌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醫學真菌研究所。
為尋覓真菌樣本,廖萬清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邊防海島,收集到大量的真菌標本。“我們到各地去交流都會提出跟他們交換菌種,我和學生們每次出國交流也都保持著交換菌種的習慣,現在我們實驗室的隱球菌菌種種類是全國最全的。”廖萬清說。
首次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致病菌種
憑藉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迄今為止廖萬清先後發現9種新的致病真菌和新的疾病型別。
比如糖尿病患者,由於免疫系統處於明顯抑制狀態,所以易於發生真菌感染。
一例56歲糖尿病女性患者,因為發熱、咳黃白色痰,常感到疲憊,到長征醫院就醫。胸部放射影像學檢查發現,其左肺有一個空洞。CT掃描顯示空洞內有一個不透光的球形實質陰影。透過影象幾乎可以斷定是肺麴黴球,但廖萬清並沒有盲目下結論。
肺部的這種真菌球一般都認為是肺麴黴球,廖萬清卻感覺不可能所有肺部的真菌球都是麴黴引起的。由於擔心標本中的細菌被破壞,廖萬清派學生跟著主刀醫生進手術室取標本。
最終表型的初步鑑定結果顯示,這種菌並非麴黴菌。果然,培養結果鑑定為青黴菌。在透過分子生物學測序技術獲得了該菌的序列後,再將其與Genbank資料庫中的序列進行比對,最終確定該菌為膠囊青黴菌。隨後,又將該菌株的序列與其他青黴屬菌種進行了系統進化分析。
謹慎起見,廖萬清又邀請到國際上著名的、專門鑑定青黴菌的荷蘭專家Jos Houbraken參與鑑定,最後證實廖萬清的研究結果是正確的。
經過藥敏試驗,廖萬清篩選出了適於這例56歲女患者的藥物,患者用藥後治癒,並且沒有復發。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這都是一項創新性工作,而且是來自中國醫生的原創。
2012年10月,廖萬清將這一菌種提交給了荷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CBS。經過一年的鑑定和確認,2013年10月,CBS收錄了這一致病菌。在這裡,它的菌號為CBS 134186(Liao WQ-2011),這是歷史上按國際命名法,在醫學真菌領域中首次用中國人的名字直接命名致病菌種。
自1982年起,廖萬清的研究領域拓展至各類高危人群致病真菌的防治研究;明確中國腎移植、燒傷、放射傷等高危人群真菌帶菌譜主要有11屬28種;採用針對性防治措施使腎移植病人真菌感染率顯著下降。
針對非艾滋病合併隱球菌感染的特殊情況,廖萬清提出分期綜合療法,使非艾滋病隱球菌感染的治癒率從67.5%上升到97.5%,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作為一名軍人,他還致力於軍隊真菌病的防治研究。在自衛反擊戰中,他研製的複方酮康唑霜、複方奈替芬霜、防黴鞋墊、防癬褲、AB抗菌布等得到廣泛推廣應用,有效解決了真菌引起的“爛襠”等問題,大大減少了非戰鬥減員。(張思瑋 宋晶)
來源: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