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聯合國的各種機構裡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機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因為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中專門負責國際安全的部門,而且安理會的決議是具有法律效力,只要表決透過,就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必須遵守的。
按照聯合國憲章,在安理會由10個非常任理事國和5個常任理事國所組成,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無常國家: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和法國。
而根據規定,任何一項決議要在安理會透過,除了至少需要安理會里9個國家的贊成票外,還不能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反對,這也就意味著五常國家在國際重大議題上擁有了一票否決權。
從其他國家的角度來講,五常國家的一票否決權似乎太過霸道,有悖於聯合國關於各國主權平等的精神。
而在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和美國頻繁動用否決權導致安理會經常陷入停擺的狀態,也屢屢受人詬病。
所以,長期以來,一直都有國家希望能夠廢止“一票否決”制度,當然這些提案從來沒有獲得過透過。
那麼,為什麼聯合國從創立的一開始就設立了“一票否決”的制度呢?
這一切還得從上一個世界性國家組織——國聯說起。
失敗的先例
在第一次大戰後,列強們真正意義上認識到現代戰爭的殘酷。
隨著科技的進步,戰爭已經越來越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在跨過某個臨界點之後,戰爭就不再是政治的延續,而很有可能會摧毀所有的政治和文明。
所以,為了協調各國矛盾,避免列強再進入下一場世界大戰,國聯應運而生。
國聯的全稱為國家聯盟,1920年1月10日成立於巴黎,而現在說起來有些諷刺,國聯的主要任務就是維護世界和平,希望透過集體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靠著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國聯從成立開始就有著嚴重的先天不足,那就是沒有將當時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納入到國聯絡統中來。
這是因為當時英法兩國主導了《凡爾賽和約》的簽訂與國聯的建立,沒有照顧到美國的利益,所以美國既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也沒有加入國聯。
缺少美國的國聯,在國際威望自然是大受質疑,而更糟糕的是,另一個世界強國蘇聯也在國聯沒有位置。
因為英法等國對社會主義的恐懼和仇視,本來就抗拒蘇聯加入國聯,不希望蘇聯參與國際遊戲的制定,直到1934年迫於現實才讓蘇聯加入了國聯。
但是在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後,國聯又在英法的操作下把蘇聯踢了出去,這就使得國聯的影響力進一步的下降。
而國聯的理事會決議規則又過於拖沓,每頒佈一個新決議,都需要全體理事會會員的一致同意,一開始是9個國家,後來增加到了15個,這就導致難以實施有效和決定性的行動。
同時,下達決策過程也異常緩慢,一些特定的決策甚至需要全體大會一致同意.
但問題是國際事件如果總能做到全體一致,那又哪裡需要建立國聯呢?
低效、拖沓、實力不夠、代表性不足······種種原因導致國聯的分量是一降再降。
而缺乏有力的國際社會制衡,法西斯國家也就更加肆無忌憚地放開手腳向外侵略,就算國聯有些反對聲音也全做是耳邊風。
比如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時候還在國聯之內,就因為國聯派出的調查團出具的報告確認了日本侵略的事實,日本就乾脆退出國聯了事,根本不在乎會受到任何懲罰。
這也無怪乎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對國聯如此不屑一顧:“國際聯盟在麻雀大聲喊叫時運作得很好,但在老鷹掉下來時一點用都沒有。”
而最終二戰的爆發也驗證了國聯的失敗,並宣判了國聯的死刑。
不過,國聯的實踐雖然最終失敗,但維護和平的基本精神還是有著重要價值的。
尤其是在比一戰更血腥的二戰之後,地球上更是需要一個能讓各國坐下來協商的安全機構。
所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2年首次提出“聯合國”這個構想,但問題是,這個新的國際機構,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聯合國的誕生
1943年初,二戰仍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但隨著中途島海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聰明人都知道軸心國的喪鐘已經敲響了,有遠見的人士已經開始考慮戰後聯合國的設定問題。
這個時候許多構想還很模糊,但是一個先決條件是所有人都同意的,那就是大國必須保持一致。
國聯的經驗已經告訴了所有人,不能囊括世界所有大國的聯合國是沒有意義的。而如果大國之間不能保持一致,那麼聯合國的瓦解也會是早晚的事情。
1943年10月在莫斯科舉行了三國外長會議,距離建立戰後安全組織的問題做出決定,稍稍前近了一步。
美國提出了一個關於普遍安全的四國(中蘇美英)宣言,指出
“必須在實際可行的最早日期,建立一個以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主權平等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組織。一切這樣的國家,不論大小,均可加入,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宣言在10月30日公佈,三大國同意就該組織的性質非正式交換意見。
跟著在1944年5月倫敦召開的自治領總理會議上,建議召開一次世界大會,所有會員國均派代表出席,另建立一個世界理事會,包括四大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代表。
世界理事會將在維護和平的行動上起主導作用,該組織的所有成員國均受理事會決議的約束。
不過這些建議在當時還未試圖制定程式方面的細則,也沒有提出建立“國際警察部隊”以維持和平的建議。因為建立這樣一支軍隊,在人員選擇、經費、駐地和指揮等方面,看起來困難重重。
在英美蘇三國就聯合國構成的基本框架達成一致後,討論的重點落在了投票權的問題上。
三大國都同意,凡是聯合國要採取行動反對侵略的決議,必須是常任理事國全體一致同意。
但問題是,如果允許某個常任理事國在涉及它自身爭議問題上參加投票,它就可以阻止反對它的行動,這樣投票權也就變成否決權。
在這個問題上,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似乎對三大國都有利。
但對於英美來說,他們已經預計在戰爭結束後會和蘇聯走向某種程度的競爭,所以希望在聯合國機制中能夠限制蘇聯的權力,所以對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有所保留。
而對勢單力薄的蘇聯來說,將來在聯合國中有沒有這關鍵的否決權至關重要,因此絕不願意放棄否決權,更是將這一點看做對西方國家有沒有誠意合作的關鍵指標。
蘇聯的堅持最後影響了英美,他們想不管怎樣,自己擁有否決權也可阻止蘇聯採取某些他們不願意看到的行動,所以最終同意讓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
不過英美相對應地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主張理事會在決議採取某種積極行動時可以行使否決權,但是如果只是要在調查爭端和提出建議這類議案上,就不準使用否決權了。
最終這一妥協方案被蘇聯接受了,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在舊金山正式成立,中美英法蘇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
入常與廢常
在聯合國歷史上,行使否決權最多的國家是蘇聯/俄羅斯,多達122次,而其中的80次是在聯合國成立的前二十多年裡使用的,以至於讓當時的蘇聯外長葛羅米柯獲得了“否決先生”的綽號。
其中最誇張的是在1955年12月13日,蘇聯在表決接納新會員國(奧地利、柬埔寨、錫蘭、芬蘭、愛爾蘭、義大利、日本、約旦、寮國、利比亞、尼泊爾、葡萄牙、韓國、南越、西班牙等十五國)時,在一天內一口氣行使了15次否決權。
蘇聯如此頻繁地行使否決權自然不是閒的沒事做,而是為了報復美國拒絕接納蘇聯的衛星國加入聯合國。
而美國行使否決權也有八十多次,數量位列五常第二。主要涉及到中東問題,尤其是用來否決批評和譴責以色列的議案。
比如阿拉伯國家多次發起議案要制裁以色列在數次中東戰爭的侵略行徑,最終都由美國使用一票否決權擋了下來。
大國行使否決權顯然都和自身利益密切相關,這就讓很多國家認為安理會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所有常常有國家提案要求廢除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或者將安理會的權力轉移到到所有會員國都參加的聯合國大會上,這樣一國一票比拼簡單多數。
在“廢常”的國家中,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是一個典型人物,他曾公開表示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沒有權力影響全人類的命運,五常的特殊權力應該被取消,世界上也不只有中美英法俄五個國家。
對此,普京有個簡單直接的回應,他說如果真的取消五常制度和一票否決權,那麼聯合國也會沒有存在的必要,會跟著一同消亡。
普京的看法自然是正確的,因為一票否決權背後的大國一致內涵是兩次世界大戰後,犧牲了無數人性命所總結出來的教訓。
沒有這一點作為基礎,聯合國這個組織,已經好不容易得來的長期和平都會離我們遠去。
而一方面有人高喊“廢常”,另一方面也自然有人想著“入常”。
比如日本、德國、印度、巴西四國就改變了思路,想著“打不過就加入”,一直積極活動尋求支援,希望能夠擴大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數量,也想擁有一票否決權。
這4個國家組成了“四國聯盟”四處遊說,長期都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努力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援,希望能有一天能夠在常任理事國中也有一席之地。
然而,任何一個國家獲得常任理事國資格,那都是足以改變區域乃至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大事。
而這四國在自己的周邊都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這些國家又怎麼可能容忍自己的對手在國際地位上突然超出自己一大截?
所以,義大利、韓國、墨西哥、阿根廷和巴基斯坦就阻止了一個“咖啡俱樂部”,核心目標就是反對四國聯盟入常。
2005年的聯合國大會上,義大利代表斯帕塔福拉在發言時就直接抨擊四國聯盟“正利用經濟槓桿或財政壓力,迫使某國政府,選擇或不選擇某一立場,直接加盟或投票支援某一(聯合國改革)草案”。
他還說,為了威脅某國政府支援自己的改革方案,四國聯盟中的某國已於25日決定取消一項46億美元的兒童援助專案,並且停止啟動另一項該國本已同意的援助計劃。
斯帕塔福拉批評這些行為無異於“勒索”,他說這已經不是不是“塞錢”買票問題,而是一個倫理和道德問題,並已經威脅到了聯合國的信譽及其改革程序。
四國聯盟對義大利的指責自然是連聲否認,說“此事純屬無稽之談”,所有的援助專案都是依法依規在進行。
但重點不是四國集團如何籠絡其他國家,而是隻要斯帕塔福拉這類的反對聲音一直存在,那麼就意味著都不需要原來的五常國家自己出面反對,光是兩個集團相互間的爭鬥就足以阻止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增加了。
否決權的實質
其實,五常的否決權不但是二戰歷史的結果所決定的,更是當前這些國家的實力所決定的:
美國是世界第一霸權,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體,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元氣大傷,但武力依然獨步歐洲,而英法兩國的殖民帝國即使瓦解,可在世界各國都依然還儲存著盤根錯節的影響力。
前面國聯的失敗例子已經告訴了我們,保證聯合國的正常運轉,有賴於所有大國都參與其中,並都承認聯合國的權威,這樣才能形成國際團結的氛圍,來應對現在層出不窮的各種突發事件。
這裡頭也不只是政治經濟事件,也包括衛生、自然災害、氣候變暖等諸多問題。
反之,如果有任何一個大國的缺席,那就會讓其他國家對聯合國的信心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會成為一種雪崩式的災難,使得整個組織分崩離析,可能還會走向新一次的世界大戰。
那麼如果確保大國願意留在聯合國中呢?
就必須保證所有世界大國的利益在安理會內部能得到一個基本的保障,這個保障的形式正是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
有了這個保障,各個大國才願意長期留在聯合國的協商體系之中。
因為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中,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會一直處於優勢的地位,如果哪一天風雲變色,這個否決權就能保證本國不會成為了聯合國合縱連橫後的犧牲品。
從這個角度看,一票否決權不是大國的特權,更像是一種底線,這條底線讓大國擁有了與國家體量相適應的安全感,更願意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況且在冷戰之後,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實際運作中,大國行使否決權的總次數已經大大降低了。
這意味著即便是舉足輕重的大國,也更樂於和擅長使用其他的方式來協調國際政治中的矛盾和衝突,聯合國的體系在這種互動下自然而然會變得更加穩固。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關於聯合國;世界知識;19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