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近日,廣州69歲獨居老太蘇某,加槓桿炒股“爆倉”,倒欠中信建投1000多萬元的新聞引發輿論熱議。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這則新聞有不少吸睛點——如老婦人69歲,獨居,膝下無子,獲得6600萬元授信額度等。在和中信建投對簿公堂後,其涉嫌低價轉移財產、養老金賬戶被凍結,也很可能引發公眾關注。除開這些,筆者認為,此事無論對證券公司的經營還是個人投資,均有更深層次的啟發意義。
從法院判決來看,中信建投在兩融業務開戶的風險揭示、客戶告知等程式方面應該並無過錯。按照相關規定,融資融券開戶條件包括開戶前20個交易日擁有不低於50萬元的證券類資產、普通證券賬戶在公司從事證券交易不少於6個月、2年內客戶風險測評問卷結果在一定級別以上等。在我國,融資融券槓桿比例受到嚴格控制,蘇某被授予6600萬元額度,證明她本來就是證券公司的高淨值客戶,普通證券賬戶裡面至少有數千萬元資產。
程式上沒問題,但仍然造成了“雙輸”的局面,說明券商在開展融資融券等業務時,在風險控制方面還有可以改進之處。比如,在面對高齡客戶、鉅額授信等情況時,券商是否可以採取更為審慎的風控措施,例如對一定年齡以上客戶降額授信,或是對一定金額以上的融資交易設定更高的警示線,對波動劇烈的個股設定更低的可充抵保證金比例等。於券商而言,只要客戶不爆倉,兩融業務就可以坐收利息,然而一旦出現蘇某這樣的情況,除了要費事費力追討外,對券商本身的聲譽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蘇某的教訓更為深刻。新聞多以“69歲”“獨居老婦人”等作新聞點吸睛,但就投資本身而言,年紀大並不是禁忌。查理·芒格、索羅斯等年逾九十依然活躍在投資第一線。就是A股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比如,2021年就有新聞曝光,一位104歲的老太太以數千元本金,二十幾年來從股市賺了10萬元,家裡的空調、冰箱,甚至自己做白內障手術的費用,都是她從股市裡賺來的。
蘇某的爆倉一方面印證了“遍地是黃金、處處是陷阱”的股市諺語,另一方面則揭示了一個被無數次寫進投資教材,但又常常被投資者遺忘的原則:投資不僅要追求高收益,更要結合自己的資產狀況、年齡、職業生涯等因素,做全面的風險規劃。
如果蘇某隻有25歲,人生處於起步階段,不妨做稍高槓杆的風險投資,因為高風險對應高收益,即使一時賭輸了,還有機會從頭再來。但當她年近古稀,本身已經是千萬富翁的情況下,似乎並不適合將所有身家都去做高槓杆投資。高槓杆會給人一種以小博大的快感,蘇某如果只用自己一小部分資產做融資交易,即使輸了生活質量也是有保障的。而從法院判決來看,她很可能因為將幾乎全部身家拿去融資,導致人生前面幾十年的積累一朝歸零。大部分投資者看她的經歷或許只是吃瓜的同時發出幾聲嘆息,但他人的教訓也正好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任何投資行為,控制風險都是第一位的。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