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還是很多人關心房價漲跌問題。
作為交易員,預測從來不是我的強項,但可以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分析框架,方便大家根據各自情況進一步分析得出決策依據。
一、瓶子上的老鼠
目前房子在中國已經成為金融機構最偏愛的抵押物,綁架了眾多中小企業(抵押貸,經營貸),一旦房價陷入下跌趨勢,或者突然暴跌,勢必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銀行壓縮房貸規模甚至暫停批貸(迴圈貸中止),大量中小企業陷入流動性危機直至出現大批次破產及居民失業。
房地產作為近20年來,中國最穩定,投資回報比相對較高,可容納資金體量最大的行業,已經深度綁定了84%的地方財政(2020 年土地出讓金相對地方政府本級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 84%),從房企拿地到銷售給居民的一系列稅收(除了房地產企業自己繳納的增值稅,所得稅,還包括不限於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房地產開發和交易環節的稅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收)佔地方稅收的35%,更是貢獻了全部稅收增量的一半(2013年的資料)
我們不談這個局面是如何造成的,這不是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回頭有機會可以展開說下,歷史不會忘記)
我們只說
房價,這個中國現代社會商品的流動價格,
現在已經深度綁架了大批次中小企業(進而綁架了中國最具縱深和發展潛力的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深度綁架了中國所有家庭(目前中國家庭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深度綁架了中國政府地方財政(賣地收入起碼保障了中國一半的公務員,教師及其他公職人員的日常工資)
不客氣地說,房地產問題已經事實上成為了懸在中國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從可追溯的近十年,可以確定,政府已經非常清晰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在政策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采取各種手段打壓房地產的發展,唱空房價。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也是最嚴厲的一次房地產行業調控於近期鬆綁,各地紛紛出臺保房價的政策,降低房貸利率,甚至降低首付比例,有些人似乎也堅信,這一次房價也一定同往常一樣,回到上升通道中來。
反過來說,正是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中國經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政府投鼠忌器的心理,秉承著做大做強的房地產企業一次次地加足槓桿,無異於將越來越多的炸彈綁在自己和全中國老百姓身上,腳踩油門轟向深淵。對賭中國政府沒有決心和能力將產業泡沫戳破。
自此房地產問題變成了瓶子上的老鼠,這個吸血鬼貪婪地吮吸著經濟的活力(資金持續流向房地產,而非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裹挾著地方政府,大口大口地吮吸著中國居民的儲蓄,將勤儉節約的中國人民居民槓桿率抬升到超過發達國家水平(70%以上),而顧及傷及國器,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國家機器似乎也對這隻老鼠素手無策,雖然幾乎每個人已經對其恨之入骨。
二、把它給我趕下來!
這屆政府思路很明確,就是先打壓房價一直漲的預期,慢慢擠房地產企業的膿包(讓企業自己降負債),過程中讓部分國企出手接盤一部分,市場消化一部分,讓房價維持在這個位置震盪,等居民收入上來,逐步消化掉房價的泡沫。
思路很明確,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核心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房價不漲了,新房銷售量勢必不如以前,地方財政收入一下子少了84%,城建專案怎麼辦?公務員工資怎麼辦?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全部半死不活,經濟活力在哪裡?靠出口?2022年恐怕是不行了,靠政府投資?你猜錢會往哪裡領域流?靠消費?呵呵,有錢誰不消費,消費不行是因為大家都沒錢了!房產稅更是遙遙無期。
養老金虧空要補,鼓勵生育不能只落在口頭上,外部環境複雜,軍備還得上,到處需要用錢,錢從哪裡來?難不成真像某個經濟學家說的,多印2萬億?那勒緊褲腰帶這幾年消滅的絕對貧困豈不是要捲土重來?
無論如何,事情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必須把老鼠從瓶子上趕下來!
三、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縱觀中外歷史,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條路,而且非此即彼,只能走一條。
注意了,下面兩個選擇是相反的,要達到一項,就要放棄另一項。
第一條路: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
加強對外投資,逐步建立以人民幣為核心的區域貿易中心,實現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跨國經濟體系。到時候人民幣就是硬通貨,激發區域內經濟潛力,到時候中國國內經濟會煥發第二春,實現經濟重新高速增長的目標。
林毅夫:到2035年中國經濟仍有年均8%的增長潛力
假如能夠完成,就事實上打破了二戰後以美國為核心的布林頓森林體系,人民幣也真正意義地成為世界貨幣之一。
經濟好了,從小企業到地方政府層面都能擺脫房地產這隻老鼠的困擾,到時候刺破房價泡沫也就成了一個具有可行性的選擇。
當然這條路走到最後,我相信也能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全國人民最迫切希望走通的一條路。
高質量實施RCEP 五部門這樣說
第二條路:共同富裕
提高地方政府債務上限,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轉移至中央政府承擔,透過各項經濟刺激,包括不限於:降息降準,大量增發政府債務,逐步提高通脹水平,進而提高居民收入,最終追上房價水平。
而這段時間,某著名經濟學家的2萬億生育基金,給年輕人發錢,便是這個思路,這個思路事實上透過攤薄上一輩社會財富,提高全社會通脹水平,進而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對於這條路,我不打算做過多評論。
四、結語
無論從哪個角度,靠投資房地產實現財富快速躍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依靠投資房地產致富現在猶如在熊市強行炒股,不是個好的策略。
至於中國房地產軟著陸會不會比日本死得更慘,我認為不會。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最差的情況也是再次水漫金山,至於對年輕的朋友們來說,選擇即是相信。
假如你相信最終通脹會吞沒每個人,就像歷史上那樣。就可以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區域,打出自己第一張頭寸,雖然房地產的財富躍升時代已經過去,但在大放水時代,核心資產永遠不會讓你失望。
假如你相信國家未來一定可以克服內外苦難,在穩定國內的同時,力破美國為首西方世界的打壓,最終形成大中華經濟圈,那麼請你密切關注RCEP為代表的各經濟平臺合作進展,並伺機投入其中,以期在下一波經濟潮汐過程中捕獲最近的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