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節將至,大家是不是又開始擔心體重問題了?確實,過節對“胖友們”不是太“友好”,尤其對於已經堅持減肥幾個月的朋友們而言。那麼節假日來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胖十斤”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主治醫師康軍仁奉上錦囊。
什麼菜系熱量低?
各色美食“亂花漸欲迷人眼”,中餐、西餐、快餐、泰餐、越南餐……蒸煮、煎炸、燒烤……真真都是減肥的“攔路虎”呀!有沒有研究,看看各種飲食中哪種是熱量最低的呢?
《英國醫學雜誌》還真做過一個有意思的橫斷面調查。在中國、巴西、芬蘭、迦納、印度和美國6個國家中選擇110家餐廳,既有全服務餐廳,也有快餐廳,研究223種常見的菜品,還包括芬蘭五個地區的十份工作餐,透過彈式熱量計測定不同菜品中所含的熱量有多少。
結果很有意思,同美國漢堡包、印度咖哩飯等相比,中餐的平均能量還是比較低的。工作餐的熱量也低於外出就餐。當然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就算200多種菜品全是中餐也不見得能完全代表中餐,中餐也要多蒸煮、少油炸。
果汁能不能喝?
大家都知道飲料好喝,但是熱量高,那麼果汁能不能喝呢?
法國學者在2009年至2017年所做的前瞻性佇列研究中,調查了大約10萬人,隨訪5年多,得出結論:含糖的飲料,不論是可樂還是果汁,甚至就算是看起來很健康的鮮榨果汁,經常喝都可能增加患腫瘤的總體風險。
那無糖的飲料是不是就沒有問題呢?答案是也不盡然。無糖飲料不要經常喝或喝太多,因為其中一些甜味劑也容易超標,而且時間長了,能夠影響到人體的腸道菌群,帶來負面影響。研究還發現,常喝無糖飲料特別容易增加食慾。
專家表示,其實,普通的白水,每天飲用2000毫升左右就好。選擇飲料可以稍微看一下成分表,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精製糖每天最好不要超過50克。
淺嘗輒止還是吃到爽?
飲食放鬆一下是正常的,人不是機器,減肥不能全靠毅力堅持,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適當放鬆,淺嘗輒止,稍微給一點點小甜頭,就會讓今天心情的閾值高一些,但是吃到爽會不會更爽,到底要不要?
專家建議:不要!許多人平時飲食控制得很辛苦,吃到爽之後,馬上伴隨而來的就是吃完後的內疚感,有的人想歪招兒,例如摳吐、藥物排油……很多時候是得不償失的。
在門診,醫生經常建議大家在特想吃的時候不用過於壓抑,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但是,大家能做到的是淺嘗輒止,比如,有的人喜歡吃零食,那就別吃太多,吃最小包裝單位,或者一袋的四分之一,剩下的跟同事、朋友們分享一下,多好!大家儘量不要讓自己吃到特別爽,畢竟經歷過的“胖友們”都知道,吃的時候可能會讓人感到既舒服又放鬆,吃完後伴隨而來的內疚和空虛會讓大家很不舒服,因此我們一定要小心。
一項美國的研究,來自五家中心共234位13歲至19歲的少年接受了減重手術,該研究調查了少年們在接受手術後半年、一年、兩年、三年的飲食失控情況。結果發現,減重手術作為減肥最狠的招兒,術後經常吃到爽的少年出現飲食失控的頻率與減重手術後出現反彈明顯相關。
此外,有研究發現,運動後人們更易選擇健康飲食。這種選擇的傾向性,跟運動的時間和強度是有關係的。運動越多,強度越大,可能更偏向於選擇健康飲食。
【專家建議】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減肥也沒有必要把弓弦繃得太緊,嚴格少吃或不吃。過節時,家裡人聚個餐,“吃點好的”是正常的,不過疫情期間還是要少聚集。
不能過於放鬆
長期減肥的朋友們已經習慣了“吃七八分飽”的飲食,所以在大吃大喝或暴飲暴食後容易胃腸道不適。因此酌情、適度放鬆,對美食“淺嘗輒止”,其實更有意猶未盡之美。
別內疚、別加戲
“胖友們”吃了也就吃了,千萬別內疚或者給自己加內心戲,搞得自己很悲壯、很難過,完全沒有必要!為何不換種思路,試試吃完後等價交換,第二天輕斷食或稍微強化一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