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造成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熱量不平衡,熱量攝取多於熱量消耗,而影響熱量平衡的主要因素分別是:代謝、飲食與運動。運動減肥是透過增加運動熱量消耗改變超重和肥胖的一種方法,是長期有效的體重控制的必要條件。
醫療方法:
- 手術方法:吸脂術、切脂術、胃結紮等
- 藥物方法:抑制吸收、增加排洩、脫水、促進代謝、激素療法等
生活方式管理:
- 飲食控制:低碳飲食、飲食限制等
- 運動:有氧運動、抗阻運動、HⅡT等
- 飲食控制+運動
1.1、增加能量消耗
每天增肌10千卡的熱量淨攝入,每年就可以增加1磅的體重。輕微的體力活動也能使機體多消耗10%-20%的能量,劇烈運動時消耗的能量可達到靜息狀態下的幾倍至幾十倍。
案例分析:體重為60kg的人進行30分鐘的慢跑(200m/min)大約消耗400千卡的熱量。以此計算,減掉1kg體脂(200g水分和800g脂肪),要消耗7200千卡的熱量。在飲食量不變的情況下,每週進行5次這樣的慢跑,減掉1kg體脂約需1個半月。成人身體脂肪氧化速率最大的運動強度是<65%VO2peak,74%最大心率。脂肪和糖類氧化速率最大的步行速度是4km/h(50% VO2peak)。
1.2、增加安靜代謝率
運動不僅能增加能量消耗,還能提高靜息代謝率(RMR)。運動後的高靜息代謝率狀態可持續1-2小時甚至十幾小時。一般情況下,靜息代謝所消耗的能量約佔每天能量消耗的60%-70%。若RMR僅增加1%-2%就可能在長期的體重調控方面起重要作用。長期運動減肥的實踐證實,單獨依靠減少能量攝入(節食)來減肥,其效果往往因為RMR的降低而抵消;RMR與瘦體重密切相關,健身運動,尤其是抗阻力量訓練有助於維持節食期間的瘦體重,維持RMR,這是運動減肥長期有效的重要原因。
1.3、增加脂肪利用
能量節省化現象:長時間進行運動,尤其是耐力性有氧運動,能夠增加肌肉毛細血管密度、脂肪有氧氧化酶活性,從而改善肌肉對能源誤會的代謝選擇性,增加對脂肪氧化利用的比例,從而節省糖的氧化維持機體持續運動的能力。
1.4、防止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穩定的一種現象。研究認為,運動可以透過胰島素受體及受體後機制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胰島素受體的濃度、親和力及功能狀態等因素決定著胰島素的功能。國外有研究發現,在一次急性運動後,肥胖大鼠骨骼肌內的IRS-1絲氨酸磷酸化學水平顯著降低,16h伴行著胰島素受體自動磷酸化水平的增加,這些都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
經常運動:高碳水化合物飲食→血液胰島素水平↑→肌肉、肝臟、脂肪細胞葡萄糖攝取↑→血糖維持穩定;
缺乏運動:高碳水化合物飲食→血液胰島素水平↑→肌肉胰島素抵抗(缺乏運動,胰島素受體下降)→脂肪細胞↑→肥胖↑;
運動干預效應
2.1、不同運動方式對體脂、體脂和瘦體重的影響
(1)運動與飲食控制結合的方法優於單獨的飲食控制;
(2)運動能夠確保減肥過程中瘦體重保持恆定或者輕度增加;
(3)運動減肥效果具有“劑量依賴性”,取決於運動持續時間和頻度;
(4)單一性抗阻訓練並不具有顯著的減肥效果。
2.2、不同運動方式對皮下、內臟和肝臟脂肪的影響
研究比較有氧訓練(AT)、抗阻訓練(RT)和有氧/抗阻混合訓練(AT/RT混合訓練)對249名18-70歲肥胖人群腹部脂肪、肝酶和空腹胰島素抵抗的影響。AT明顯減少肝臟、腹腔和腹部皮下脂肪;RT明顯減少皮下脂肪,但沒有顯著改善其他變數。AT較RT在改善內臟脂肪和腹部脂肪方面作用更加明顯;AT/RT結合訓練對腹部和內臟脂肪含量的影響與AT沒有差別。
2.3、對肥胖人群運動減肥效果的影響
119名久坐、超重或者肥胖的受試者被隨機分為三種不同運動干預組(RT:抗阻訓練組;AT:有氧訓練組;AT/RT混合訓練組)每組運動干預的時間均為8周。
研究發現,有氧訓練組以及有氧訓練和抗阻訓練複合組,在降低體重和脂肪數量的方面,明顯的優於抗阻訓練組,而抗阻訓練組以及抗阻訓練和有氧訓練複合訓練組在增加瘦體重方面明顯的好於有氧訓練組。這項研究再次證明,有氧訓練和抗阻訓練在減少脂肪的部位方面是有一定差異的。
2.4、飲食限制條件下的肌肉保護作用
研究比較了從事運動的人和沒有從事運動的人在限制飲食的條件下運動對身體成分的影響。由於熱量不足,通常會預測運動組的人會減輕更多的體重,實驗結果卻標明兩組的體重減少沒有差異,但無運動組丟失更多肌肉和較少的脂肪,而運動組則丟失更多的脂肪和較少的肌肉。
2.5、飲食與運動的互動作用
高脂肪食物和輕度運動相結合都會促進體重增加。如果一個人保持中度和較多運動,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對體重增加的影響較小。
3.1、運動干預建議
(1)飲食控制是短時間減肥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5%的人能夠在2年內保持其減肥效果。
(2)在不控制飲食能量攝入的條件下,單獨從事運動進行減肥,通常需要常人無法達到的運動量。
(3)飲食控制與運動結合的方法可以在2年內確保50%-60%的減肥人去維持其已有的減肥效果。
(4)在實施運動減肥的計劃過程中,應注意飲食調整,在滿足機體營養需要的基礎上,儘量減少熱量的過多攝入,減肥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也要結合抗阻力量練習,在增加能量消耗的基礎上,增加瘦體重,即“增肌減脂”。運動減肥需要長期堅持,養成終生鍛鍊的習慣,因為停止運動後,體脂肪含量會迅速反彈。
美國運動醫學會針對維持健康、預防體重增加、促進臨床減肥效果以及預防減肥後反彈提出的每週“健身運動目標”
維持和改善健康的運動:150分鐘/周;
防止體重反彈的運動:150-25-分鐘/周;
促進臨床治療性減肥的運動:225-420分鐘/周;
防止臨床減肥後體重反彈的運動:200-300分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