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生長髮育的角度來說,3-6歲的幼兒,其生長速度是突發性的。
有時候極速地生長,有時候緩慢地生長,呈現出波浪式發展模式。
生長和發育的速度不太均衡和穩定,各個器官的生長速度差異也很大。
因此成人化的運動並不適合3-6歲的幼兒。
其次,幼兒生長過程中,各個器官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
即一個階段的發育,是後一階段發育的基礎,如果前一階段沒有良好的完成,後一階段的生長髮育則會遇到阻礙。
如果幼兒參與成人化運動不小心受傷,則有很大可能性影響下一階段的成長髮育。
目前,市場形形色色的活動亦能激發幼兒運動的興趣。
可這些在成人中流行的運動專案並不太適合3-6歲的孩子。
許多培訓機構開設了少兒拉丁舞培訓班、少兒蹦床班等。
一些家長趨之若鶩,練習者低齡化趨勢明顯。
專家表示,兒童運動“成人化”不可取,切不可拔苗助長。
現實中,家長不懂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盲目給孩子報班。
無形中使孩子在運動方面過早走向“成人化”、專業化之路,進而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者並不在少數。
背後的原因往往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家長受到商家的蠱惑,被各種“冠軍”的成長勵志故事所吸引。
另一方面是家長自身缺乏運動常識,看孩子喜歡某項運動就任由孩子長時間練習。
由於在運動方法、時間和強度上掌控得不夠科學,孩子很容易遭受運動傷害。
正如醫學專家所言,兒童骨骼相對成人更柔軟,更容易骨折變形。
兒童選擇運動專案不宜“成人化”,而舞蹈中的恰恰、桑巴等運動量大、節奏快、轉變動作多,兒童稍不慎就可能受傷。
因此,作為家長,對幼兒運動要有科學的、正確的認知。
不能看到許多孩子學,就不結合孩子實際而盲目跟風。
運動對孩子的生長髮育的重要性已成共識。
而大量的研究亦表明運動可以改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力、注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01
運動:時間和內容
我國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的活動。
但對於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能機械性的訓練。
因此,我們倡導以幼兒身體機能的發育特點和幼兒的興趣、關注點為依據,設定多樣化的遊戲與運動。
根據幼兒愛玩的特性設定遊戲設施,在安全的基礎上構造豐富、多樣的遊戲場地。
在時間的把握上,我們可以依據《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的建議“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個小時,其中體育活動不少於一小時。”
02
父母:陪伴
現代社會是高科技電子產品的時代,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就讓孩子用手機玩遊戲。
如此,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多了,運動鍛鍊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而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對於快速生長髮育的幼兒來說,身體各個方面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其實父母要想帶孩子運動很簡單,帶著孩子去公園裡散散步,逛逛公園,爬爬樓梯,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過程中體育鍛煉的同時,又增強了親子感情。
如果父母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拍球、跳繩等等,這樣也能更好地知道孩子的運動狀況,也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
因此,無論帶幼兒進行哪一種運動,都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愛好和專案本身的場地、器材等特點,科學制定訓練指標。
做好了理念上的學習和活動前的準備,才能使孩子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傷害,真正起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