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樓市的人想必在近期看到了一系列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
都知道,早在2010年,國家就下達了“退房令”要求央企退出房地產業,透過這些年的逐步退出,從事房地產的央企從78家減少至21家,即我們常看到的保利、中海、華潤、招商、金茂、中交、五礦、葛洲壩等。
按照原來的預計,這麼多央企顯然是與我們“脫虛向實”的方向背離,所以,直到去年,還有國家電網、中航集團表示決心退出房地產。然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情”改變了房地產和經濟的發展生態。
出現了兩大變化:
1.世界各國籠罩著“病情”和戰局陰雲,經濟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即便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即使印了那麼多鈔票,收割了那麼多新興經濟體的韭菜,但經濟仍舊疲軟,加上科技禁令,讓原本就不好的經濟發展環境雪上加霜,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大環境。
2.國家對“房住不炒”執行一以貫之,並沒有因“病情”而有所鬆懈。特別是2021年“3+2道”紅線的落實,讓宇宙型房企中國恆大應聲倒下,接著包括泰禾、華夏、花樣年、佳兆業等一眾千億房企債務紛紛暴雷。一時間,房地產界“躺平”、“自救”等聲音不絕於耳,甚至有開發商喊出,若現狀未改變,半年內中小房企大部分將關門。
這兩件看似不相關聯的事件,到底蘊含著什麼?
經常看新聞的應該知曉,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早在2020年國家就提出了“國內國外雙迴圈”戰略,以促進經濟恢復發展。不得不說,我們敢為人先,此後經濟恢復增長較快,也是率先走出“病情”週期的國家。
但我們也不要盲目樂觀。資料顯示,從2020年第2季度開始,中國出口逆勢上行,2021年和2020年兩年的出口平均增長了13.8%,這可能是很多人沒想到的。畢竟我們已經提出了“雙迴圈”戰略,反倒是出口又成了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該多好,但現實趨勢則是另一面。
資料顯示,我國出口數量大幅回落,連續6個月處於收縮區間,用經濟專家曹遠征的話說,出口對中國經濟引領作用正在減弱,預計煤炭等能源價格將在2022年出現大幅下跌,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將大機率回落。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熄火,該如何是好?
實際上,發改委在日前釋出的《關於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給出了答案,十大消費舉措促進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說到底,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內需還是必須擺上檯面和前置。
但問題是,起步平穩了,後面怎麼辦?猶如開車,車子發動了,後面得持續給油門,不然咋走?
央媒人民日報1月26日第19版喊話“讓實體店人氣重新旺起來”。文中肯定了實體店的作用和地位:
在消費市場,實體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
說到底,要提振和擴大消費帶動經濟發展,不能僅靠電商,實體店消費也不能少,聯絡到發改委此前釋出促消費工作部署,可見,實體店對帶動經濟煙火氣更有無可比擬的作用。但正如文中援引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的話說:
不難看出,除了電商衝擊和需求結構調整外,擺在第一位的就是“經營成本上漲”。這一點網友們都看得清楚,主要還是房租成本,如果能緩解這一問題,試想,對打擊網路假貨、偷稅漏稅等現象,對帶動實體店經濟、繁榮市場、豐富人間煙火氣等,將有一石二鳥之功效,所以,人民日報用了“重新”二字。
不過,僅靠民企怎麼能緩解這個“經營成本”,畢竟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說到底,還是房價不斷上漲帶來的房租成本增長,網友、專家們能看到的問題,國家怎麼能不清楚。
這個時候,央企出手動真格了。
根據媒體不完全報道,一段時間來,央企連續大手筆接盤:
1.財聯社報道,2021年11月5日,佳兆業擬處置深圳18個專案,分佈於南山、福田等區域,總價值約818億元,華潤置地等央企國企正在洽談介入;
2.1月19日,融創中國已將昆明融創文旅城二期以14億元轉讓給國企華髮集團,武漢等專案也轉讓給國企首創;
3.封面新聞報道,1月24日,雅居樂集團釋出公告,擬將其合營公司廣州利合集團(主要資產為“廣州亞運城”的商住綜合體)26.66%的股權以18.43億元出售給廣東中海地產;
4.據企查查顯示,恆大旗下地產專案昆明恆拓、佛山市順德區盈沁房地產,全部或部分股權由央企五礦信託接盤等等。
時隔12年,央企、國企集體出手接盤民企專案,包括住宅專案,也包括商業體專案,是機緣還是巧合,不管是樓市調控讓民企不得不找接盤俠也好,還是維護金融安全央企主動接盤也罷,這不過都是執行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多個部門聯合鼓勵“優質房企加大房地產專案併購,提供金融支援,不納入三道紅線考核”的要求,說白了,他們是響應國家號召。按照這個趨勢,央企國企重回地產、民企逐步退出這一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在出清房地產行業金融風險的同時,對緩解實體店的經營成本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或可緩解兩個問題:
即房價和租金。房價就不多說了,央企國企的資產也都是國家,定價多少,賣多少,他們說了算,但絕不是網上一些評論所說的“壟斷”,在樓市平穩和支援實體經濟的大基調下,只會朝著有利於發展的方向發展。至於租金,本來就是關聯體,只要房價穩定甚至迴歸,租金也會跟隨回落,對實體店行業發展和繁榮都是加分項。
當然,這場變局悄然發生帶來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但這個變局讓經濟發展組合正在迴歸正位,網路電商和實體的爭論也逐漸有了答案,不是非此即彼,可也不是肆意擴充套件,凡事都有個度。在重整內需消費這條道上,實體店不能缺席,不僅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也保留了民間煙火氣,傳承我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