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流動性危機尚未逾越,2022年開年,更為高聳的債務高峰已經猝不及防地矗立在各家房企面前。
Wind資料顯示,2022—2025年是房企美元債兌付高峰期,房企海外債到期餘額分別為273.25億美元、182.8億美元、190.32億美元及179.94億美元,其中2022年償債壓力集中於上半年。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一季度末,上市房企共有43只存量美元債券到期,涉及41家房企,發行總額超157億美元。
其中,1月到期的債券數量最多,共有21只,即將到來的3月償債壓力也不小,償還額度近70億美元,已經深陷債務泥沼的中國恆大將迎來一筆20.25億美元債的到期。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多家房企出現了債務違約,美元債成為重災區。
經統計,2021年中資美元債違約集中爆發,違約金額合計274.36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63%,涉及違約債券63只,首次違約主體14家。其中,房地產企業佔據了中資美元債違約的絕大部分,違約金額244.78億美元,佔比90%,涉及違約債券55只,佔比87%。
時間剛剛踏進2022年,房企便不得不直面美元債兌付中的一次關鍵性考核。據統計,2022年到期的地產美元債中,1月到期規模最大,但截至目前,僅旭輝、中梁、上坤等幾家企業對外宣稱,已將1月到期美元債的兌付資金匯至投資者指定賬戶。
對於大多數房企來說,當前這個節點,償債依然是難以跨越的障礙,甚至有房企直接選擇“躺平”。1月19日,中國奧園公告稱,其將不會為即將於2022年1月20日本金總額為1.88億美元及1月23日到期本金總額為5億美元的美元票據支付餘下本金及最後一期利息;此外,在30天寬限期屆滿後,其也將不會支付於2023年6月到期本金總額為2億美元、2024年6月到期本金總額為2億美元的美元票據項下的最新一期利息。
除了奧園外,新力也公告稱1月24日到期的2.42億美元發生交叉違約。
困境之下,機構普遍認為房企存在較大的債務違約風險。西南證券研報中稱, 2022年一季度房企仍存在美元債高峰及工程款節前兌付的雙重壓力,房企存在較大資金壓力,一是房企可能需要在春節前兌付數額較大的工程款(萬億規模),二是2022年一季度到期的美元債額度遠超2021年四季度。“當前行業融資的邊際放鬆為結構性放鬆,很多民營企業並未直接享受到信用融資的支援,在較大的兌付壓力下,後續可能仍將有部分房企出現債務違約。”研報中表示。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認為,對於民營房企,今年一季度境內債券尚不構成到期壓力,但發行的美元債將進入償債高峰;中誠信國際亦表達了高收益民營房企樣本主體將於今年一季度迎來一輪償債高峰的觀點。
截至1月28日,一季度美元債超過5億美元主體還有中國金茂、雅居樂、融信中國、盈大地產、中駿集團等,20.25億美元的到期債券也將令恆大的債務難題雪上加霜,這些美元債將何去何從,答案將在近期逐一揭曉。
花式自救組合拳
2021年四季度以來,由於房地產流動性風險頻發,除個別有能力的企業兌付、及個別房企直接“躺平”外,多數房企為緩解流動性壓力、避免交叉違約,積極與投資人就債務展期展開協商。安信證券資料顯示,2021全年共15家房企的20只地產美元債進行交換要約,規模達83.2億美元,為近5年來最高水平。
這一趨勢在2022年得到了延續。1月26日,華南城釋出公告稱,2022年2月到期的11.50%優先票據及2022年6月到期的10.875%優先票據,展期事宜已獲持有人的足夠同意,持有人允許公司隨時按面值加應計和未付利息選擇性贖回任何未償還票據。
此外,禹洲集團1月24日宣佈,2022年1月到期美元票據交換要約及徵求同意已成功完成。
除華南城、禹洲,近期大發地產、祥生控股、榮盛發展均在進行交換要約。債務大潮面前,尋求展期、交換要約成為行業高頻詞,房企均試圖以此獲得債務“緩衝期”。
但由於美元債券為信用債,又在境外上市,既沒有抵押物,也無法透過法律途徑查封發行人境內資產,因此,在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肖雲祥看來,交換要約最難的環節在於否能“打動”債權方,“交換要約若失敗,意味著公司很大程度上不能按時償還債務,後期或將面臨債務重組”。
儘管房企普遍面臨現金流危機,但房企也在於艱難中積極回購債務,提振市場信心。
1月10日旭輝釋出公告稱,一筆2022年到期本金金額約2.65億美元利率5.5%優先票據已根據要約有效提交,該公司最終就購回該票據並向票據持有人支付的總金額將約為2.72億美元(包括利息)。
20日,融信訊息稱,公司已於當日提前償付美元債債息,金額為1857萬美元。
“美元債回購一方面穩住了市場的信心,但由於美元債利息較高,普遍在7%左右,而高負債的房企利率達10%以上,因此,在資金鍊承壓的情況下,很大程度上也加劇了房企的財務困境。”業內人士分析稱。
除尋求展期、回購債券之外,加速資產處置也被房企視為“救命稻草”,多家房企加入賣地、賣股權大軍,2022年以來,房企變賣資產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
據統計,近期,已有世茂、雅居樂、碧桂園、融創、招商積餘、富力、龍光、中南、禹洲、萬科海外等多家房企將旗下資產“擺上貨架”。
對於股權融資、出售物業資產等回籠資金的方式,肖雲祥稱,由於在二級市場房地產板塊的持續下行,房企股票估值已經較低,即便透過股權獲得融資也難“解渴”。
房企債務危機能解嗎?
資料顯示,一季度到期美元債中票面利率超10%的有16筆,涉及房企均為民企,這也意味著,債務壓頂之下,民營房企債務成本更高,生產壓力更大。
屋漏偏逢連夜雨,從2022年以來的房企融資情況來看,民營房企同樣面臨較大壓力,據統計,截至1月20日,國企、央企及具有國資背景的地方城建平臺成功發債或公佈融資計劃近100起,合計融資金額超1900億元,債券品種包括ABS、私募、小公募、超短期融資券等。從用途看,募集資金多用於“借新還舊”及補充流動資金。而民營房企的融資依舊不易,1月以來,僅有龍湖、星河實業等房企公佈了發債計劃。
因此,業內人士稱,地產市場步入新常態,但未來幾年下行是行業共識,在激烈競爭下,毛利率下降是必然的,如何在利潤不高的情況下,還債是個很大問題,如果頻繁違約除了會導致融資極端困難,還會導致銷售端,消費者望而生畏,此後房企生存難以為繼。
不過,一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也迎來了包括降準降息、收併購貸落地等多重利好,近日,央行也再次強調,要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強預期引導,支援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基於以上種種,天風證券表示,預計2022年政策總體保持定力,增強系統性考量,完善長效機制作為行業中長期轉向良性健康發展的底層保障,同時需求側進行適度的逆週期調控,為行業降檔創造穩定環境。需求側滿足合理住房需求,供給側為優質房企提供政策支援,防範化解流動性危機,加速行業轉型。
中信證券也表示,預計行業信用風險能逐步得到化解,優秀企業迎來發展機遇,積極推動專案層面的併購,是化解資金困難企業的重要手段。2022年3月之後房屋交易市場有望逐漸穩定,專案併購則會逐漸在更廣闊的領域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