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華化學年產1萬噸鋰電池三元材料專案舉行中交儀式,標誌著該專案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瞭解,該專案為綠色新能源專案,也是萬華化學首次進軍電池材料行業。該專案總投資116026萬元,佔地51.84畝,主要建設生產車間、庫房、罐區及其它輔助設施等,專案建成後,可年產三元正極材料10000噸/年,中間產品三元前驅體5000噸/年,副產品無水硫酸鈉7700噸/年。
如此財大氣粗的建投,到底意欲何為?
從此前2021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稱,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0億~252億元,同比增長139%~151%。而這種增幅在2021的化工行業很是普遍,萬華化學也坦承主要由於主要經濟體疫苗接種率持續提高,全球經濟復甦,市場需求提振,化工產品價格提升。
前沿君看來,這種行業性利好將會持續一段時間,而萬華此次進軍新能源電池,更多的是居安思危。
因為萬華雖擁有乙烯、聚氨酯、石化以及精細化學品等競爭力強的產品,但“十四五”減排方案已出,綠色化工已是必然趨勢。此外,新能源前景巨大且廣闊,早一步入局就能分到更多的蛋糕,甚至成為分蛋糕的人。
當下,不少化工企業紛紛轉型入局新能源,你認為是前瞻佈局,還是新趨勢下的盲從呢?
本文部分圖文綜合網路整編,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