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代偉人,毛主席的飲食習慣被很多人津津樂道。民間盛傳他老人家最喜歡紅燒肉,甚至愛吃到頓頓都有的地步。而事實上,毛主席喜歡紅燒肉不假,但也只是一個月裡吃那麼幾次,根本沒有傳聞裡那樣誇張。
而紅燒肉也並非毛主席唯一愛吃的葷菜,同樣由豬肉製作而成的米粉肉與回鍋肉,也深得老人家的喜歡。而在當時,為毛主席做這些菜的廚師中,韓阿富的手藝很受老人家青睞。在中南海工作的20多年裡,韓阿富與這位新中國領袖,發生了許多難忘的故事……
從小在飯館當學徒 解放後進入樓外樓做廚師
1914年,韓阿富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戶貧苦人家中。在那萬惡的舊社會,像他這樣出身的孩子,是很難接受到良好教育的。
而小韓也不例外。年僅15歲時,他便被家人送到了一家酒館裡做學徒。在這樣陌生的環境裡,韓阿富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階段。
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小韓學習起新東西還是比較快的。後來的日子裡,他先後在杭州多家飯館裡幫廚燒菜,一步步練就了一身好廚藝。他不僅在飯館裡幹活,有時候還會去當地官員、商人等達官貴人家裡,給他們準備飯菜。
雖然廚藝日益精進,但在當時,廚師這個職業很多人都看不起,覺得他們低人一等。飯館的客人們只要一不高興,就會找廚師們的不是。更別說那些兵痞流氓,經常在酒足飯飽後故意找茬,只為不付飯錢。而每當這些時候,韓阿富往往會受到老闆的責罵,甚至會被挑事的客人毆打。
雖然受了這麼多委屈,但韓阿富沒的選擇。為了生計,他只能忍氣吞聲,像很多人一樣卑躬屈膝地活著。
但1949年5月之後,韓阿富迎來了新生。隨著杭州被解放,這些在舊社會地位低下的人群,紛紛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之下。
看到時代變了,韓阿富決定不再給別人打工,自己開一家小飯館。說幹就幹的他,很快便在杭州勞動路有了自己的生意。他自己負責燒菜,老婆做跑堂工作。
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積累,韓阿富的廚藝已十分精湛,再加上夫妻二人老實本分誠信經營,他們的飯店在杭州一步步積攢起人氣。
1953年初的一天,一位警官來到韓師傅的飯館用餐。吃完飯後,他又與夫妻二人聊了起來,問了問他們的情況。
當時的韓阿富和妻子沒有多想,將自己的背景經歷都告訴了對方。聊了一會後,那位警官就告辭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就在韓阿富夫婦快要忘了這件事時,一天對方又來了。可這一次,對方卻不是來吃飯的,而是要韓阿富前去一家名為樓外樓的飯店做廚師。
這家樓外樓可不是一般的飯店。它位於西湖風景區內,在當時的杭州,可謂家喻戶曉。作為一名廚師,如果能去那裡工作,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想到這裡,韓阿富很快便答應了。
由於當時的杭州還沒有旅遊局,因此西湖景區內的各種賓館飯店照相館等旅遊服務單位,都由西湖公安分局進行領導。而介紹韓阿富去樓外樓工作的,正是時任西湖分局局長曲琪玉。
韓阿富前往樓外樓後,在那裡繼續磨練著自己的廚藝。當時樓外樓的主廚蔣水根,教給他很多新技術,讓韓阿富受益匪淺。
初見毛主席 韓阿富一時竟沒認出來
就在韓阿富進入樓外樓後不久,1953年底,他便接到領導指派的任務,要他前去劉莊,為一位從北京來的中央首長服務。
接到任務的韓阿富沒有多問,便前往了劉莊。他此時還不知道,這位中央首長不是別人,正是全國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
當時毛主席是前來杭州視察工作的,下榻地點正是西湖景區裡的劉莊。
劉莊位於西湖丁家山畔,被譽為西湖第一名園,在當時同樣由西湖公安分局進行管轄。它由晚清時期一位名叫劉學詢的舉人所建造,在新中國成立後被當地政府接管。這次毛主席要來杭州,當地人員決定將此處作為接待場所。
但此時的韓阿富對此還一無所知。他前往劉莊後,便去給北京來的兩位大廚打下手。這兩位大廚,一位叫李錫吾,另一位叫廖冰夫。
韓阿富並不知道,這兩人都是毛主席的專用廚師。老實本分的他也沒有多問,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一天上午,李錫吾聽說韓阿富魚做得不錯,便讓他去西湖邊撈魚,中午就做魚給首長吃。韓阿富聽了,立即前往目的地忙活了起來。
正當韓阿富忙著撈魚時,不遠處一群人沿著岸邊走了過來。韓阿富看過去,只見領頭的那位男子身材高大,氣度非凡,看著十分面熟,卻又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正在韓阿富仔細回想的時候,對方看他站在水中,便朝他走了過來。該男子面容慈祥,用帶有濃重口音的話問道:“同志,你這是在幹什麼呀?”
本來就陷入思索裡的韓阿富,這時更加迷糊了。他繼續努力想著對方是誰,竟忘了回答他。
眼見韓阿富不回話,一旁的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王芳立即提醒道:“主席在問你話呢!”
一聽到“主席”這兩個字,韓阿富這才醍醐灌頂如夢方醒,意識到眼前這個男子正是毛主席!難怪自己覺得面熟,原來是之前看過主席的畫像。
回過神來的韓阿富立即甩了甩手上的水,內心充滿緊張地回答說:“我在撈魚。”
毛主席則保持著自己一貫的從容淡定。他接著對韓阿富說道:“你注意,不要掉下去呀!”
韓阿富趕緊說:“沒事的,水不深。”
主席又繼續問道:“你是哪裡人呀?”
韓阿富回答:“我是紹興人。”
毛主席聽了笑道:“哦,那你是魯迅的老鄉嘍!”
聽到這裡,旁邊隨行的眾人都笑了,韓阿富也跟著笑了起來。
之後,毛主席便向前繼續散步去了。望著主席的背影,韓阿富不禁感慨道:原來這就是毛主席啊!
順利撈完魚後,當天中午,已經知道自己服務物件的韓阿富用盡自己渾身解數,做出一道杭州本地名菜——西湖醋魚。毛主席吃了以後,直呼十分滿意。
那一晚,韓阿富激動得睡不著覺。他從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能親眼見到毛主席。他一遍遍回想著白天的情景,這位全中國的領袖,竟然如此平易近人,主動同自己搭話,真是畢生難忘的經歷!
毛主席這次在杭州一共住了兩個多月,韓阿富後來又給主席做了很多次飯。隨著毛主席的離開,韓阿富又回到了樓外樓繼續自己的本職工作。但他沒有想到,自己與毛主席的緣分,這只是一個開始。
調往中南海工作 一度不想幹回了家
1954年春天,就在韓阿富在樓外樓辛勤工作時,之前介紹他來這裡的曲琪玉局長又來找他談話了。而這一次,又是關於調動工作的事,只不過這個工作地點十分特殊——北京中南海。也就是說,組織上要求韓阿富去給毛主席做專職廚師。
聽到這個訊息後,韓阿富先是十分驚喜,但很快又有了一些擔憂。驚喜的是自己竟然能前往中南海,專門給毛主席做飯;擔憂的是自己的廚藝是不是真能勝任這份工作,並且在毛主席身邊做事,這種壓力有多大,他是難以估計的。
但既然是組織上的安排,韓阿富也不便多說什麼。經過一番準備,他便從杭州北上,前往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
面對全新的環境,韓阿富在經歷剛開始的新奇後,逐漸感到了很多不適應。北京乾燥的氣候,中南海形形色色的人員,都讓他感到十分陌生。還有一點,便是這裡嚴格的工作紀律。平時忙於工作不說,即使到了休息的時候,自己也不能隨意外出。在韓阿富看來,自己就像是被關在這裡一樣。
於是,僅僅來了北京20多天後,韓阿富便萌生退意。他的心裡十分矛盾,一方面能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是莫大的光榮;但另一方面,這裡種種的不適應和自己對家庭的思念,又讓他感到難以為繼。
終於,韓阿富下定了決心。他找到時任中辦警衛局副局長兼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表明了自己想回杭州的想法。
張耀祠聽了不動聲色,只是對韓阿富勸道:“我覺得你最好還是留下來,要是有什麼困難我們可以一起解決。”
可此時的韓阿富去意已決:“我就是在這裡待不習慣。就讓我回去吧!”
張耀祠見對方執意要走,也就沒多說什麼。於是,韓阿富就這樣又從北京回到了杭州。
組織上批評韓阿富 他又回到了中南海
就在韓阿富回到家還沒高興幾天的時候,老熟人曲琪玉讓他前去西湖公安分局的會客室。但和之前兩次不同,這次曲局長的臉色不太好看。
他一見到韓阿富,就表情嚴肅地質問他:“你怎麼又回來了?”
已經察覺到情況不對的韓阿富趕忙解釋:“北京的氣候太乾燥,平時還沒有米飯吃,我實在待不習慣……還有,我的母親剛剛去世,家裡還欠著別人50塊錢……”
沒等韓阿富把話說完,曲局長就不高興地打斷了他:“什麼待不習慣?你就是貪圖自己安逸,不顧大局!革命者就應該四海為家,哪裡需要就去哪裡,一切聽黨的話!我一個山東人,不也來杭州這裡工作了嘛!讓你去北京工作,是中央方面和省市領導一起決定的,代表著組織上對你的信任。你倒好,剛去就又回來,這不就是戰場上的逃兵嘛!”
看到對方如此生氣,韓阿富又趕緊解釋:“我是向張耀祠同志請示過的……”
曲局長依然怒氣未消:“張局長留你,你還堅持回來,你說你還有一點組織觀念嗎?叫你給毛主席做飯你不願意,莫非你還想像解放前那樣去伺候資本家嗎?我告訴你,這是革命工作。我們西湖分局這麼多人,就沒有你這樣的!”
末了,曲局長又說道:“你先回家再考慮幾天,等想好了再來找我。至於你的工作,就先不安排了。”
從會客室出來後,韓阿富好半天沒緩過來。此時此刻,他才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回到家以後,他是越想越後悔,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
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一直沒人搭理自己,韓阿富決定再去找曲琪玉。一見到對方,韓阿富便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錯誤行為,表示希望重新回到毛主席身邊去。
曲局長聽了,終於緩和了臉色,還當場讓財務科給韓阿富補助了50元錢。他讓韓阿富先回家裡等通知,有訊息了再告訴他。
就這樣,在兩個月後,韓阿富又一次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回到了中南海。
毛主席飲食簡樸 不喜歡海鮮 對豬肉情有獨鍾
這次回到中南海後,韓阿富再也沒有動過離開的心思。從當時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他一直為老人家辛勤工作。
毛主席平時飲食以粗糧和青菜為主。他對紅薯和玉米情有獨鍾,基本每天都要吃。老人家的正餐規格一般是四菜一湯,包括一道葷菜,一道半葷半素的,一道全素菜,還有一條魚。
而對於現在很多人趨之若鶩的海鮮,毛主席則不喜歡。海參魚翅這類高檔食材在他眼中,還不如泥鰍、豬下水這些東西好吃。
毛主席不愛吃海鮮,卻喜歡吃小魚。那種河溝裡的魚,放進油鍋裡炸一炸,再加一些辣椒麵和鹽,主席就可以吃得很香。
不僅小魚,毛主席對河裡的小蝦米也來者不拒。他常常同蘿蔔絲一起燒著吃,吃得津津有味。
一直以來,老人家對豬肉可謂情有獨鍾,紅燒、煨烤、風臘……各種做法他都喜歡。而進入晚年後,老人家對米粉肉和回鍋肉越來越喜歡。
韓阿富第一次做米粉肉的時候,主席便吃了個精光。韓阿富看到主席這麼喜歡,便在之後又做的時候多給他加了幾塊,而老人家照樣吃了個乾乾淨淨。
有一天,毛主席的保健護士長吳旭君特意找到韓阿富,告訴他主席說他太小氣,都捨不得給自己多吃肉……
韓阿富聽了,連忙說道:“我做的已經不少了啊!”
護士長笑著說:“我看,你還可以再多做點。”
就這樣,韓阿富在後來再做米粉肉的時候,都會做20幾塊。而毛主席此後,再沒有抱怨過自己不夠吃。
除了米粉肉外,毛主席對韓阿富做的回鍋肉也十分喜歡,常常一週裡連吃三四次都不覺得膩。一頓飯裡,老人家經常能吃五六片。
韓阿富與毛主席間的趣事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二十多年裡,韓阿富心中留下了很多關於毛主席的回憶。特別是那些有趣的軼事,讓他印象十分深刻。
一次,韓阿富做飯不小心把鹽放多了。毛主席吃完後,便把他叫了過去。
不明就裡的韓阿富到了之後,毛主席問他:“你這個師傅姓什麼啊?”
一頭霧水的韓阿富以為主席是忘了,便回答:“主席,我姓韓啊。”
毛主席聽了搖搖頭:“我看你不姓韓,就叫你鹹師傅吧!”
韓阿富這才明白,是自己的飯菜做鹹了。此後,他便在這方面十分注意。
還有一次,毛主席乘坐專列出行,韓阿富就在火車上做飯。由於天氣炎熱,他便在廚房裡光著上身,只穿了條短褲進行工作。
正在他忙碌的時候,毛主席突然進來了。他一進來就說:“這裡怎麼這麼熱啊?”
沒想到主席會來的韓阿富,急忙將主席攔住,告訴他裡面太熱,就不要進來了。
毛主席又說:“這裡是太熱了,你們可以輪流出去休息一會兒。還有,你最好把衣服穿上。”
聽到這話,韓阿富和現場其他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