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頤和園,是地道的皇家園林,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帶有皇家的霸氣。頤和園不光是北京人喜歡光顧的地方,也是每一個來北京的外地人必到的旅遊景點,更有一說“不來頤和園就等於沒來北京城”。
頤和園太大了,以至於我每次來這裡都會發現我未曾到過的地方。今天我要重點給大家介紹的是頤和園裡的一個“園中園”——蘇州街。
蘇州街位於頤和園北宮門,從頤和園的北宮門進入後第一個景點便是。它的前面是頤和園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佛香閣。第一次去蘇州街大約在十幾年前,當時給我的第一感覺是精緻婉約,小巧玲瓏。即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又有小家碧玉的特質。就象一幅江南水鄉畫,鑲嵌在後湖的建築軸線上。她依山傍水,典雅寧靜,使每一個來到這條小街的人沉迷其中。
悠忽間,不時有小船劃過水面向遠處駛去,水面上便留下一段長長的心事。岸邊上的建築則完全是優美恬靜的江南水鄉風格,和萬壽山景觀遙相呼應。整個蘇州街就象一幅精美絕倫的江南風景畫,置身畫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收穫一份恬淡寧靜的好心情。
當時這裡非常的繁華,沿河岸邊商鋪林立。這裡的店鋪面積都不大,每個店鋪的建築風格少有雷同,或雕樑畫棟、或飛簷翹璧、或亭臺軒榭。店鋪裡經營的大多是江南水鄉特產:絲綢,絲巾、油紙傘、繡花鞋、長裙、旗袍、江南小吃等。如果你喜歡照像,這裡有各色民族服飾和頭飾供你選擇。
當時這裡人來人往,門庭若市,店家們身著漢服,梳著古時的髮髻,置身其中,仿若穿越到了大唐盛世
據史料記載:蘇州街是乾隆時仿江南水鄉風格而建造的,因乾隆下江南時被江南風光所迷戀,雖命畫師把江南的美景描繪下來,在北京建造了蘇州街,成了專供清代帝后逛市遊覽的一條水街;也有一說是乾隆的母親喜歡江南,於是乾隆為了孝敬母親而建了這條蘇州街。究竟那種說法正確我們不必去考證,只管看景就行了。
不過有一點確是千真萬確的,那就是現在的蘇州街根本不是乾隆時期留下來的那條街,而是後來重新修建的,真正的蘇州街早在1860年被列強焚燬,現在的蘇州街是在1986年重新建造的。
蘇州街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去過N次,但光景一年不如一年。之前那種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繁華景象不復存在,光顧的人少了,有些店鋪先後關閉了。直到近日再次去了這裡,竟然所有的店鋪統統房門上鎖,門可羅雀,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在悠閒的遊逛。
蘇州街從之前的門庭若市到如今的門可羅雀,到底經歷了什麼?是人們的審美疲勞還是經營理念有失偏頗?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還是管理者的失誤?抑或是疫情帶來的影響?這些我不得而知,真心希望這裡能恢復到以前的繁華景象!
我是英姐,喜歡我的分享就評論加關注吧,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