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4個開肩的體式。
4個都是日常練的基礎體式,主要說一下每個體式的練習重點。基礎體式也可以很高效,關鍵是你要找準發力點。
1、手臂上舉的山式
- 選擇山式或者坐立。骨盆端正,脊柱延展,肩膀後展下沉。
- 雙手體前平舉,控制骨盆,胸腔雙手向上舉過頭頂,掌心相對;呼氣,肩膀下沉,大手臂外旋,貼向耳朵。
- 保持3~5組呼吸後還原。每次吸氣時延展,每次呼氣時沉肩旋轉大手臂。
雙手可以與肩同寬,略寬於肩,或者掌心合十。根據自己肩頸的靈活度來決定。
練習重點:很多人在手臂向上舉的過程中,會翹臀挺胸,有的是練習習慣問題,有的是肩關節靈活度不夠,手臂舉不上去,所以向前挺胸把手臂送上去,屬於一種代償行為。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都會讓這個體式的作用大打折扣。
另外一個就是從大手臂根部向外旋,向內收。當手臂向上舉過頭頂時,很多人分不清手臂做外旋時的具體方向。這裡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手臂向上舉過頭頂開始是掌心相對的,手掌心轉向後的過程就是大手臂在做外旋。做外旋的同時還要手臂向內吸。這也是消除拜拜肉的好方法,以前專門分享過,連結如下:
記住這兩個要點,也是所有同類動作的要點。
2、鷹式手臂
- 山式站立或者坐姿。同樣的骨盆端正,脊柱延展。
- 雙手體前平舉,一手上一手下,大手臂交叉,小手臂纏繞,掌心合十,或握住手腕。
- 保持3~5組呼吸後反側練習。每次吸氣時上提胸腔,擴寬胸腔;每次呼氣時沉肩,抬手臂向上。
練習重點:這是一個很容易讓胸腔塌陷的體式。重點就在於保持沉肩,並且讓胸腔擴充套件上提。可以配合呼吸。
3、牛面式
- 站姿或者坐姿,骨盆端正,脊柱延展。
- 吸氣,雙手起側平舉,呼氣一手上一手下雙手在體後互扣。
- 保持5~8組呼吸後還原反側練習。
練習重點:
上方手臂:開啟腋窩,手肘朝向天花板,大手臂垂直地面。不要把手肘藏到後腦勺裡面去。
下方手臂:保持肩胛骨依然平貼在肋骨上,不要讓肩胛骨翻出來。手肘朝地面,大手臂垂直地面,不要把手肘向背後藏。
建議不要急著扣手,先用伸展帶。
4、反祈禱式。
- 站姿或者坐姿,脊柱延展,骨盆端正。
- 雙手在體後合掌,指尖向上。
完整的反祈禱式是這4個動作裡面難度係數最大的一個動作。
練習重點:在不塌陷胸腔的情況下學習如何轉動肩部手臂和手腕。手掌能否合十,不是因為手掌的互推,而是來自於手臂肩關節的靈活度。
這4個動作共同的練習要點:所有手掌手腕的動作,都是肩關節的運動帶來的。所有動作的關注點發力點都在大手臂根部。就像下肢運動中,腳掌外旋90度,或內扣45度,都是從大腿根部開始轉動一樣的道理。如果你僅僅是轉動手掌或者腳掌,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吧,至少效果不明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非常努力,天天在做開肩開體式,但是肩關節依然很僵硬,打不開的原因。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