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議道德經002之如何做出只有一個面的硬幣?
《道德經》作為萬經之王,懂的人就多了去了。
而像我這麼“懂”的,就獨此一家。
不是我比別人厲害,而是我專注於基於生活應用而談對於每一章節的理解和應用。只談自己覺得自己理解和能用的,不負責全面解釋。這樣好玩得多。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è)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hè),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weí)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zuò)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汪議經用:
道德經的第二章的大意是:
尚善貶惡,收穫不到善果。
二元對立的兩面,本為一體,相輔相成,相剋相生。既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相對而分,靠削除一面的方式,得不到只有一面的硬幣。
靠消除方式解決不了問題。不是問題難解決,而是在於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聖人的做法是,無為(不去尚善貶惡),不言(示範正確做法)。
聖人之所以做到,原因是:不辭,不有,不恃,弗居。
1、硬幣可以只有一個正面嗎?
因為渴望得到只有一個面的硬幣,所以採取的方法是,加厚硬幣的正面,削去硬幣的負面。
傻子也看得出來,這是徒勞的。
因為,任何事物,如果有正面,那麼必然就會有負面。比如月球,正對著我們的這一面,我們看得見,叫正面;另外一面,我們看不見的,叫背面。
然而我們要看清楚的是,這個正面和背面,是這個事物自己擁有的,還是我們的意念賦予給這個事物的。
我們為什麼要賦予這個事物“正面和背面”的意義。
這是由我們認識世界、表達世界的能力決定的,這種識別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屬於我們的“覺”,一種區分事物的能力。
正是我們的這種“覺”,我們才能精準地向我們的夥伴分享關於世界的訊息。
一隻猴子可以透過狂叫,向夥伴傳達老虎出現,有生命危險的訊息。
但是,它卻無法精準地告訴其他猴子,有十隻獅子,其中有三隻公獅子,四隻小獅子,每週二四六都會出現,週日休息。
而人類可以,因為人類發展出了精準區分事物的能力。
這對人類更好做好精力管理,顯然有用。
2、缺點就一定是缺點嗎?
古人云,人無完人。意思是每個人都不太完美。
你討厭自己的缺點嗎?想要去掉這個缺點嗎?
那麼,什麼才是缺點呢?
有一部電影叫做《美麗心靈》,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講一名叫約翰.納什的數學家,他有些自閉,拒絕與別人相處,極度孤僻,思想與別人格格不入,長期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擾。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曾經有一位精神病學教授將1600名自閉症患者的特徵和名人生平事蹟作比較,發現很多天才都有類似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特徵,愛因斯坦、莫扎特、康德、安徒生也均在其列。
這些例子都已經充分說明了:人格障礙並不會阻擋天才,甚至可能成就天才。
那麼普通的性格“缺陷”,又是怎麼樣變為“資源和優點的呢”?
譬如說:
一個人可能不擅社交,很“自閉”,這似乎是缺陷——但另一面,這個人可能會更專注。
一個人可能很“笨”,頭腦不靈活,這似乎是缺陷——但另一面,他卻可能會讓別人感到與之相處不費腦子,輕鬆愉快,因此善用這一點,就可以獲得他人的信任,擁有融洽關係。
一個人可能“沒有自制力”,容易“上癮”,這似乎是缺陷——但另一面,如果找到該人可以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的內驅力,反而可能讓他在該領域做出不少創造和貢獻。
因此,對於任何人來說,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優點缺點,有的只是可以令人將他於別人區分開來的特點。
用對了地方,有助於目標實現的特點,就被叫做優點。
用錯了地方,無助於目標實現的特點,就被叫做缺點。
3、所有人追逐同一標準為何總是一場災難?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大家還有印象嗎?
當每個人只關注個人收益時,那麼對於基於利益的同一標準的追逐,將是一場災難。
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心理機制,當然是出於生存和安全的需求。
然而,只考慮個人的趨利避害,不考慮整體的趨利避害,那就是死路一條。
就像癌細胞,只顧自己發展壯大,不顧宿主整體是否可以健康生存。結果,宿主死了,癌細胞自己也滅亡了。
從管理學角度看,似乎獎勤罰懶可以利用趨利避害的心理機制來鼓勵大家都努力工作,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並非持續有效。
原因比較複雜。大致上由兩個原因:
一是領導的標準使用,面對各種複雜情況,實際很難保持執行的一致性;及時領導保持了一致性,他人的理解也未必和領導的理解一致。這都會導致所謂的“雙重標準”,引起混亂。
二、信奉的標準,往往未必就是奉行的標準。也就是說,領導自己對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標準、正確的標準,理解不清。更談不上奉行即信奉。結果往往大家不是看命令是什麼,而是看領導怎麼做。這樣參照執行就沒錯。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禮記·緇衣》
孔子說:下面的人跟著上面的人做事,不是服從於上面的人發號施令,而是信服其(實際)言行。上面的人喜歡這樣東西,下面的人一定更喜歡(這樣東西)。因此緣故,上面的人的喜歡與不喜歡,不可以不慎重,上行下效,影響深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環肥燕瘦,也是這種心理機制的社會效益造成的結果。
4、道之“一”,與利益標準之“一”有何不同?
前者是規律,決定著整個宇宙的執行。
後者是慾望,影響著參與者的命運。
循道而行,不等於一定要按照一個標準來做事。而是要因地制宜,隨機而動,遵循規律,把握時機。
鄭人買履,鄭國人去買鞋子。出發前用繩子丈量了腳的長度,作為買鞋子的依據。到了集市上,卻發現沒有帶丈量鞋子的繩子。於是又返回家裡去取繩子。
鄭人買履,迷戀於標準(繩子),卻忘記了標準其實是對根本規律的理解。
放著根本規律不去遵循,反而死守標準,愚不可及。
如果說鄭人迷戀標準而只是失去立即購買鞋子的機會罷了,那麼,有人因為迷戀死標準而葬送40萬人性命和一個國家的命運。這個人叫趙括,也就是紙上談兵成語故事的主角。
同樣的故事,還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那個馬謖,只會按書本上講的規則打仗,結果就一敗塗地,丟了腦袋。
5、聖人如何做,克服物慾橫流,教化大道之行?
是以聖人處無為(weí)之事,行不言之教;
區分以識物,便於管理——可為;
不做分別喜好,不光說不練——不為。
萬物作(zuò)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成人之美而不躲避,創造價值而不佔有,做公益而不以為傲,建立功業而不以為自己有功。
因此,依道而行,不背離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