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晚會似乎已經成為中國的一種新的民俗活動。即使很多人認為春晚的吸引力在不斷下降,但幾乎每個家庭都是在看著春晚度過除夕夜,迎接新一年。
在中國過春節,一般有“守歲”的習俗。守歲,俗稱“熬年”。除夕之夜,一夜連雙歲,閤家歡聚,終歲不眠,以待天明,謂之“守歲”、“熬年”。唐代孟浩然《歲除夜有懷》詩曰:“守歲家家應未臥,想思那得夢魂來。”宋代蘇軾《守歲》詩中“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現代人的生活和情趣,遠比古代豐富得多了,於是,人們對於守歲的概念也與時俱,守歲不再拘泥於終夜不眠、直待天明,而是以跨過年關、達到辭舊迎新的象徵性目的即可。於是,在每一年的春晚中,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一個敲響新年鐘聲的環節。敲響新年鐘聲的時間,是24時(0時)。每年的春晚上,當時間到達24點(0時)那一刻時,主持人便站在臺前倒計時:“10、9、8……3、2、1”,鐘聲敲響,臺上臺下一片歡騰,慶祝新的一年到來。
然而,仔細分析起來,24時(0時敲響新年鐘聲,這個新年鐘聲似乎敲錯了,似乎晚敲了一個小時。
我們知道,春節,是中國農曆(夏曆)新年的第一天,古代稱為元旦。元,“始”,凡數之初始稱為“元”;旦,太陽昇起、天亮,一天的開始、“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也就是一年初始的第一天的意思。
在中國古代,歷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一致,如夏曆正月在孟春,商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曆正月在冬十一月,秦歷正月在冬十月。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制訂《太初曆》,將冬季十月一日為歲首改為以春季一月一日為歲首。此後,大都以一月一日為元旦。
辛亥革命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
問題在於,農曆的正月初一從幾點鐘開始,也就是說,什麼時間跨過舊的一年,進入新的一年。
晝夜的起訖時間,有兩種不同的演算法,西曆(公曆)把一天分為24小時,24時為前一日之訖,0時為後一日之首。就是說,夜12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2時(0時)以後為次日。如果是西曆(公曆)新年,無疑應該從1月1日0時(24時)為新的一年的開始。
與西曆(公曆)不同的是,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十二時辰制早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的十二時辰名稱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但人們更多的還是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24小時制和十二時辰的對應關係如下:
23時~1時 夜半 子時
1時~3時 雞鳴 丑時
3時~5時 平旦 寅時
5時~7時 日出 卯時
7時~9時 食時 辰時
9時~11時 隅中 巳時
11時~13時 日中 午時
13時~15時 日昳 未時
15時~17時 晡食 申時
17時~19時 日入 酉時
19時~21時 日入 戌時
21時~23時 人定 亥時
當然,十二時辰也可以細分為二十四時,因為每個時辰又分為初和正兩段,如子時可分為子初(23時~24時)、子正(0時~1時),丑時可分為醜初(1時~2時)、醜正(2時~3時),如此等等。
中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之始為一日之首,以亥時之末為一日之訖。也就是說,如果按24小時制,夜晚23時為新一日之首和前一日之末,在夜23時之前為前一日,夜23時之後為次日。
由此可見,農曆的一年之首、正月初一這一天是從子時之始開始的,也就是從除夕夜的23時開始的。農曆的跨年鐘聲,應該在除夕夜的23時、而不是24時敲響。
24時(0時)敲響跨年鐘聲,實際上是過的農曆年、敲的西曆(公曆)鍾,似乎有點牛頭上長出馬嘴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