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兩大世界性宗教的內部都分裂成不同派別。基督教主要分成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分支,而伊斯蘭教則主要分成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別。
現在全世界約有16億的穆斯林,其中遜尼派佔85%,主要分佈在沙特等40多個國家;而什葉派佔10%,主要分佈在伊朗。
▲遜尼派和什葉派分佈圖,其中綠色為遜尼派,紅色為什葉派
兩派人數雖然差距懸殊,但相互間的鬥爭一直從古代持續到現在。如今中東局勢緊張,其中很多都是遜尼派為主的沙特和什葉派為首的伊朗兩國角力的結果。
伊斯蘭教為什麼會分裂成什葉派和遜尼派,兩派之間又因為什麼鬥爭千年之久?
一、教派建立
阿拉伯半島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中轉站。但直到6世紀末,阿拉伯半島還處在原始的氏族部落末期。這些部落不僅戰亂不斷,他們的信仰也不統一,諸多部落都有自己的神靈。
處在部落時代後期的阿拉伯半島社會分化嚴重,一些人憑藉掌控東西方貿易之利成為部落貴族,如麥加城的倭馬亞家族、雜湊姆家族。氏族貴族雖然擁有著宗教等特權,但並沒有能力統一半島,因而分裂的半島成為拜占庭和波斯兩大帝國爭奪的焦點。
▲處在拜占庭和波斯帝國夾擊之下的阿拉伯半島
兩大帝國為爭奪阿拉伯商路,對半島進行了長期的掠奪戰爭。為擺脫外族入侵的命運,出身於雜湊姆家族的穆罕默德於610年建立了伊斯蘭教。
根據伊斯蘭教教義,真主是唯一信仰的神靈。真主為了傳達自己的旨意,先後派遣了多位先知傳教,而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將真主的旨意口述成《古蘭經》,為所有穆斯林遵守的準則。
▲古蘭經
伊斯蘭教倡導的一神教,從根本上動搖了阿拉伯半島部落多神信仰的傳統,觸犯了部落貴族的特權,因而遭到強烈反對和迫害。倭馬亞家族在反對穆罕默德的諸貴族家族中實力最強大。
穆罕默德所在雜湊姆家族以及穆罕默德剛創立的伊斯蘭教,實力也遠不如倭馬亞家族。為避免被倭馬亞家族為首的麥加舊貴族剿滅,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率眾北遷麥地那。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以伊斯蘭教信仰為紐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自此,穆罕默德成為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在麥地那站穩腳後,穆罕默德將精力放在了統一阿拉伯半島上,並多次進攻麥加。
▲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到麥地那
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後,只在宗教上擁有至上權力,麥加的倭馬亞等舊貴族在政治、軍事上依然擁有強大的實力。半島外部的拜占庭和波斯虎視眈眈。
在戰則兩敗俱傷,合則相互受益的情況下,穆罕默德和麥加的貴族相互妥協。倭馬亞等家族皈依伊斯蘭教,而穆罕默德則承認這些家族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特權。
伊斯蘭教的勢力日益壯大,雜湊姆家族藉助穆罕默德的影響力,成為與倭馬亞家族並駕齊驅的權勢家族。
但這種顯赫地位,隨著穆罕默德突然離世而逐漸丟失。
▲沙特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
穆罕默德去世時,他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已經成為雜湊姆家族的領袖。雖然阿里和穆罕默德血脈相同,但按伊斯蘭教義,穆罕默德的精神權力無法透過血脈傳承。
因此,阿里就無法繼承穆罕默德的宗教地位,也就難以得到全部穆斯林的一致認同。穆罕默德去世後,圍繞繼承權問題穆斯林們分成了兩大派。
一些教徒認為領導權應該授予有資格有能力的人。這些信徒不僅包括早期追隨穆罕默德北遷麥地那的穆斯林,還包括麥地那當地的穆斯林,因而實力強大。
另一些人堅持血緣繼承,認為唯一合法的統治者必須來自穆罕默德的後裔,即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
各派別經過商議,“資格派”獲得勝利。他們推舉最早跟隨穆罕默德、資歷最老、也是穆罕默德岳父的阿布·巴克爾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稱為“哈里發”。
因為穆罕默德生前已經明確規定了伊斯蘭教的規則,所以從阿布·巴克爾之後的歷任哈里發主要掌控的是政治和軍事大權。阿布·巴克爾去世前指定歐麥爾繼位。歐麥爾去世之前,則指定一個六人委員會來選舉新的哈里發。奧斯曼在資格派的力挺下,被推舉為第三任哈里發。
▲阿布·巴克爾
這三大哈里發的權力交接實現了平穩過渡。但隨著奧斯曼的遇刺和第四任哈里發阿里的繼位,隱藏在他們身後的家族爭鬥也逐漸尖銳,最終促使伊斯蘭教內部分化成兩派。
二、爭權奪利兩派決裂
巴克爾、歐麥爾和奧斯曼在位時不斷對外擴張。在奧斯曼執政期間,阿拉伯帝國徹底消滅波斯帝國。奧斯曼雖為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立下了不朽的功勞,但他卻用人唯親。
奧斯曼出身於倭馬亞家族,因此他提拔了若干倭馬亞家族的成員擔任要職。奧斯曼壯大倭馬亞家族實力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勢力的不滿,最終被一個穆斯林刺殺。
奧斯曼死後,在資格派眼中,出身於雜湊姆家族,很早就追隨穆罕默德的阿里成為最佳領導人選。阿里被選舉委員會推選為新的繼承人。
但阿里的繼位引發了穆斯林的分裂。支援阿里擔任哈里發的穆斯林被稱為阿里黨人。而倭馬亞家族的穆阿威葉等反對阿里擔任哈里發,並主張為奧斯曼報仇的穆斯林被稱為奧斯曼黨人。
穆阿威葉為首的倭馬亞家族和阿里為首的雜湊姆家族從656年開始,進行了長達5年的內戰。661年,阿里遇刺身亡,倭馬亞家族的穆阿威葉迫使阿里的長子讓位,建立了“倭馬亞王朝”。
▲阿里
穆阿威葉的繼位本來就引發阿里黨人的不滿,他在680年去世時又將哈里發之位傳給其子。穆阿威葉開創的哈里發“世襲制”,惹怒了很多穆斯林。其中阿里黨人支援阿里的次子侯賽因為領袖,但侯賽因最終被倭馬亞王朝殺死。
▲侯賽因被殺的“卡爾巴拉慘案”
侯賽因之死,加強了部分伊斯蘭教徒對阿里後裔的支援,使得伊斯蘭教最終分裂成兩派。
那些只承認穆罕默德及阿里血緣後代有領導權的穆斯林,被稱為“什葉派”,意為“阿里的支持者”。相對應的,主張領導權應該授予有資格的人的穆斯林則稱為“遜尼派”,意為“正統派”。
分裂後,兩派在教義上出現不同。遜尼派努力調合安拉的無限權威和人的責任這兩個觀念。而什葉派認為安拉的旨意必須體現在某個人身上,這個人只能是出身於雜湊姆家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後裔。
基於此,兩派在對待從阿布·巴克爾到阿里四大哈里發身份上也有分歧。什葉派只承認阿里的合法地位,而遜尼派則認為四大哈里發都是合法的。
三、兩派相爭衝突不斷
皈依遜尼派的倭馬亞家族利用自己掌權的優勢極力打擊什葉派,使得什葉派生存艱難。但什葉派卻得到波斯人的認可。
阿里的次子侯賽因,曾經娶過波斯王國的末代公主。而且倭馬亞王朝要求波斯人繳納比阿拉伯人更多的稅收、承擔更多的徭役,因此波斯人出於民族情感和政治需要,選擇了與統治教派相對立的什葉派。
什葉派的在遭到遜尼派近一個世紀的壓制後,終於獲得了翻身的機會。750年,在波斯人的支援下,雜湊姆家族藉助什葉派力量推翻了倭馬亞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國王自稱哈里發。雜湊姆家族掌權後立刻對倭馬亞家族成員進行了屠殺,僅有少數人逃往國外得以倖免。
▲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
什葉派和雜湊姆家族之間的合作,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後卻突然結束。什葉派認為:只有穆罕默德或者阿里的後代才是合法的繼承人,阿拔斯王室雖然來自於雜湊姆家族,但阿拔斯王室的祖先是穆罕默德的叔父,不是阿里的後代。因此阿拔斯王室不是什葉派的合法領袖。雜湊姆家族認為被什葉派背棄,一怒之下選擇皈依遜尼派。
隨著倭馬亞家族的覆滅和雜湊姆家族皈依遜尼派,什葉派和遜尼派由原來的家族之爭,開始轉變為不同民族之間的角力。
▲伊斯蘭教的擴張
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後為維護統治,招募大量突厥人加入軍隊。這些突厥人一開始信仰的大多是薩滿教、佛教,他們在從中亞向西遷移的過程中,接觸到了伊斯蘭教。其中最早選擇皈依伊斯蘭教的是一些具有奴隸身份的突厥人。
這些突厥人加入軍隊的時候屬於奴隸身份。他們驍勇善戰,參加了抵抗十字軍東征的戰爭。一些屢立戰功的突厥人開始擺脫奴隸身份,並皈依伊斯蘭教遜尼派。
突厥人不甘心一直受阿拉伯人的奴役,1055年,突厥人控制了阿拉伯帝國的軍政大權。自此,哈里發失去了一切世俗權力,成為單純的伊斯蘭教教義的解釋者。
1299年,突厥人建立了奧斯曼帝國。雖然奧斯曼帝國將遜尼派作為國教,但哈里發只是他們進行統治的工具。
▲奧斯曼帝國
遜尼派雖然得到大多數伊斯蘭政權的認可,但什葉派仍然不甘示弱。16世紀初,信仰什葉派的波斯人建立了第三波斯帝國,並將什葉派確立為國教。什葉派的波斯同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為爭奪伊斯蘭教的領導權,進行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
▲奧斯曼帝國和第三波斯帝國
波斯和奧斯曼在中東地區從16世紀一直鬥爭到18世紀。雖然波斯力量相對弱,但奧斯曼也沒能消滅波斯。戰爭期間,兩國都對敵對教派進行清洗,這使得大量什葉派教徒遷移到波斯地區,而遜尼派教徒則從波斯地區遷出。
什葉派和遜尼派教徒的遷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在伊斯蘭各派別的人口分佈。
▲波斯和奧斯曼戰爭中重要戰役烏爾米耶湖戰役
現在,在伊斯蘭世界中,遜尼派大概有85%以上的教徒,主要在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等民族分佈;什葉派僅佔穆斯林的10%,主要在波斯人中佔優勢。
四、合作暫時爭鬥永恆
近代以來,隨著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人們的思想也發生變化,這導致哈里發慢慢成為伊斯蘭最高精神領袖的代名詞。1924年,奧斯曼帝國瓦解後,土耳其進行世俗改革,宣佈廢除了1300多年的哈里發制度。
遜尼派和什葉派雖然為爭奪領導權鬥爭了上千年,但進入20世紀後,兩派為抵抗外敵入侵,特別是以色列的崛起,也出現了要求統一的呼聲,實現了暫時的合作,如“泛伊斯蘭主義”的興起。雖然泛伊斯蘭主義者想要恢復哈里發,但由於各派別對人選的選舉資格以及流程有分歧,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 世界穆斯林大會會標
兩派的合作只是暫時的,在維護民族利益的旗幟下,兩派再次爆發衝突。近代以來,民族主義覺醒,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等相繼建立民族國家。
在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下,不管是皈依遜尼派的國家還是什葉派的國家,為了爭奪伊斯蘭教的領導權,發生多次衝突。其中以沙特和伊朗之間的衝突最為典型。
▲遜尼派和什葉派對抗的漫畫
1979年,什葉派牧師霍梅尼領導伊朗伊斯蘭革命獲得成功。霍梅尼在伊朗完善了“法基赫的監護”理論。按照什葉派的觀點,只有阿里後裔才是合法繼承人,如果找不到阿里後裔,什葉派會一直沒有合法領袖。
法基赫的監護就是在找不到阿里後裔的時候,將由什葉派法學家進行監護。透過改革,霍梅尼成為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權力凌駕於國家之上。
▲霍梅尼
遜尼派雖然對伊朗革命的成功表示支援,但霍梅尼的宗教改革,尤其是向外支援黎巴嫩、伊拉克等國什葉派團體的行為,引發遜尼派的擔憂。
以遜尼派為主的沙特擔心什葉派在伊朗的成功,會威脅到自己在伊斯蘭教的統治地位,兩國為了爭奪宗教的領導權激烈對抗。兩國的對抗造成了中東地區和整個穆斯林世界暴力事件不斷。兩伊戰爭、敘利亞內戰等都和兩派鬥爭有關。
▲敘利亞內戰
縱觀伊斯蘭教的千餘年發展,其創立的初衷是以伊斯蘭思想為紐帶將形如散沙的阿拉伯人統一起來。穆罕默德儘管曾說過伊斯蘭教要統一,不要分裂,但由於其沒有指定的繼承人,使得不同的政治勢力都想爭做領導人。再加上不同穆斯林社團、不同民族對教義理解分歧,導致伊斯蘭教在兩大派的基礎上又分裂出其他的一些教派。
長期作者|羊洋洋
揚州大學歷史系畢業|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