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傳統的最盛大的節日,每逢春節,全國各地的遊子大多都會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在除夕夜,正月裡走訪親友,聚餐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聚餐快樂的同時,我們卻不能忘了聚餐時餐桌上的一級致癌物: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作為一種感染率十分高的常見細菌,在我國的感染率高達50%以上。其主要的感染途徑就是經口傳播,感染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是主要的傳染源。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共餐、接吻、共用餐具和牙刷等都可以導致感染。我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頗高主要是因為我國的飲食習慣多以合餐制導致的,相比西方的分餐更加容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為什麼說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級致癌物?它是怎麼致癌的呢?
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就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義為1類致癌物。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破壞胃粘膜,導致胃潰瘍以及胃癌,主要是由於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①機械作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胃腸道溫潤的環境非常適合繁衍增殖,大量幽門螺旋桿菌位於胃粘膜上皮的表面,能夠在胃粘液中快速遊動,不斷刺激破壞胃粘膜屏障。而胃記憶體在大量的致病因子,就會趁機入侵胃粘膜,對胃壁造成傷害。
②生化作用: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分泌諸多對胃粘膜具有破壞作用的生化因子,比如尿素酶、過氧化氫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水解酶。這些酶可以分解胃粘膜屏障,同時刺激降低胃粘膜的疏水性,降低胃粘膜抗胃酸的能力。
③免疫作用: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對胃粘膜的破壞作用。同時,幽門螺旋桿菌具有一種環繞在其表面的纖維結構,能夠黏附於上皮細胞表面,促進寄生生殖。同時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多糖中具有一種脂質A,具有內毒素活性作用,可以加重胃粘膜破壞作用。
代謝酶
正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的這三個作用,能夠觸發correa級聯反應,也就是正常胃粘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胃炎京都共識報告》中也指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使胃癌發病率下降54%,不根除Hp的對照組10~15年中約4.3%(480/11149)發生胃癌。
因此從這些研究結果來看,說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級致癌物一點也不為過。不僅如此,大量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淋巴瘤等均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胃潰瘍
不能拒絕聚餐,又害怕被傳染,該怎麼辦?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如果不能拒絕聚餐,又擔心被感染,該怎麼辦呢?其實,這是很多人都會面對的問題。親朋好友聚餐,一般都沒有理由去拒絕,為了防止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以考慮在客人走後,將碗筷餐具放在沸水中煮沸10分鐘以上,這樣能夠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如果擔心已經感染,則就可以在年後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只需要空腹吹口氣就可以出結果,很方便。#2022這些“健康熱點”仍需關注#”
一旦感染了,也不要擔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也不會迅速發病,這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因此一旦發現,即刻進行全程規範的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即可。目前,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主要是四聯療法,即兩種抗生素+胃粘膜保護劑+質子泵抑制劑,如果規範服藥,在2個禮拜即可清除。藥物吃完以後,可以複查一下。
幽門螺旋桿菌碳14呼氣試驗
如何降低幽門螺旋桿菌對兒童的感染?
其實,聚餐中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感染。為了
防止兒童感染,可以採取以下方法,降低對兒童的傳染:
1、如果確定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要口對口親吻兒童;
2、不要用嘴巴給孩子餵食;
3、孩子的餐具單獨擺放,用後進行煮沸消毒;
4、如果有條件,可以實行分餐制,實行公筷等;
5、教會兒童養成衛生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手衛生;
6、對兒童常常使用的奶瓶、玩具、被褥進行定期消毒處理。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常見、感染率高的細菌,一人感染可導致全家被傳染。但是幽門螺旋桿菌治療還是相對簡單的,發現過後立刻進行規範治療,90%的患者可以在14天左右即可徹底清除。春節聚餐,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高發時段,因此大家在聚餐的同時,不要忘記了對幽門螺旋桿菌的預防。#健康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