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永恆的寧靜,但死亡的過程往往並不平和。
我們在祭奠逝者的時候常說:“願天堂沒有病痛”,那麼,生前身患重病,身體殘疾甚至失憶、智力障礙的人,死後到了另一個世界,會自動恢復嗎?
我的觀點始終如一:死人的事都是活人的事,這裡不宣揚封建迷信,只是用民俗的道理釐清民俗的事。
老規矩,先說結論——會痊癒。
1、中國傳統生死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佛、道兩教。
《中阿含經》中有“十四無記”的記載,曼童子問了佛陀十四個問題,其中就包括生命與身體是否同一的問題。佛陀認為這些問題毫無意義,這也表明正信佛教並不承認靈魂觀念。但在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融入了以“輪迴”為核心的靈魂觀念(不同流派間有巨大爭議)。
而道教的靈魂觀,則是一以貫之的生命學與玄妙神學的結合體。如黃帝內經《靈樞·本髒》載:“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俗等諸多方面,經過長期的發展、碰撞、融合共同形成的傳統生死觀,難免有矛盾之處。
那麼這種矛盾會反應在人死後的際遇上嗎?
並不會。
強大的世俗力量早已將它們縫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形成了傳統文化中的靈魂觀念。
2、沿著時間脈絡,你會發現“另一個世界”在發生變化,它的每一次改變,都是現實世界宗教勢力與世俗權力強弱劃分的變化,無一例外。但整體上,“另一個世界”一直在被宗教經典、文學作品、民間傳說完善著,越來越合理、完整。矛盾依然有,卻在悄悄趨同、縫合。
透過《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經典可知,佛教認為靈魂經歷轉世輪迴,始終是完整的;而道藏《雲芨七籖》魂神卷則表明,道教認為靈魂也有壽數、也可毀滅。
不管最開始如何矛盾,經過漫長的時間,佛、道兩教用不同的方法給出了同樣的答案。
《大乘心地觀經》載:有情輪迴,生於六道,如車輪之無始終。佛教認為人在每一世,都會經歷許多“劫”來償還業報,這些業報自然包括疾病、殘缺、失智等等,所以,業報還完之後,靈體也該是自然痊癒,完整地投入下一場輪迴的。
《雲芨七籖》魂神卷詳細記述了人的三魂七魄,魂主精神,魄主身形,關係著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甚至主宰著呼吸、內臟執行等等人的自然本能。
例如前文提到的智力障礙等,道教就認為是人的三魂中的“爽靈”缺失;而一切其他疾病,也大都能在三魂七魄上找到對應——或是缺失,或是受損。
按照這種觀念,人死之後,七魄先散,三魂再離。可是傳統葬禮,一直都是有“招魂”性質的,希望人的靈魂完完整整上路,如此一來,任何疾病包括靈魂上殘缺過的肢體也便恢復了。
3、在影視作品和民間傳說中,有一些“鬼”顯然沒有在死後恢復,他們或是保持生前的慘狀,或是重複遭受生前的痛苦,這又是怎麼回事?
民俗裡的解釋是,人如果是非正常死亡,業報未了,或是魂魄殘缺(一說會有很大的怨氣),阻止其正常超脫,轉世輪迴,會維持臨死的慘狀。民間常提到的吊死鬼、無頭鬼、找替身的水鬼皆屬此列。
著名的白無常就是吊死鬼。
這類說法的源頭與佛、道無關,純粹來源於百姓的想象和文人的創作。
巧合而又必然的是,雖然與佛、道無關,但宗教依然“慷慨地”把他們納入自己的管理範疇,並給出了能幫到他們的方法——佛教講超度,道教做法事,償業報、了因果、全魂魄,幫助這些“鬼”恢復、超脫。
說巧合,是因為佛道二教肯定沒有商量過,否則定會生出一致的儀軌,說必然,則是因為宗教總是牢牢把握著人死後的“另一個世界”,並且必須起點積極作用,這是他們生存下去的法門。
4、除了佛、道,還有第三股勢力——世俗,無論是皇權還是民間,都會預設逝者會痊癒,這很好理解——其實這是人的一種自我安慰和美好願望,畢竟大家有什麼理由去為難一個死人呢?
親人去世,是很大的事,逝者臨死前的折磨、肢體殘缺更是會給活人帶來巨大的負面情緒,經歷這一切的人會下意識地規避這些不好的回憶,轉而把回憶拉到更早之前美好的瞬間,這也是人的一種情緒上的自我保護。誰又願意時時刻刻回憶著最親最愛的人受盡折磨,自己卻無能為力的痛苦時刻呢?
可是,有些人真的罪大惡極,大家都不希望他痊癒,怎麼辦?於是發明了地獄。
說道這裡最後,我突然感悟到一個真理:窮、醜、矬不是病,否則怎麼不見死去的人痊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