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熱鬧場景,寧陽有句俗話“跟趕年集似的”——是的,小時候趕年集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像集了現在名勝景區的人潮:縣城的沿街上,處處都是臨時地攤,賣衣服的、賣吃食的、賣青菜調味品的賣鞭炮的、寫春聯的、玩把戲(雜技魔術表演)的,一個挨一個;趕集購置年貨的人更是摩肩接踵,重要地段往往擠得水洩不通,大人必須緊緊拉住孩子的手,以免走丟了。
筆者家住縣城西部,難得的年假,只是在西部一些主要街道和街區轉了轉,感覺到還是那座小城,還是那些街道,只不過變得清冷了些,與年味兒顯得大不相稱(聽說這些年縣城東擴,大概商家人流都去了縣城東部和大型超市)。
“寧陽大道+七賢路”十字路口南望。
“寧陽大道+七賢路”十字路口北望。
世紀城南門“風水寶地•萬商雲集”的標識,註解著它曾經的繁華。
世紀城內部人聲寂寥,靜得有些出奇。
在網路上紅極一時的大香港皮鞋格外醒目。
十多年前寧陽最繁華的商業區富源巷。
“復聖大街+七賢路”十字路口
有著西部新城之稱的名士華庭小區。
為了哄託過年氣氛,光禿禿的樹枝上掛著的紅燈籠也在寒風裡羞澀地註冊著稀稀拉拉的行人和車輛。
老家的村子分成兩部分,東部是居民小區,多數的農戶已在這裡買了房子,年輕人大都住在裡,這裡已經是集體供暖,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已經融入城市模式;西部是舊村,舊的房子、斑駁的院牆、土路和空蕩蕩的街道,街上一隻貓兒狗兒都看不到,讓舊村愈發顯得空曠、冷落,和從前滿街跑的孩子、到處響起的鞭炮聲組成的年味兒形成明顯的對比。
過年了,人呢!?也許天冷,人們都縮在家裡取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