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白整齊的牙齒是很多人嚮往和追求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平時吃太甜了或者不注意口腔衛生,容易壞牙,尤其是小朋友。另外,年紀大了之後,也很容易壞牙,這是自然規律。
但是很多時候,有些人明明不符合這些條件,即便出現了壞牙,也不會多想,牙壞了就補,補不了就拔了再鑲,不僅費用沒少花,人也沒少受罪。
很多人眼中的疑難雜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則新聞。
介紹的患者無外乎都是一些青年到中年的人群,也有一部分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現牙齒損害,有的甚至牙齒全部掉光,而且基本上都伴有明顯的口乾眼乾的表現,有些還會伴有氣促、乏力、關節痛等看起來似乎沒有關聯的症狀。之所以反覆輾轉於不同醫院都沒有確診,治療效果不好,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注意力集中在牙齒方面,沒有往風溼病方面考慮。
可能有人要問了,壞牙齒跟風溼病怎麼扯上關係了?
實際上,牙齒問題可能與風溼疾病——乾燥綜合徵有關。從字面上理解,這是一種跟“乾燥”表現相關的綜合徵,哪些表現與乾燥相關呢?
常見的有口乾、眼乾、面板乾等,凡是存在外分泌腺的部位,都可能出現相關臨床表現。但是,有“乾燥”的表現就能確診了嗎?當然不是,說到這裡給大家先介紹一個案例。
臨床案例
本人曾經會診過一個患者,因為關節痛在康復科住院治療,期間做了自身免疫抗體的篩查,結果提示抗核抗體陽性,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陽性,於是請我科會診。
一問該患者,平時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口乾和眼乾表現,也沒有明顯的壞牙,只是時不時有關節痛,要不是化驗提示有自身抗體異常,還真沒往風溼病方面想。後來該患者配合做了唇腺活檢,活檢結果證實唇腺已經開始出現炎症改變,並且符合乾燥綜合徵的特徵性變化,也請了眼科完善眼部的檢查,發現還是存在乾眼症的證據。後來再仔細詢問患者後,她還是有反覆的口乾表現,只是平時喝水比較多,表現沒那麼明顯,也沒太當回事。最後,這個病人確診了乾燥綜合徵,經過治療後,症狀逐步緩解。
那麼,是不是有了壞牙就一定得了乾燥綜合徵呢?
事實並非如此。上面圖片中的那種牙齒表現有一個學名叫“猖獗齒”,大多出現在乾燥綜合徵長期未經治療或治療不當以後。
而確診乾燥綜合徵,需要結合是否存在免疫指標異常,是否存在唇腺活檢異常,是否有口乾眼乾等一系列表現,有時候甚至需要多個專科協作才能確診。
總而言之,有了壞牙要引起重視,尤其是伴有口乾、眼乾等症狀,反覆治療效果不好的,必要時可以找風溼專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