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伊始,不少人在節日大吃大喝後下決心“戒糖”。確實有人吃了太多的糖。少吃甜食、巧克力、餅乾自然不是壞事,但無意識中吃糖過量並不難。
但是,也有越來越多專家認識到,把糖“妖魔化”也是危險的,它會導致困惑、不切實際的預期,以及丟失飲食結構中的重要食物組。
許多食物中都含有天然糖,例如水果和蔬菜,而這些我們平時可能吃得不夠。但人們在形容那些濃縮和新增糖時往往強行使用“天然糖”這個概念,這類糖我們吃得太多了。
因此,試圖戒糖前,有哪些關於糖的重要資訊我們需要了解呢?
有沒有一些糖比另外一些更好呢?如上所說,許多食物中都含有天然糖,包括水果、蔬菜、穀物和乳製品。身體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糖,為細胞提供能量。
作為糖的一種形式,葡萄糖為身體提供主要的能量來源,而大腦所使用的葡萄糖能量占身體所需總和的一半。
牛奶、水果(這裡指整個水果,不是果汁)和蔬菜中所含的天然糖屬於內源性糖(intrinsicsugars),因為這些糖包含在食物結構中。
當然,最終所有糖都會被身體用同樣方式來加工分解,但這些食物中還富含有益的營養素、纖維以及脂肪,對這些應該無需過多擔憂。
遊離糖是從它們天然狀態中(例如甘蔗、楓樹、蘋果)分離和提煉出來的。它有時是濃縮的,然後新增到食品中。
遊離糖包括從砂糖到椰子糖、從金色糖漿到龍舌蘭糖漿、再從糖粉到糖蜜等所有糖。有時,即使一種糖的名字聽起來很“自然”,或是糖的顏色更深,或不是精加工糖,但它們仍是遊離糖。
遊離糖還包括蜂蜜和果汁。雖然這些糖是天然糖,但它很容易被身體自由吸收。遊離糖很快就可以進入血液,讓血糖升高。這時,身體為了控制血糖就會釋放胰島素。胰島素把糖從血液中吸收並把它儲存到細胞中為身體提供能量,或是儲存為脂肪。
要想區分天然糖和“聽上去”很像天然糖的新增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可以從產品成份表中檢視糖分含量,但糖在食品成分標籤中有多種不同的名字:從一些科學名稱,比如,右旋糖(dextrose)、蔗糖(sucrose)、麥芽糖(malt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轉化糖(invertsugar),到聽起來更天然的糖,比如,糖漿(molasses)、麥芽精(maltextract)、糖漿(syrup)或花蜜(nectar)和濃縮水果等。
但當那些看起來不太甜的食品中也有新增糖時,大多數人就搞不明白了。比如麵包、早餐麥片、零食、水果酸奶等。都看上去比較健康,但其含糖量卻出乎意料的高。
同時,在商店購買的調味品,諸如各種調料醬汁、醃泡汁、酸辣醬以及番茄醬等都含有許多新增糖。
少吃新增糖有明顯的健康益處,例如,可以改善牙齒健康,以及減少卡路里攝取來保持健康體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