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依舊低溫,不過距離立春已經沒多少天了,不管是冬末還是早春,其實都是魚最難釣的一段時間。因為氣溫低的階段尤其注重氣溫的穩定,否則魚是不開口的。而每當季節更替的階段,往往都是氣溫起起伏伏的階段,這是魚難釣的根本原因。對於釣魚來說,不同的節氣講究不同的路數。
一、宜釣穩定,不宜釣氣溫起伏
從天氣的角度來看,還是應該釣穩定,不過處於氣溫不穩的階段,那一定要更注重時機的選擇。通常來說,氣溫起起伏伏的階段時,在氣溫下降之前往往會有幾天比較平穩的天氣出現,這是不錯的出釣時機。還有就是雨雪天氣之前,多陰天或者多雲的天氣,也是不錯的出釣時機。還有下雪第一天,也是可以出門的,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至於下雨,雨夾雪,肯定不適合出門。牢記晝夜溫差要小,風不能大,否則必定是空軍的天氣。
二、宜釣深水,不宜釣淺水
選擇釣位此時要找深水,或者較深位置的障礙物。找深水其實也是有技巧的,也並非只要深水就一定有魚窩。通常來說,都是選擇跟淺水有密切關係的深水,比如坡、水下坎等地形,因為深水的水溫在這個階段更高而且更穩定,淺水會有少量食物,魚躲在跟淺水相連的深水中才是最合適的。釣障礙物,要找深一些的障礙物,首選依然是暗草和橋墩附近,至於岸邊水草區域,此時已經很難釣到魚。魚窩的位置隨著氣溫的下降遷移到深水,只有等氣溫持續回升時,才會回到淺水,那估計要等到驚蟄之後了。
三、宜傳統釣,不宜臺釣
釣法的選擇對冬釣來說影響非常大,因為冬季的特點是魚不愛動,有扎堆抱團的習性,如果找不準魚窩,或者打窩的位置距離魚窩較遠,發窩就會非常困難。所以不宜死守一個窩點,這是臺釣較大的不利因素。而且此時魚窩在深水,或者較深的障礙物,還需要搭配上比較輕盈的釣組,對臺釣來說也非常困難。所以,更可能夠到魚窩,並且下鉤精準,受到颳風影響更小的傳統釣,才是此時比較好用的釣法。不管搭配豎漂釣組,還是七星漂釣組,都會更有優勢。
四、宜動,不宜守
動,其實包含了幾個方便。首先是動態,這是在低溫季節撬開魚嘴的好方法。對於好奇心很重的鯽魚來說,就算不想進食,也往往會對動態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忍不住咬上幾口。想要動態可以使用活餌,或者使用逗釣,活餌加逗釣效果自然是更好的。第二個意思是多窩走釣,不死守。第三還可以使用一些比較特殊的釣法,比如甩大鞭釣法。如果長竿端釣都夠不到魚窩,那就只能甩大鞭了。掛活餌把釣組甩出去,然後進行拖逗,這也是找魚窩的一種好方法。
通常來說,過了雨水氣溫就會平穩回升,雖然會有倒春寒,不過溫度還是在起起伏伏中上升的,等過了驚蟄之後,魚情就會逐漸變好。而最大的變化是魚開始到淺水取暖和進食,那就到了魚真正離開深水的時候了。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