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的現象十分嚴重,大多數軍閥以一個省或者是數個省為依託,不斷地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是到抗戰結束後,在蔣介石的打壓下,很多軍閥勢力都被分化瓦解,不復存在了。不過有一個省的軍閥比較特殊,他們始終活躍在中國近代舞臺上,這個軍閥武裝就是桂系。
桂系
在很多人的眼裡,廣西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桂林山水更是聞名天下。但事實上,廣西自古以來就民風彪悍,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派30萬軍隊對抗匈奴,但是卻在廣西放了50萬大軍對抗西甌(壯族祖先),明朝末年,戚繼光對抗倭寇的狼兵也大都是由廣西兵組成。
太平天國初期,洪秀全率領三萬廣西兵從廣西一路打到了南京,佔據了半壁江山。太平天國後期,雖然軍隊總數增加到了30萬人,但是由於增加了很多其他省份計程車兵,戰鬥力遠不如之前,曾國藩就曾說過:“長毛(太平軍)中後期之30萬之戰鬥力,遠遠不如剛出廣西之3萬”。清朝末年,列強紛紛入侵中國,腐朽的清軍節節敗退,唯獨老將馮子材率領廣西兵在鎮南關打敗了法國軍隊。
辛亥革命之後,以陸榮廷為首的舊桂系勢力掌控廣西。1924年後,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首的新桂系勢力掌握廣西大權,新桂系勢力統一廣西后,加入孫中山在廣州建立的國民政府,新桂系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國民革命第七軍是桂系的起家部隊,這支部隊又被稱之為桂系第七軍,北伐時期,第七軍一路橫掃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北洋軍部隊,由於戰鬥力強悍,被稱之為鋼七軍。
民國時期的桂系軍閥不同於其他各省的軍閥,桂系軍閥不僅有一支強悍的部隊,還擁有十分精明的政治頭腦。從1930年9月開始,桂係為了加強對廣西的統治,開始在廣西推行民團制度,廣西全境被分為12個民團區,各區內選擇戰略要地設立指揮行營,總部設在南寧,由白崇禧擔任總指揮。
桂系在縣一級設立民團司令部,由縣長兼任民團司令,縣以下,村街設民團後備隊,鄉鎮設民團後備隊大隊,區設民團後備隊聯隊,廣西境內18歲到45歲的男子都必須接受民團的訓練。為了培訓民團幹部,廣西還新設立了一所專門培養民團幹部的軍校。
這種制度不僅讓桂繫有了一支強大的預備役武裝,還使得廣西全境能夠上下一心,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搞經濟建設,杜絕匪患。民團更是成為了建設學校、道路橋樑、樹林、公共設施等的主要力量,為政府節省了大批財政支出。廣西這種光效的組織方式,在抗日戰爭期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八年抗戰,廣西共徵調近百萬兵員參與其中,人數僅次於四川,河南和湖南,按人口比例則居第一位。
解放廣西
抗戰勝利後,其他軍閥都被蔣介石瓦解地支離破碎,唯獨桂系軍閥不但沒有被蔣介石消滅掉,反而更加壯大,其政治,軍事地位進一步提高,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地方實力派軍閥。
在和解放軍的作戰中,桂系軍隊的實力絲毫不遜色於蔣介石的中央軍,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的時候,威脅最大的就是桂系軍隊,劉伯承在大別山時還制定了殲敵順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隊,次打較強之中央軍,最後打最強之桂軍。”
粟裕在解放戰爭期間也一直告誡部下:“要分清國民黨軍中哪些是精銳部隊,一看裝備,美式裝備的肯定是精銳部隊;二看口音,廣西口音的部隊一定也是精銳部隊。如果既是廣西口音,又是美械裝備,那絕對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一定要小心。”彭德懷元帥早在紅軍時期就評價過廣西軍隊:“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渡江戰役時,當時包括五大主力在內的蔣介石中央軍嫡系部隊已經全被殲滅,國民黨為了抵抗解放軍的進攻,在中南地區丟擲了桂系軍隊這最後一張王牌,白崇禧在湖南,廣西,廣東部署防禦,妄圖阻止解放軍向華南,西南挺進。
為了殲滅白崇禧集團,解放軍派出了以林彪為首的第四野戰軍,林彪調集四野一部和二野四兵團共53萬人對抗白崇禧集團。但是林彪剛進入廣西,其麾下的四野第49軍146師在青樹坪遭到桂系精銳第七軍的伏擊,如果不是友軍的拼死支援,146師很可能全軍覆沒,此後一向強悍的四野大軍也不敢再輕視桂軍。
1949年9月,林彪發動衡寶戰役,指揮三路大軍向桂系軍隊發動進攻。此戰,四野殲滅桂系4.7萬人,取得了一場大勝利。衡寶戰役後,林彪四野的前線指揮部到達衡陽,當時蘇聯作家西蒙諾夫對林彪進行了專訪,在問到如何看待白崇禧時,林彪回答:“我認為白崇禧是國民黨軍將領最有才幹的一個。”
廣西剿匪
1950年1月中旬,廣西全境基本獲得瞭解放。但是廣西解放後,卻始終都安定不下來,這裡的土匪活動十分猖獗,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很大隱患。
其實在新中國剛建立的時候,不僅是廣西,全國很多地區,尤其是西南,西北等地,都有很嚴重的匪患,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土匪都是打散的國民黨軍潰軍組成,四川,湖南等地的土匪數量比廣西還多,但是卻沒有廣西的土匪這麼難以剿滅。
廣西解放後,各地土匪勢力以國民黨軍殘餘勢力為骨幹,以大瑤山,十萬大山等地為根據地,對廣西全省進行破壞行動。不甘心失敗的白崇禧繼續培養特務,輸送到廣西境內,這些特務和國民黨殘餘勢力,土匪,地主惡霸聯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小的勢力。
1949年12月,四野名將李天佑被任命為廣西軍區副司令員,主管軍事,開展轟轟烈烈地剿匪行動。然而,李天佑上任之後,剿匪的效果一直都很不理想,反而越剿越多,1950年8月,毛主席親自起草了一份電報,嚴厲批評廣西軍區:“廣西是全國剿匪工作成績最差的一個省,領導方式上有嚴重的缺點。”
為了加強剿匪兵力,毛主席還派解放軍第21兵團53軍來到廣西協助剿匪,而第21兵團第53軍是湖南起義的陳明仁兵團改編而來的,起義後,陳明仁擔任四野第21兵團司令員兼53軍軍長。在東北戰場上,李天佑率領的東野一縱和陳明仁率領的國民黨軍第71軍多次交鋒,打得十分激烈,不分上下。
這次毛主席派陳明仁來廣西支援李天佑,明顯是用了激將法。即使是這樣,廣西的剿匪戰役還是一直進行到1952年才徹底結束,整個廣西剿匪戰役中,解放軍先後出動了兩個兵團,17個師的兵力,共20萬大軍,和打一場大仗用的軍隊數量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