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婷,曾是鏡頭前光鮮亮麗的央視主持人,卻在事業上升期被確診乳腺癌,人生的轉折點自此開始。
抗癌成功的虞婷曾說,自己的前半生就是一場“不甘心”,不甘心生活在家鄉小城、不甘心自己的學歷、不甘於平凡。
人生在世,誰人甘心草草一生?不甘心就要去爭,不甘心就要去拼,正是在這股“不甘心”的驅使下,年輕的虞婷事業發展如火如荼,獲得了“小倪萍”的美稱。
可惜的是,一個所有女性都在躲避的病魔此時悄悄地來到了她的身邊。
一、無意中發現腫塊,誤診為乳腺增生
2012年的某一天,照常化身為拼命三娘,早起準備工作的虞婷突然發現胸部有點不舒服,伸手觸控感受到了硬物,這讓她內心預感不妙,趕忙去醫院就診。
內心緊張的虞婷在聽到醫生說出“乳腺增生”四個字的時候才徹底放下心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她調整心情後,安心回去照常上班、下班,回家陪伴父母。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可到了2013年3月,虞婷發現乳房裡的“硬物”竟然悄悄長大了!她內心潛藏的不安再一次爆發。
二、初為人母,卻確診乳腺癌
經過一系列檢查,虞婷確診了乳腺癌。“乳腺腫瘤”4個字像晴天霹靂般擊中了虞婷,拿著診斷書的她在醫院的走廊嚎啕大哭。悲傷、痛苦、恐懼的情緒一齊湧向了虞婷。這時的她剛生完女兒5個月,還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然而上天卻似乎跟她開了個玩笑。
就在虞婷陷在悲傷中時,母親的電話讓她“醒”了過來,她想到了年幼的孩子、還在家裡等她吃飯的父母,事情既然已經無法改變,那就只能勇敢面對。
虞婷找了個地方,洗乾淨臉,平復好心情,回家故作平靜地和父母吃飯,懷抱孩子,一個人承擔了確診乳腺癌的事情。而其父母甚至是在手術前一天才得知她的病情。
三、熬過手術,化療卻讓她“生不如死”
手術前一天,虞婷還笑著和醫生討論病情,以為只是把腫瘤“挖”出來就好了。然而醫生卻解釋說這次的手術要切除乳腺,整個乳房都保不住。此話一出,原本面帶微笑的虞婷霎時間如遭雷擊,失去乳房,這對一個美麗、自信的女性而言,無異於被奪走自己的女性自尊。
然而事已至此,不做手術,命可能都保不住,她只能硬著頭皮接受。虞婷在早晨8點被推入手術室,歷經6個小時的手術後回到病房,此時的她飽受病痛,但是內心卻隱隱覺得安心,因為性命總算是保住了,可讓她沒想到的是,之後還有化療等著她,而這也是最難熬的一關。
虞婷曾說,進入化療後她覺得自己找到了“地獄”。因為化療的副作用,虞婷及腰的長髮開始大面積脫落,人也越來越憔悴,她自述:“吸口氣都會嘔吐不止,像有雙大手在五臟六腑肆無忌憚的翻攪,痛得忍無可忍,就想是不是跳樓摔下去都比現在好受。”
化療階段的虞婷每天都在忍受痛苦,幾次懇求醫生給她吃止痛藥,打止痛針,然而因為病情原因,這些痛,虞婷只能自己硬抗。
除了身體的痛,虞婷的精神也在遭受巨大的折磨。從治療開始,她就再也沒有抱過女兒了,因為病情使她陷入“癱瘓”,雙手無法動彈。
每24天就經歷一次同樣煎熬的虞婷,終於熬過了生死關頭,在8個月後走出了困境。
四、涅槃重生,2個反思
有人說生死關頭走一遭,人生就會發生巨大的轉變。戰勝了癌症虞婷同樣有2個反思。
- 1、拼命賺錢,錢或許有了,命卻沒了
虞婷曾在演講中說道,如果用一百萬能夠交換自己的痛苦,她將毫不心疼地換掉,曾經的自己不甘平凡,追逐金錢、權力、地位,但是疾病來臨時,這些東西卻不能代替分毫。
回顧自己過往的人生,虞婷問道:也許正是曾經經受的巨大壓力和爭強好勝帶來了乳腺癌的危機,可是還有多少人依舊過著這樣的生活?
- 2、重視健康,越早越好
虞婷的遭遇也告誡人們要重視健康,如果在早期發現乳房異樣時就能得到積極的治療,或許就不會演變成乳腺癌,給家人和自己帶來這麼多的折磨。在生活中,一定要重視健康問題,早篩查、早治療,不要給病魔可趁之機。
五、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癌症?
臨床資料統計結果顯示,每年癌症確診人數遠超160萬,因癌死亡人數高達120萬。中國每年的乳腺癌新發病例是全球新發乳腺癌病例的12.2%,死亡病例是9.6%,種種資料都證實乳腺癌是國內女性群體中的常見腫瘤型別。
患癌人數的攀升和人體內的原癌基因有所關聯。人類只要存活、活動,體內的細胞就會不斷更新換代,而DNA和細胞的反應過程在外界因素的干擾和人體內本身含有物質的作用下,會發生突變,而變異細胞其實是有癌細胞的特徵的,這一類突變過的DNA也就是原癌基因了。
理論上來看,人人都有原癌基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孫燕表示,人體作為一臺24小時連軸工作的“儀器”,錯誤和疲勞產生的“損耗”在所難免,但是生活中人類不良的生活習慣帶來的誘導影響也很大,因此要避免人為誘發癌症,比如:高脂飲食、吸菸酗酒、性生活亂、感染HPV、精神壓力等等。
健康問題其實是纏繞著每一個人的話題,人生天地之間,生死病痛又有誰能避免呢?而當代人對於金錢的崇拜愈演愈烈,反而忽視自身健康,這明顯是不可取的!虞婷抗癌成功的經歷告訴世人,人生就像是一個天平,權勢地位在一邊,家庭親情是另一邊,而虞婷在抗癌之旅中的勝利離不開親情的助攻!#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人人都會有癌細胞,但不是人人都患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9-11-28
[2]《【聽院士談養生】孫燕:不要人為地給自己“誘發”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2016-01-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