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2400人中就有1人發生猝死!為避免心臟性猝死的發生,中山大學首屆名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王景峰教授建議,高危患者在堅持服藥的基礎上還可以額外配備一臺隨身“心臟救護車”——植入式心率轉復除顫器(ICD),為自己的健康加上“雙重保險”。遺憾的是,目前我國的ICD整體植入比例明顯偏低。
平均每天有1500人死於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指由心臟引發的突然死亡。我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多達54萬,即平均每天有近1500人死於心臟性猝死,死亡人數相當於每天發生4-5次空難。我們熟知的許多名人,如著名作家王小波、喜劇演員高秀敏和相聲演員馬季,皆因心臟性猝死離世。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心跳過快等急性症狀,也可能毫無先兆。患者心臟停跳後,“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6分鐘,故心臟性猝死搶救成功率極低,通常20個經歷猝死的人中,僅有1人能存活。且近年來,心臟性猝死的發病逐漸趨於年輕化。
作為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的王景峰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心臟性猝死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四類:第一,曾因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突發暈厥或心臟驟停的患者;第二,患有冠心病,具有心梗病史,且心梗後射血分數(EF值)降低的患者;第三,患有嚴重的心肌疾病的患者,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等各種心臟病導致的心力衰竭;第四,患有其他可能導致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的原發性疾病的患者,如長QT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等。
“所有心臟病病人都有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潛在風險,但心力衰竭、冠心病、遺傳性心律失常、心肌肥厚的患者,發生的可能性更大。”王景峰教授解釋道。他建議,40歲以上男性和45歲以上女性應至少每年做一次體檢,必要時可以加一項超聲心動圖和動態心電圖檢查,以儘早發現疾病。若是確診了心臟病,還要進行心臟性猝死的危險分層,以更好地制定治療方案。
我國目前ICD植入比例偏低
王景峰教授表示“對於心臟性猝死的防治,藥物只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完全無法防止猝死的發生,真正起到‘攔河大壩’作用的是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 王景峰教授表示,現在一些公共場合如地鐵站、商場、機場都配備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但只有會正確使用的人在場,AED才能發揮作用。而ICD是一種體積較小,能夠植入患者胸腔或腹腔的醫療裝置,可隨時監測心臟情況。一旦患者發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ICD能在數秒內轉復為正常心律,當患者出現緩慢性心律失常時,它就會起搏心臟。合理使用ICD可有效降低高危患者死亡率,延長患者壽命。
然而,我國目前的ICD整體植入比例較低。“中國每年有54萬人發生心臟性猝死,但2019年ICD植入量不到6000臺,只佔了百分之一點多。”王景峰教授介紹,中國目前ICD植入率只有3.61臺/每百萬人口。而其他國家和地區中,日本為51.79臺/每百萬人口,同時泰國和馬來西亞也都高於中國。“這本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問及該現象出現的原因,王景峰教授表示,國內醫務人員對心臟性猝死認識不到位是問題的關鍵。另外,對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宣傳教育不到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心臟性猝死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不像急性心梗那樣有明顯的前兆,很多患者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等到猝死發生時已經難以挽回。
春節來臨,作息規律、忌暴飲暴食很重要
“其實不少患者不願意植入ICD還有一個原因,他們覺得體內多了個外來裝置,生活會不方便,尤其像磁共振(MRI)等檢查無法進行。此外如果電池壽命不夠長,也會帶來再次手術的問題。”據介紹,以前植入心臟起搏器、ICD後,絕大部分患者都不能進行磁共振檢查,而大多數心臟猝死高危患者的年齡偏大,正是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疾病的高發年齡,而MRI在腫瘤診斷、神經系統檢查、軟骨關節等領域處於不可替代的地位。“大部分裝了ICD的患者今後都有可能需要做磁共振檢查,甚至不止一次。”
而隨著不少黑科技的出現,現在患者的觀念也在改變。近期獲批MRI相容標籤的新型植入式心臟裝置在全國陸續開展植入手術,今年46歲的王先生就成為全國首批植入GALAXY家族ICD的患者。據王景峰教授介紹,患者前段時間因“間斷性胸悶、心悸、抽搐伴意識喪失三次”住院,患者有心梗病史,出現過室速室顫,再次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可能性較高,且由於患者年輕,存在短暫的房顫發作史,後期有做磁共振檢查的需要,經過專家仔細評估後,最後建議行MRI相容型ICD植入術。
今後植入MRI相容的ICD後,患者可以輕鬆接受磁共振檢查了。
“植入後患者不再有今後無法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擔心,電池使用壽命可以長達12-14年,是以往的ICD的2倍。這些都消減了患者的很多顧慮。” 至於患者植入這款MRI相容的ICD後需要注意些什麼,王景峰教授表示,目前ICD已有多種抗干擾的功能,避免接觸較強磁場即可,過安檢、做X光檢查都不會受影響,患者可以正常地運動、生活和工作。
現在正值冬季,心血管發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加上春節來臨,生活作息容易不規律,參加聚餐的大吃大喝也難以避免。作為著名的心血管專家,王景峰教授特別提醒,這個時候很容易誘發冠心病、心梗以及心臟性猝死,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首先,要注意作息規律,不要暴飲暴食,堅持低鹽、低脂、低碳飲食,保持平和的心態。第二,如果本身有高血壓、冠心病,要堅持服藥。第三,如果符合植入ICD的適應證條件,比如射血分數<35%的心衰患者,或者病人已經發生過心跳驟停,植入ICD目前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採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廖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