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17處世界文化遺產、1600多座佛教寺廟和400多座神道教神社,都讓人們為之著迷。
而冬日裡的京都,是不同於別處的蕭瑟寂寥,各種自然景觀、特定活動、燈光裝飾,都讓其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美,既浪漫又韻味濃厚,是京都獨有的魅力。
嵐山花燈路
京都嵐山花燈路是從2005年開始成為京都嵐山地區的固定活動,在每一年的12月中旬舉辦。
當年京都市政府為了讓京都在21世紀有著全新型態的風物詩,就實施特別點燈活動,讓遊客可以一邊散步在打滿浪漫燈光的街道上古蹟巡禮中,一邊進行京都的古蹟巡禮,沉浸在京都的歷史情懷中。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渡月橋“花燈路”,說是日本人一生一定要前往一次的美景都不為過。
渡月橋旁的山巒被打上藍紫色燈光,讓嵐山在朦朧黑夜中沒有被遮蔽掉她的身影,盡顯出雄偉美麗的自然景色。
還有“燈與花之路”,水邊與竹林等自然景觀,以及活用歷史文化遺產,被露天行燈所點亮。
在靜謐的夜晚,漫步於此,沉浸於京都古韻之夢,彷彿打動人心的小說場景就出現在現實中。
北野天滿宮
冬天的京都雖然沒有櫻花,但卻是個賞梅的好時節。而說起京都賞梅第一名所,首先要推的北野天滿宮。
這裡是日本全國天滿宮之總本社,供奉著問之神菅原道真,梅苑內種植著道真當年最愛的梅花,共有50種、1500餘株梅樹,白梅、紅梅、雲龍梅…以及珍稀品種黑梅、紅和魂梅,難怪會被稱為“京都第一賞梅地”。
在每年的2月25日,這裡還會舉辦梅花祭,不僅本地會聚集於此,也引來了各國的遊客前往觀賞。
此外,天滿宮的“大福梅”也非常有名,是由神職巫女採摘梅樹的梅子製作成梅乾,於12月底做為新年紀念物分發給參拜者。
據說元旦那日泡水飲用會帶來好運氣,也是非常受京都人歡迎。
隨心院
隨心院是京都的著名賞梅地,它還有個動聽的名字叫做“小野梅園”,因為是當年小野小町曾經賞梅之地,文塚裡據說還埋藏著她當年收到的千餘封情書。
梅園內種植著230餘株梅樹,梅花多呈薄紅色,風韻獨特,也被稱為“朱華之梅”色,令人不由得揣想起小野小町的絕色容貌。
而且這裡的開花期可以持續至3月下旬的櫻花季,梅櫻爭豔,更為撩人。
長岡天滿宮
長岡天滿宮曾以絕美的杜鵑花海走紅於INS,但是冬末春初時,這裡的梅花也超美的,絢麗景象與櫻花有幾分相似,又有幾分不同。
梅林中種植著200餘株梅樹,在硃紅色的本殿之前,紅梅、白梅交相錯映,美如詩畫。而在八條池畔又是池水映著梅花,一動一靜,又是另一番幽雅意境。
此外,每年的3月15日也會舉辦梅花祭,也是境內梅花滿開之時。
下鴨神社
下鴨神社的梅花和別處的梅花有所不同,因為這裡僅有一棵梅樹,卻名揚京都。
因為這棵梅樹非常有來頭,可是被譽為“光琳之梅”,在日本十七八世紀的著名畫派“琳派”代表性畫家尾形光琳曾以它為題,描繪出“紅白梅圖二曲屏風”上的梅樹圖案,如今已成為國寶。
城南宮
這座神宮位於京都南面,有著1200年曆史,作為京都五大社之一守護著平安京。
而神苑內的“春之山”庭園內生長著150株粉紅色與白色的枝垂梅,待到滿開時,豔紅柔白,飄渺若夢,比櫻花還多了幾分絢爛。
除此之外,在梅樹下方還會落滿椿花,每年的2月18日到3月22日舉辦的“枝垂梅及椿花祭”,極其隆重,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駐足觀賞。
法輪寺
在嵐山花燈路舉辦期間,人稱“嵯峨的虛空蔵”的「法輪寺」從日落到20:30會設定特別參觀。
而且從院內右手邊的瞭望臺還可以眺望到以“渡月橋”為首的嵯峨山野風景。
寶嚴院
冬季時,「寶嚴院」從17:00到20:30會舉行特別參觀,將公開嵐山借景迴游式山水庭園「獅子吼(ししく)の庭」。
「獅子吼の庭」是源自中國典故“登龍門”——鯉魚躍過三段瀑布則成龍。鯉魚拼死努力的樣子,修行僧為得觀音知惠而刻苦修行的樣子,都藉由借景迴游式庭園表現出來。
野宮神社
作為「竹林小徑」起點的「野宮神社」,因戀愛和姻緣之神而出名,是女子旅遊的熱門景點。
其在源氏物語中也有登場,夜晚會舉辦特別參觀,人們可以看到與以往不同的莊嚴景色。
常寂光寺
冬季時,「常寂光寺」會在17:00到20:30舉辦夜間特別參觀。
其寺院寬敞,越過山門,能看到仁王門、正殿、妙見堂、多寶塔等各種景點,是與平日裡不同的韻味。
落柿舍
作為松尾芭蕉的弟子向井去來的遺蹟的「落柿舍」,冬天時從17:00到20:00舉辦夜間特別入庵。
舍內散佈著句碑,芭蕉在『嵯峨日記』的末尾中著名俳句「五月雨や色紙へぎたる壁の跡」的句碑也存留於此。
在夜燈下的襯托下,更顯肅穆和寂寥,讓人不禁駐足靜思。
關注可瞭解、諮詢更多旅遊資訊
還可免費諮詢定製旅遊線路
·免責宣告:文中圖片及部分文字資訊來源網路,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絡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