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35“閃電II”戰鬥機
F-35戰鬥機,綽號:Lightning II“閃電Ⅱ”,是美國一型單座單發戰鬥機/聯合攻擊機,屬於五代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鬥機和世界上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鬥機。2006年首飛,F-35已經發展出A/B/C三種型號,包括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與作為航母艦載機的F-35C型(2013年服役)。
乘員1人,長15.67米,寬10.7米,高4.33米,空重13,154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1,800千克,採用一臺普惠F135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125千牛,加力推力191千牛,最大飛行速度1.6馬赫,實用升限18,288米。航程2,220千米,作戰半徑1,160千米,裝備一門GAU-22/A 25毫米機炮,可以掛載AIM-120、AIM-9X、AIM-132、歐洲“流星”、AGM-158C遠端反艦導彈等彈藥。
F-35C上艦,意味著美國海軍航空兵進入“隱身時代”。可以輕易突破敵方的地面防空系統,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精確打擊地面或海上目標。需要爭奪制空權時,也能隱蔽接敵,在對方察覺前發射超視距導彈將其消滅。以前美國航母戰鬥機群編成是20架F/A-18“超級大黃蜂”C型、12架E型和12架F型。以後將逐漸變成20架F-35C加12架F/A-18E型、12架F型。
二、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F/A-18戰鬥攻擊機綽號"大黃蜂",是美國海軍一型超音速噴氣式第三代戰鬥機。由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研製,原型機1974年6月9日首飛,198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2006年7月28日F-14戰鬥機退役後,成為美國航空母艦上唯一的艦載戰鬥機直至F-35服役才開始逐漸退役 。
“超級大黃蜂”F/A-18E是終極是“大黃蜂”的終極改進型單座版,F是雙座版。長18.31米,寬13.62米,高4.88米,空重139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9938千克,裝備2臺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F404-GE-400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7200千克,發動機重量為983千克,推重比7.4,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實用升限15000米,航程2346千米,作戰半徑722 千米。武器為1門M6120毫米六管機炮,可以掛載AIM-9L、AIM-7“麻雀”、AIM-9、AIM-120空空導彈、AGM-84反艦導彈,AGM-65空地導彈和AGM-88A導彈。
美軍航母一般攜帶F/A-18E12架,F12架。主要用來填補F-14“雄貓”退役之後空缺的艦載重型戰鬥機任務,與A-6“闖入者”及A-7“海盜II式”兩款攻擊機退役之後的對地/對艦攻擊角色。F-18的成功得益於多用途性,可靠性和維護性好,生存能力強,以及便宜。F-14“雄貓”在上世紀70年代就賣到了6390萬美元,“超級大黃蜂”到現在才賣到7000萬美元,這麼一對比航程短、氣動外形差、油耗高就不算什麼問題了,結果“劣幣驅逐良幣”美國航母的機庫就被“大黃蜂”霸佔了。
三、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
“咆哮者”EA-18G是美國一款非常成功的電子戰飛機。2005年完成風洞和綜合地面試驗,2006年完成艦載適用性試驗並裝備海軍航母,2015年完全取代大名鼎鼎的EA-6B“徘徊者”,是當之無愧的美國海軍電子戰砥柱中流。
作為F/A-18E/F的衍生機型,EA-18G“咆哮者”具有和前者相同的機動效能,因此完全可以隨隊提供電子支援,而且本身具備空戰能力,不僅能自衛,還能執行護航任務。相比於不通用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咆哮者”99%的零配件都可以與F/A-18E/F互換,這就大大降低後勤保障的壓力,也節省了培養飛行員的時間與費用。
EA-18G並不是來客串的,它擁有十分強大的電磁攻擊能力。憑藉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為其設計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和新的ALO-99戰術電子干擾艙,可以透過分析干擾物件的跳頻圖譜自動追蹤其不斷變化的發射頻率,並精確的定位以實現“跟蹤一瞄準式干擾”,首度實現了電磁頻譜領域的“精確打擊”,而且有效干擾距離高達160公里。
安裝在機首和翼尖吊艙內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對敵實施全頻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監聽功能的系統,即透過噪音切斷敵方通訊,但自己又能聽清地方在說什麼,而且在對外實施干擾的同時,採用主動干擾對消技術保證已方甚高頻話音通訊的暢通。
USO-113(V)通訊對抗系統也是EA-18G的制式裝備。它擁有指揮、控制和通訊對抗、電子支援措施及通訊等多種任務模式,能夠自動干擾有源目標或盲幹擾指定目標,無論大型預警雷達還是路邊炸彈的遙控裝置都無法倖免。
EA-18G雖然是電子戰飛機的天花板,但目前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一是無人機的崛起,二是“徘徊者”庫存數量巨大,經過改進也能具備相同的戰力,而且改4架才趕上一架“咆哮者”的價錢。一艘美軍航母一般要配備5架“咆哮者”,成本不低。
四、E-2C/D“鷹眼”固定翼預警機
E-2“鷹眼”系列預警機是美國海軍航母艦載主力固定翼預警機。E-2C型代號“鷹眼2000”,E-2D型代號“先進鷹眼”。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製的E-2A原型機於1960年10月21日首飛,其後推出了E-2B升級型,E-2C原型機於1971年1月20日首飛,1973年投入使用。
“鷹眼”是整個航母艦隊的眼睛,主要用於艦隊防空和指揮引導空戰,亦可執行陸基飛行任務。機組員5人(正、副駕駛各一,系統操作人員三名,分別為戰鬥資訊中心操作員、航空管制員、雷達操作員),長17.59m,翼展24.56m,空重18234kg,總重19535kg,最大起飛重量23391~26082kg,極速650km/hr,巡航速率474km/hr,作戰半徑322km,續航力2855.8km,滯空時間4~6小時,Allison T-56-A-8(E-2A/B)/425(E-2C)/427(E-2C Group 1 update/Group 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X2(T-56-A-425每具4600軸馬力,T-56-A-427每具5100軸馬力),實用升限11275米,距母艦320千米時值勤續航時間4小時24分,最大載油量續航時間6小時15分,裝備AN/APS-145雷達,具有海上下視和陸上下視能力,對飛機目標探測和確認距離為556千米以上,能同時監視海上艦船。可同時自動跟蹤2000個目標並控制40多個空中截擊行動,為艦隊提供全天候預警。
“尼米茲”級和“福特”級核動力航母這種大型航母一般會搭載4架,輪流升空,保證艦隊上空始終有一架值班。作為老式螺旋槳運輸機,自主起飛距離較長,只能採用彈射器起飛,而且因為自重較大每次要調大牽引力,所以機頭特別塗了一個大大的“+”號,提醒操作員。
五、C-2“灰狗”固定翼運輸機
C-2運輸機又稱諾斯羅普·格魯曼C-2“灰狗”運輸機,是美國一型雙發後掠翼渦槳式艦載運輸機。C-2運輸機由E-2預警機的基礎上研製而成,主要用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艦上運輸任務。1964年11月18日首飛,1966年服役,目前仍在役的是C-2A型。
乘員4人,載客量:26名乘客或12名傷者,掛載重量4,536 公斤,長17.30米,寬24.60米,高4.85米,機翼面積65 平方米,空重15,310 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4,655 千克,動力系統為2臺艾利遜T56-A-42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臺輸出4910軸馬力,最大飛行速度553 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0,210米,航程2,400 千米。
目前有39架C-2A“灰狗”運輸機在美海軍服役,每當航母出海執行訓練作戰任務時,艦上都會搭載2架,但它們不隸屬於這艘航母或者是航母上的艦載機聯隊,而是隸屬於獨立的兩個C-2A“灰狗”運輸機中隊,是被臨時派遣到航母上執行運輸任務。雖然航母上配有SH-60F“大洋鷹”或MH-60S“騎士鷹”等艦載運輸直升機,但固定翼飛機在航程、速度、載重、空間上有無法替代的優勢。能挑戰“灰狗”的,只有CMV-22B“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不過其安全性並不好。
六、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
MH-60R,是美國最先進的軍用艦載直升機之一,由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研製,在功能上集合了美軍SH-60B、SH-60F兩款“海鷹”直升機的優點,可執行反潛戰、水面戰、水上搜救、偵察、通訊中繼、後勤運輸、人員投送和垂直補給等多種任務。
2001年MH-60R試飛,2005年交付給海軍。屬於10噸級直升機,這一級別被各國海軍公認為最適合充當艦載航空平臺,因為它配備2臺發動機,動力強勁,且內部空間寬敞,能搭載吊放聲吶、雷達、電子戰裝置、反潛反艦武器等多種裝備。飛行速度可達267千米/小時,航程834千米,飛行高度可超過3000米,連續作業時間長達4小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MH-60R配備了數字化座艙、航電系統、紅外探測轉塔、雷達、聲吶等裝置。它的“眼睛”——APS-147多模雷達(MMR)可以自動發現並跟蹤255個目標,具有逆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聲探測、潛望鏡及小目標探測等能力,從而使MH-60R可以兼顧遠端搜尋和近距搜尋。裝備了AN/AQS-22低頻可調聲吶、雷錫恩公司的AAS-44前視紅外雷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電子戰支援系統等。該機的導航系統裝備了雙冗餘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多普勒戰術導航系統以及衛星通訊系統。武器有AGM-119“企鵝”反艦導彈、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MK46和MK50反潛魚雷,以及1挺7.62毫米口徑的機槍。
潛艇是航母最大的威脅,美軍航母編隊非常重視反潛作戰,每艘航母要配備約11架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不過隨著無人機的興起,美軍也開始嘗試用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畢竟人操直升機的航速、航程、制空時間都不行,而且還很昂貴。
七、MH-60S“騎士鷹”多用途直升機
MH-60S“騎士鷹”是“海鷹”系列艦載直升機的一員,要取代的是美海軍已經老舊的UH-46A/D“海上騎士”機隊,這也是為什麼MH-60S的綽號是“騎士鷹”。2000年1月,MH-60S“騎士鷹”完成首飛,並開始成為航母艦隊的絕對主力多用途直升機。主要執行垂直補給,戰鬥搜尋和救援,特種作戰支援和空中佈防水雷對策等任務。
MH-60S的可以說是陸軍UH-60L“黑鷹”和海軍型SH-60B“海鷹”的結合體,機體是“黑鷹”的,s內部裝置是“海鷹”的。這樣組合優點很多,一是省錢,陸軍“黑鷹”產量巨大攤薄了成本,能用“黑鷹”做主體結構可以省不少錢。海軍採購體型較小的“海鷹”是為了能在驅逐艦、護衛艦等直升機平臺較小的艦艇上用,放在甲板寬敞的航母上就沒這個必要了。二是獲得更好的通用性,“騎士鷹”擁有海鷹系列中最寬大、最舒適的貨艙,這不但意味著有更大更強的裝載能力,還有了更好的改裝空間可以承擔更多的任務。
美軍航母一般會配備MH-60S“騎士鷹”多用途直升機8架。“黑鷹”系列直升機的通用效能真的令人叫絕,本來美海軍只是用“騎士鷹”當運輸機,替換UH-46這種體型過大的縱列雙旋翼機,結果越用越覺得好,現在航母上各種“雜活”都被它承包了。
八、T-45C“蒼鷹”艦載教練機
T-45教練機代號“蒼鷹”是美國海軍一型單發、串列雙座高階教練機,T-45C型是採用了所謂的“21世紀座艙”版本,也是目前美國唯一的航母教練機。飛行員要上艦,無論以前在陸上飛F-35、F/A-18飛得多好,都必須從頭開始,在T-45上磨鍊艦載機駕駛技術。
T-45教練機由美國麥道公司(1997年被波音公司收購)和英國宇航公司(BAE)於1981開始研製,1988年首飛,1991年服役。乘員2人(教官、學員),長11.99米,翼9.39米,高4.08米,機翼面積17.7平方米,空重4,46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6,387千克,動力系統為1臺羅爾斯-羅伊斯F405-RR-401渦扇發動機,推力26千牛,最大飛行速度1,038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2,950米,航程1288千米。
T-45教練機的原型是英國的“英”式教練機,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教練機,到現在依然是英聯邦國家的主力教練機。但即便是有這麼好的底子,BAE公司和麥道公司強強聯手還是花費了13年的時間才將其改造成艦載型,可見研發艦載教練機有多難。中國飛行員現在還是直上殲-15,這是很危險的。
九、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
V-22傾轉旋翼機(Boeing Bell V-22,綽號:魚鷹),是美國一型具備垂直起降(VTOL)和短距起降(STOL)能力的傾轉旋翼機。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波音公司和貝爾直升機公司聯合開始研發,1989年首飛,2006年服役。
“魚鷹”乘員4人包括飛行員、副駕駛和2名飛行工程師(可見經常出問題),長17.5米,翼展14.0米(連同旋翼25.8米),高度6.73米,機翼面積28.0平方米(旋翼面積為212平方米),空重1503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7400千克,動力系統為2 臺AE 1107C渦輪軸發動機,每臺4590千瓦,最大飛行速度509千米/小時,實用升限7620米,航程1627千米,作戰半徑722千米。
“魚鷹”可以說是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結合體,優點非常多。相較於“海鷹”系列常規直升機,它速度更快,噪聲更小,航程更遠,載重更大,油耗更低,運輸成本更低,振動更小,乘坐更舒適。相較於C2“灰狗”這類固定翼運輸機,它不佔用彈射器,可以短距或垂直起飛,可以在驅逐艦等只有狹小直升機平臺艦艇上起降,有和直升機一樣的全向機動效能。當然,也有缺點,目前比較突出的是操縱複雜、事故率高、價格昂貴(單價1億美元比F-35還貴)。不過從大趨勢來看,“魚鷹”最終將統治航母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