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轟炸機將扮演無人機的指揮中樞(概念圖)。 圖片來源 美國空軍
在未來的空中戰場上,有人駕駛戰機將與多種多樣的無人機並肩作戰。這些無人機將扮演哪些角色?外媒從美國空軍下一年度的財政預算中發現了些許端倪。
據美國“Politico”網站報道,2021年12月,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透露,在下一個財政年度,美國空軍準備撥款購買兩款高度機密的無人機。此後不久的一次會議上,肯德爾表示,其中一款無人機與即將推出的B-21轟炸機搭配使用;另一款是載人戰鬥機的“忠誠僚機”。二者都是美軍全力推進的重點專案。
外界對這兩款無人機的瞭解十分有限。不過,透過美國軍方和軍工企業人士的相關表態,外媒捕捉到二者的部分技術細節。
B-21轟炸機自帶“保鏢小隊”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B-21“突襲者”轟炸機的原型機已接近完成,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升空試飛。隨著這款隱形轟炸機在本世紀20年代逐步投入使用,美國空軍開始圍繞B-21構築新的遠端打擊系統,其中包括無人機。
B-21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兼顧載彈量、航程及電子戰,數量少且價格昂貴。因此,美軍希望用相對廉價的無人機分擔B-21的部分功能。在接受美國“防務一號”網站採訪時,肯德爾說:“我們想要的是能與B-21一起運作的東西。我們希望解決戰術層面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如何在B-21的控制下將它們(無人機)連成網路,作為一個編隊來運作。”
有了解情況的匿名訊息人士表示,美軍的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對手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轟炸機身上”。換句話說,美軍認為,無人機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扮演有人駕駛轟炸機的“保鏢”和“盾牌”。
獨立研究機構IRIS的航空航天專家麗貝卡·格蘭特對美國“突破防務”網站說,精密戰場通訊系統和網路安全性對無人機至關重要,這方面的表現決定了無人機的潛力,包括它們可以滲透進敵方領空的深度,以及可以在多遠的距離上與轟炸機保持聯絡。
“弗蘭克·肯德爾是B-21專案小組的成員,他們花了至少6年規劃相應的投資。”格蘭特分析說,“軍方需要什麼?電子戰?額外的武器運載量?所有這些都需要大量測試,但測試的細節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秘而不宣。”
第六代戰鬥機將有“忠誠僚機”
隨著人工智慧(AI)等基礎技術走向成熟,各國軍隊開始設想打造一種無人駕駛的“忠誠僚機”,它可以獨立執行對人類飛行員來說過於危險的任務,或是與有人駕駛戰鬥機搭檔,拓展後者的作戰能力。
“突破防務”稱,澳大利亞已經與波音公司展開合作,研發“忠誠僚機”;英國也推出了代號“蚊子”的專案,準備讓它與“暴風雨”戰機一起執行任務。直到肯德爾2021年12月正式表態,美軍的“忠誠僚機”專案才浮出水面。
肯德爾在會議上指出,美國空軍正在為規劃中的第六代戰鬥機(NGAD,也被稱為“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研發“忠誠僚機”,這些“忠誠僚機”也可以由現役的F-22或F-35戰鬥機控制。他說:“按照目前的思路,每架載人戰鬥機可以最多向5架無人機下達指令。我們的想法是,載人飛機主要負責指揮,無人機編組為小分隊執行具體任務,這樣的組合可以帶來很多戰術上的機會。”
這聽起來與美軍正在實施的幾個專案存在共通之處,這些專案可能是“忠誠僚機”的補充。例如,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Skyborg”專案旨在開發可以與不同的無人機結合的通用模組,為飛行員提供人工智慧互動介面。2021年,通用原子公司和克雷多斯公司獲得了一份合同,為美軍開發能搭載多重感測器套件的偵察無人機。
有匿名訊息人士表示,“忠誠僚機”專案需要克服許多具體問題,特別是如何在成本和效能之間取得平衡。該訊息人士對“突破防務”解釋說,無人機就像象棋比賽中的一枚棋子,首先被推出來誘使對手暴露。在其他場合,它們可以作為資料收集節點和通訊中轉站,或是充當“導彈卡車”,從有人駕駛戰機那裡接收目標資訊,再傾瀉大量彈藥;它們也可以是“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的“迷你版”,能深入敵方領空作戰。
該訊息人士補充說,另一套方案是,軍方購買多種不同的“忠誠僚機”,根據實際需要與有人駕駛戰機搭配。從長遠看,無人機的普及會引發軍用航空工業的變革。
IRIS研究機構的麗貝卡·格蘭特解釋說,不管“忠誠僚機”的實際功能如何,它都一定有助於縮短“看到目標”與“打擊目標”的時間差。“打個比方,當你在望遠鏡中發現敵軍導彈或艦艇這種轉瞬即逝的目標,你希望立刻調動火力發起進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它們溜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