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這樣一句話:認慫不慫,逞強才慫。
人到中年,既要有鋼鐵一樣的傲骨,也要有彈簧一樣的韌性。
《道德經》裡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認真想一想,不無道理。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就應該知道進退。
任何事情,留下餘地,方能自保。
02
人到中年,力不用盡。
從小到大,我們被灌輸這樣的思想——盡力而為。
很多人以為,盡力,就是使出渾身的勁,把一件事做好,如果遇到了瓶頸,那就堅持住,熬過去。
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你遇到一堵牆,是不是非得要撞上去,才顯得厲害?還是繞過去,更加理智?
人到中年,想要做成一件事,表面上是和事情較勁,其實是和相關的人較勁。事和人是分不開的。
在熱帶雨林裡,有一種煙蛙,體重可以有一斤多,並且孔武有力。令人懼怕的蛇,到了它的面前,照樣會成為手下敗將。
可惜,總有一部分煙蛙,因為吞下了蛇,弄丟了自己的生命。
生物學家發現,煙蛙的死,不是因為蛇的毒性,而是因為它在捕蛇的時候,用盡了全部的力量,導致肌肉受傷,失去了吞食東西的能力,活活餓死了。
過分較勁的人,就像煙蛙一樣,和強勁的對手,非得一較高下不可。雖然贏了,但是贏得“兩敗俱傷”。
尼采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生活不容易,但是我們總要活下去。有道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你放過了別人,雖然損失了利益,還被人小看了,但是你會繼續好好活著,你的對手,也會敬重你。
要懂得,一拳頭,不能推倒一堵牆,但是你慢慢把牆頭上磚頭,一點一點卸掉,牆就沒有了。
因此,遇到強勁的對手,就繞道走;遇到刁鑽的對手,就忍一忍;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就放一放。來日方長,你要學會拆牆的技巧,不需要撞牆的勇猛。
比方說,在要開一家超市,就不要想著立馬把周邊的超市擠垮,而是從商品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提升自己。
03
人到中年,話不說盡。
清代理學家朱柏廬說過:“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人到中年,少說多做,你的成績多了,頭頂的光環自然就亮了。如果你一直嘮叨,那就陷入了唇槍舌戰之中,純屬浪費時間。
有出息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語。按照時間、場合、人性、關係的不同,說不同的話。
在戰國時期,秦昭王在長平之戰中,把趙國打得落花流水,緊接著又圍困了邯鄲城。
趙國的大臣平原君連續多次向魏國求救。魏公子是平原君的妻弟,急得團團轉,但是魏王卻害怕秦昭王,一直按兵不動。
魏公子找到著名的隱者侯贏,說:“如果魏王不出兵,我帶著所有的家丁,還有歸順我的人,去和秦昭王拼命。”
侯贏說:“你去吧,我不陪你,也不會攔著你。”
很明顯,侯贏的話,表明了“明哲保身”的態度。曾經,魏公子多次送錢送糧給侯贏;現在,兩個人卻劃清界限了。
魏公子失望地離開了,然後想了想,又折回來。魏公子認為,侯贏不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他的話裡,一定有玄機。
第二次交談的時候,侯贏才說了偷盜兵符,強行領兵去救趙國的計謀。
鬼谷子提出過一種策略,叫做:“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
在與人交談的時候,保持安靜,你就會聽到別人的聲音;你要表達自己的主張,就要先收斂,再決定說不說。
一句話,可以得罪一個人,甚至毀掉一段關係。因此,先試探著說點什麼,看對方的態度,再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可以保護自己,也能讓對方誠懇接受。
有道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話不說盡,就可以隨時“話鋒一轉”,做出調整。
04
人到中年,利不佔盡。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樣的道理,在中年人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自己沒有錢,那就辜負了家人,甚至會毀掉家庭。
古人說:“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
一個沒有錢的人,走到哪裡,都沒有面子,最好是少出門。有錢了,才有派頭,隨時可以聽到掌聲。
沒有人不想得利,可是錢卻像狡猾的泥鰍,總是從你的手裡溜走。要懂得,賺錢的方法,比錢本身,更有價值。
在徽州的清江,有三戶漁民,他們靠養魚鷹為生。一戶虧本,一戶賺錢,一戶連魚鷹都養不活。
虧本的人,把魚鷹的脖子卡得很鬆,魚鷹跳入水中,吃了幾條魚,就不想動了;養不活魚鷹的人,把魚鷹的脖子使勁卡住,導致魚鷹吃不下東西,餓死了;賺錢的人,把魚鷹的脖子卡得不鬆不緊,小魚可以吞下去,大魚只能吐出來,成為漁民的收穫。
賺錢,要把握尺度,貪得無厭的人,是賺不到錢的;沒有一點野心的人,也是不行的。
人到中年,要努力積累賺錢的經驗,千萬不能急功近利。慢慢來,把握好節奏,錢就像泉水一樣湧過來;把利益分享給周圍的人,他們就會成為你的衣食父母。正所謂,眾人划槳開大船。
05
《一代宗師》有一句臺詞:“刀為什麼有鞘,不是為了殺,而是為了藏。”
人這一生,逞強不難,難在守弱;開口不難,難在沉默;賺錢不難,難在讓利。
在上坡的路上,要有進退自如的智慧,退步不是軟弱,而是另一種攻略——以退為進。
留餘地,是中年人特有的柔情,只為更好地照顧家人,守住自己的位置和財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