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只有牛羊才喜歡成群結隊,而猛獸總是獨行。
我們的一生,其實就是從牛羊變成猛獸的過程,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朋友越多越好,並以此為榮耀 ,朋友數量確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們對外界的吸引力,但是朋友越多幸福度就越高嗎?
關於親密朋友數量和幸福度的關係,《流行病學和社群健康期刊》上有一項研究給出了結果:朋友多能顯著提高中年時的幸福感。
統計結果顯示:有近40%的男性和30%的女性報告表明自己擁有6個以上的朋友,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方面的得分要高於其他人。並且這個作用在女性當中更為明顯。
另外有七分之一的受試者不願意與親戚朋友進行聯絡,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最為糟糕。
這六個朋友是一個什麼概念?1到2個摯友,3到5箇中等親密關係的朋友(有頻率地聯絡,在困難時給予幫助,給予彼此積極精神影響),這個多不在於數量多,而在於恰到好處的數值。
關於朋友數量問題,人們總是以為自己的朋友數量越多越好,並以朋友數量少為羞恥,香港中文大學的Xianchi Dai和澳門大學的Kao Si也曾研究出一篇《朋友數量悖論(The Friend Number Paradox)》的結果: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人們會出於展現自己的積極品質和自我提升的態度,會無意識向對方傳遞自己朋友數量很多的訊號;而這一訊號只能造成淺表的吸引,實際上會阻礙與別人建立更長期和更親密的關係。
而一個高質量的人生,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朋友。
基於這一點有以下原因支援:自我中心偏差是一個重要原因,自我中心偏差(egocentric bias),顧名思義就是指人們傾向於從自己原有信念、觀點等角度出發來評估證據、檢驗假設或者形成結論。
比如在一段感情裡,總覺得自己付出得更多,回憶過去的自己大部分是不錯的。
所以朋友多後可能會忽視友誼質量,而將重心放在理想的朋友數量上;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當一個人朋友越多,要求的能力和職責越大,能夠建立和維持高質量友誼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
所以人們偏向於與朋友圈較小的人建立深度關係,彼此在社互動動中提供好處。
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方面,並不是說吸引的朋友越多就越好。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建立高質量的社交,其實社交水平並不是全然和對方的個人價值有關,也不全然和數量有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爬到精英階層,什麼是是高質量社交:彼此之間有高質量的精神交流,各自積極向上,並能給對方帶來積極影響。
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中研究者用大五人格(OCEAN)中的五種特質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他們分別是以下五種:
開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審美、情感豐富、創造等特質;
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顯示勝任、公正、盡職、剋制等特點;
外傾性(extraversion):表現出熱情、社交、樂觀等特質;
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利他、直率、謙虛、移情等特質;
神經質性(neuroticism):難以平衡焦慮、敵對、壓抑、衝動、等情緒的特質,即不具有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每一個特質又有不同的維度。
在第五人格中顯示正面特質的人都能算是優質的朋友,他們不一定是各行各界的成功人士,但是他們的態度、成熟穩定度、人品普遍達到平均以上水平,當我們與這類人相處時會感到由內而外的舒適、並且能感受到對方積極向上的能量。
另外,高質量社交除了和外界有關係,還和自身有很大的關聯,最起碼的關於我們是否真誠待人,以及是否友善地對待朋友,是否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要想建立高質量的社交,內外條件缺一不可。
到了中年時期,朋友數量會減少,自身的人格逐漸獨立和完善,人們將重心分配在家庭子女身上,並不需要太多外界吸引的反饋來衡量自我價值,人到了中年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有自己的固定愛好以及專注的事業。
到頭來你會發現,那些會過日子的都是圈子小的中年人,在這個小圈子裡,和為數不多的朋友建立更為深刻的關係,多陪家人,少陪兄弟酒局,年輕時可以先做加法,廣交朋友,吃再多虧也無所謂,到了中年後,就要開始做減法的生活方式。
那些在你人生的火車中下站的人,不要抱有執念,心存感激,感謝他們在你生命中留下的美好,讓你多年後回想起仍舊歡愉和幸福,讓你能夠更加珍惜眼前人,並抓住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行至中年,圈子越小,生活越好。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