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郭村有個常樂寺,寺裡住著一個和尚。那寺是啥朝代蓋的,誰也說不清,只知道那個和尚的法號叫淨空。淨空和尚是一隻眼,大夥就稱他為“獨眼僧”。
別看那和尚瞎了一隻眼,肚子裡的學問能用車載船撐。最拿手的本事是觀天看地,他抬頭看看雲彩,就知道啥時候颳風下雨,低頭瞅瞅地上的石頭、黃土,就能說出打井出不出水。那本事真叫神,南來北往的不少人都想拜他為師,可他挺倔,無論是窮主富戶,一律不收。這可急壞了一個人兒?誰呀?郭守敬。為啥?因為他家的房子和常樂寺緊挨著,他早就喜歡上“獨眼僧”的本事兒啦,每天讀完書就往寺裡跑,想拜他為師哩,可“獨眼僧”就是不收徒弟,郭守敬能不著急嗎?只急得他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一天到晚像丟了魂兒似的,可又不敢跟家裡人說。為啥呢?因為郭家是村裡的大戶,他爹是個舉人,舉人哪能看得起窮和尚?壓根兒就不許他和淨空和尚接近。
俗話說:心急生火。郭守敬自從知道淨空和尚不收徒弟的事以後,沒幾天就病了。他爹請醫抓藥,花了不少錢,病也不見輕。沒辦法了,就到常樂寺去求淨空。淨空到了郭家,摸了摸郭守敬頭,翻翻郭守敬的眼說:“你們都出去,我給他行行法事吧。”家裡人一走,郭守敬騰地從床上坐了起來,流著淚說:“師父,你把我想得好苦啊!您答應收我當徒弟的,為啥現在不收徒弟,連我也不收呢?”
淨空被問住了。那是以前的事,郭守敬到常樂寺去玩,見淨空在後院擺弄竹筒子,木棍子,就湊上去觀看,見木棍上刻著字兒,竹筒上面挖著眼,淨空一會兒拿著它望天,一會兒拿著它量地,簡直把郭守敬饞死了,一心要求淨空收他當徒弟。淨空當時挺高興,就爽快地答應了,還讓郭守敬用竹筒照了照天。哪知,郭守敬從此就迷上了竹筒、木棍,一有空兒就到寺裡去擺弄,口口聲聲叫淨空老師,淨空一直把他當個孩子,沒想到,一年前說的一句玩話,郭守敬倒當真了。
看到郭守敬這樣,淨空心裡也不靜了。這些天,他正在為收徒弟的事傷腦筋哩。從心裡說,他並不是不想收徒弟,人老了,咋能不思謀接香火的事?他拒絕那些南來北往的拜師人,是因為不瞭解他們的底細,怕他們學了本事黑了心。有的人雖說知道底細,可又不大合適,這才放出話說:“無論窮富戶,一概不收。”但是,他見郭守敬誠心誠意要拜自己為師,心裡一動說:“你們家是書香門第,有讀不完的詩書,你跟著我能學啥呢?”郭守敬見淨空鬆了口,“撲通”一聲跪下說:“師父,我要跟你學觀天看地的本事。”淨空裝作生氣的樣子說:“學這幹啥?不能戴烏紗坐大轎!”郭守敬說:“我不想當官,就想長大了,給人們解救災難,辦好事。師父,您就收下我吧!”
郭守敬幾句話竟把靜空說樂了。為啥呢?話雖不多,句句說到了他心坎裡,淨空把郭守敬從地上扶起來說:“我收你當徒弟,在你爹那裡,你該怎麼說?" 這的確是件難事。舉人哪能同意兒子出家當和尚呢?淨空拍著郭守敬的肩頭說,“咱們一塊想辦法。你看這樣行不行…?”說到這裡又到門外看了看,見外邊沒人,就小聲對郭守敬說:“平時你還在家裡唸書,每逢初五、初十到寺裡去拜佛,對外人講是去躲災,暗中我教你觀天看地的本事。”郭守敬一聽,趕忙跪倒要行拜師大禮,淨空用手一擋說:“慢!你要依我三件事。”
“哪三件?”
“第一、學本事不能怕吃苦。第二,學了本事不能欺民貪財,要為民造福。第三、今生今世,不能向外人透露我是你師父。”
“這…這……”第三條,郭守敬可為難了,哪有師父不替師父揚名的道理呢?
淨空和尚見郭守敬吞吞吐吐不敢痛快答應,就說:“咋,這三條你做不到?”郭守敬說:“師父別說三條,就是一百條我也能做到。可世上哪有不認師父的徒弟呢?”淨空說:“這個道理我知道。我為啥不讓你說我的名字,以後再慢慢告訴你。你說說,能不能做到這三條吧?” 郭守敬多聰明,他知道師父一定有苦衷,就痛痛快快答應了。
行完拜師禮後,淨空叫郭守敬重新躺在床上,蓋好被子,便開啟門把郭守敬的爹孃,叫了進來。郭守敬的爹孃見郭守敬睜著眼躺在床上說:“氣色好多了。小兒衝撞了何方神靈?”淨空雙手合十,閉著眼睛說:“他頑皮成性,被陰氣纏身,鬼怪亂神…….”郭家爹孃一聽,嚇得連忙施禮,說:“師父,一定要救小兒一命呀!”淨空睜開眼說:“我剛給他做過法事,鬼怪陰氣已散,只怕他們過幾日還會再來。”這可怎麼辦哪!郭守敬的娘嗚嗚啼啼哭了起來,郭守敬的爹也沒了主張。淨空一看是時候了,便不緊不慢地說:“窮僧有一辦法,逢五、逢十讓守敬到寺裡去拜佛,就可躲過災難。”到了這關節,只要能保住兒子的命,做爹孃的啥條件都能答應。
從此,每逢初五初十,就痛痛快快地送郭守敬到常樂寺住一天,明著是拜佛躲災,暗裡就跟淨空和尚學起觀天看地的本事。
淨空和尚認定郭守敬是個可以繼承自己事業的人,便把多年積累的天文地理知識,都傳給了他。郭守敬學習挺刻苦,沒幾年功夫,就能自己觀天看地,修河治水了,本事比淨空和尚還大哩。
後來,郭守敬出了名,在朝當了官,好多人都問他,本事是跟誰學的?他總是光笑不答,為啥呢?師父立著規矩哩,不能向外人說。所以,到現在也沒人知道他的師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