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海之間——桃花潭
1、桃花潭水深千尺
在桃花峪山谷間行走,走著走著,便聽見了水聲。不是驚濤拍岸的怒吼,而是山澗小溪的吟唱,一時間覺得自己不是在海島,而是在深山。循著淙淙汩汩的溪水聲,找到了一股清流,跟著它穿石越巖,便來到了一潭幽碧的面前。
在對峙山中見了不少美麗的潭,卻還是被面前這一汪清碧給滯住了腳步。清清靈靈的潭水,面上浮著些水生植物,雖不及廣畝,卻也雅緻秀美。
浸在潭中的一塊石,上書“桃花潭”三字。
如果說對峙山中的潭是歷經世事的桃花龍女,那麼桃花潭便是初涉江湖的黃蓉女俠。山中的潭幽深沉靜,寂寂無言,那種深入骨髓的綠,彷彿會將人的影子也吞了進去,看不清水下,也看不清自己的倒影。而這一汪桃花潭,卻是清麗得很,人影映在潭中,清清明明,被潭水輕輕淺淺地託在水面上,明淨如鏡。紅色的小魚兒在影間穿梭遊曳,將一個個虛幻的人影攪碎打散。潭水雖無言,卻將自身的美妙藉著水面上那些水草荷葉訴說了出來。雖然還不到荷花綻放的季節,但聽說一到夏季,潭中便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粉蓮、墨荷、彩虹、處白,爭相開放,芳香濃郁。本是映著山的綠,便藉著多彩的荷,成了多彩的潭。
坐在潭邊休憩,垂絛壓眉低。薄薄的日光透過樹葉縫隙落到臉上,樹影晃得人昏昏欲睡。樹上鳥兒啾啁,唱著催眠的小曲兒。耳朵也開始做夢,彷彿聽見了從岸邊傳來的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雖然此潭非彼潭,但桃花島的桃花潭想必也是深比情緣。整一座桃花山中的潭也沒有一個以桃花命名的,當時還覺得有些奇怪,如今卻在這裡見到了。
屈著指頭算來:桃花島、桃花山、桃花石、桃花峪……如今又是這桃花潭。自上島以來,我們便一腳踏入了桃花陣。彷彿駕著一葉扁舟的漁人,無意間闖入了桃花源。於是披著一身豔紅,浸潤在這柔軟的爛漫時光裡,連時間都彷彿停滯了似的,只剩一陣粉色的芬芳擁著我們,在春光裡沉醉。
忽然想起一首詩: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
花落花開年復年。
於是忍不住搖頭晃腦地效仿:
桃花島上桃花山,
桃花峪中桃花潭;
欲摘桃花換酒喝,
桃花只在石縫間。
2、誰家庭院戶半開
桃花潭北面的山坡上,建有十幾幢小木屋,一棟棟小巧精緻,裝飾古樸簡潔,很是吸引人眼球。
走近其中一棟木屋,見屋前木牌上書“蓉兒苑”,大約十幾步開外的一棟木屋是“東邪府”,心下頓覺有趣,於是不厭其煩地一棟棟木屋探訪個遍。靖哥院、襄兒閣、七公院、靈風屋、歐陽府……俱是射鵰書中人物。原來這裡就是位處桃花峪中心谷地的休閒度假之所——“桃花寨”。
十幾幢木屋,每幢設有兩三個套房,專供遊人休憩。也虧得桃花島人有心,用了射鵰書中的人名,這一棟棟木頭木腦的木質房子,也頓時因為這些名號而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夜宿桃花寨,自然首選蓉兒苑。向來崇拜行俠仗義的女俠,向來喜歡敢愛敢恨的女子,雖然沒有機會行走江湖,但住一回蓉兒苑,感受一回桃花島的夜晚,也算是略微彌補了遺憾吧。
豔羨歸豔羨,還是免不了凡塵的俗氣,一入住木屋,便開啟電視機,掏出零食來填胃,一會兒又摸出撲克牌玩起來,一邊塞上耳機聽起流行歌曲。拉開窗簾衝外看去,亮著夜燈的桃花潭畔影影綽綽,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遊俠圍坐在潭邊品茶、賞景、交談、打盹。光影流盼的桃花潭,幽靜神秘的桃花寨,有一點神奇,有一點詭異。這樣的夜似乎不該浪費在屋內,於是扔下手中的撲克牌,扯掉耳中的耳機線,開啟門走到木屋的露臺上,夜涼如水,月明如鉤。若即若離的嵐氣從山中悄悄襲來,若隱若現的濤聲在遠處迴響。
站在桃花峪的山與海之間,一霎時彷彿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卻不知道,若是古人在這樣美麗的夜晚,又會做些什麼呢?吟詩作畫、絲絃弄簫?還是飲酒作樂、彈劍高歌?總之,一定是些絕妙的事情。那又是今人難以體會到的事了。
轉頭望向其他木屋,也有不少屋子亮著燈火、半敞著門,木質的露臺上站著些人影。卻不知左右這些木屋中又住了哪些武林奇人,只是隔著夜色,大家連點頭為禮的客氣也省了,都只是任自己融在桃花寨的夜色裡面,悄悄地享受此刻的寧靜,也就是了。
【《桃花島:心猿意馬的記憶》之二十四,待續】